當有人說“你胖了”,要怎麼回

當有人說“你胖了”,要怎麼回

去參加了非常社會的遊戲,印象很深的是,其中有一個環節,老師收集了一些大家不喜歡聽到的話,比如這一句“你怎麼這麼胖”,問現場的人:大家都會有哪些回應方式呢?

第一種常見的方式是反擊,立即進入戰鬥狀態:“胖怎麼啦,吃你家大米了?你有什麼資格說我胖,我看你更胖!”咱可不能吃虧。

第二種是進入自責模式:唉,我就是很胖啊,沒人喜歡我。自卑的人通常會如此。

這兩種常見的反應被稱為“豺狗的耳朵向外”和“豺狗的耳朵向內”,一個傷害別人,一個會傷害自己。它們是很多人本能的反應,日常生活中隨時都能見到。

當有人說“你胖了”,要怎麼回

而非暴力溝通提倡的是這種說法,專注於感受和需要。 可以從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出發,說:“聽到你這樣說,我有點難過,我希望被你接納和認可,不管我胖還是瘦,你都能接受我本來的樣子。”

還可以從對方的感受和需要出發,說:“你似乎很擔心我,可能你希望我更加註重健康吧,能不能給我一些具體的建議和幫助,比如我們一起健身?”

聽到這樣的回答後,我感到很意外,原來對於那些聽上去“不入耳”“不友好”的話,還能有這樣的解讀和回答。這樣溫和坦誠的對話,能化解戾氣,讓人心生暖意。

當有人說“你胖了”,要怎麼回

後來小組討論時,幾位剛工作的年輕女孩總結出的最不喜歡聽的話是,一回老家,總有親戚說:“你怎麼不回來工作,老家多好啊,幹嗎還留在北京?”她們的第一反應也是覺得對方多管閒事:“我就願意,關你什麼事?回老家,難道你負責給我找工作嗎?”

可仔細想一想,琢磨一下,老家親戚說這句話的動機是什麼呢,難道就是為了秀優越和討人嫌嗎?

每一次沒話找話的背後也有對方的感受和需要,這更多的是一種來自親人的關心,儘管聽上去有些“嫌棄”,他們也許並沒有能力為這份關心付出具體行動;也可能有一些好奇,無法理解“北漂”的感受——總待在一個地方的人的確不明白大城市的吸引力到底在哪裡。

當有人說“你胖了”,要怎麼回

記得有一次回老家,我姑姑突然對我說:“你在北京生活很辛苦吧,工作是不是特別累?要用腦子的工作也不容易。”

突然聽到這樣一句話時,我很意外,也非常感動,意外的是姑姑竟有這樣的同理心,這句話別的親戚都不曾說過,感動的是接收到了來自親人的體貼和真誠關懷——原來不光有人關心你飛得高不高,也有人關心你飛得累不累。

那一刻,我對姑姑產生了極大的敬意,覺得她是個很厲害的人。有洞察力和同理心的人都是了不起的。

可並不是所有人都懂得“正確地”表達關懷,那一句無聊、輕佻又似乎帶有挑釁的“你怎麼不回老家工作”是很常見的,他們或許省略了一些潛臺詞:大城市的人多,競爭激烈,房價很高,交通很堵,在我看來生活壓力太大,覺得你這樣的大學生,學歷不錯,回到老家可能會有更舒服更“成功”的選擇。

聽到讓人不高興的話,忍氣吞聲是對身體有害的,即使當時不發作,也在心裡種下反感的種子。可是,如果換一種理解方式,把對方心裡的這些話考慮一下,在腦海中播放一遍,感受就不同了,也就沒什麼好生氣的了。

有個姑娘說,她媽媽喜歡跳廣場舞,但爸爸很反對,每次回家一見不到媽媽的人就要抱怨、發脾氣,這讓媽媽很苦惱,覺得爸爸太煩人,這日子沒法過了。

她想了想,對媽媽解釋說,也許爸爸需要的是你的陪伴,回家想看到家裡有人在等著他。可一個大男人剛強慣了,又不好意思說“我很孤獨,我需要你陪著”“老婆你不要出門,在家陪我”,外化出來就是抱怨,甚至發脾氣。

生活中有些抱怨、吐槽、發火,其實只是一種變相的撒嬌罷了,別看他們有時候顯得兇惡,其實內心還是一個哭鬧著滿地打滾的小孩兒。需要剝離表象,真正體察的是,他們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當有人說“你胖了”,要怎麼回

《紅樓夢》裡劉姥姥是個高人,原因在於她是特別能看得清自己和別人的感受和需要的,二進大觀園時,她需要的是表達感恩和得到物質上的收穫,賈府上下需要的是放鬆和歡樂,所以她坦然地追著鴿子蛋滿地跑,念出“老劉老牛食量大如牛,吃一頭老母豬,不抬頭”,坦坦蕩蕩地客串了喜劇演員,最後實現了雙贏,自己滿載而歸,賈府上下充滿快活的空氣。

後來賈母的大丫頭鴛鴦為哄她出洋相一事道歉,劉姥姥說了這樣的話——“我知道只是為了老太太高興,要是真惱了,也就不會說。”

劉姥姥如此通達,真是非暴力溝通的高手啊。

當有人說“你胖了”,要怎麼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