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抄襲一直是設計行業爭論不斷的問題,作為設計師最怕的可能就是被別人說自己是抄的,而作為設計師想要不斷的進步抄襲也是在所難免的事,並不是鼓勵大家抄襲,而是需要通過抄襲完成自我的進階突破,這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同時也是提升最快的過程,但很多時候即使是抄襲也有很多設計師不知道該如何下手,更不知道通過這個過程能學到什麼,本期文章將立足於抄襲的角度詳細為大家闡述一下全過程;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靈感不是憑空的想象,而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通過臨摹,抄襲等一些練習的方式進行自我的鍛鍊,同時也是設計師的必經之路,但僅限於練習並非直接商用,在這個成長的階梯中抄襲不只是簡單的抄襲,而是通過抄襲針對我們的需求進行分析和我們找到參考的吸收,以及對輸出結果的融合,而這三個階段的深入剖析則使影響靈感的直接因素;抄襲很簡單,但帶有思想的抄襲卻很少,在抄襲之前我們要弄明白為什麼要抄襲?抄襲能為你帶來什麼好處?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從兩個思維結構圖中可以看出,靈感即是我們通過對需求,參考以及最終輸出效果的全方位深入剖析,融合,用善於發現的眼光,對逐個部分進行細節的提取以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左邊的結構圖則是最為快速,且經常被稱之為抄襲的流程,而右邊的結構圖則是對每一個環節進行嚴謹把控,最終以具有靈感和原創性的作品呈現,同時也時大多數設計師容易忽略的;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抄襲和靈感可以說都是來源於參考,最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沒經過大腦思考,一個經過大腦深入思考;參考雖然是把雙刃劍,單就抄襲而言,更多的是要抄理論性的東西,在優秀作品當中都會運用一些你不知道的設計理論法則,而這些理論相對來說是比較固定的,只是在最終的用法和表現上會通過思考角度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同時這些理論也會形成相對的規律和技法,即使不知道理論同樣也可以通過對規律和技法的提取很好的學習吸收應用到作品當中;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圖1:

在經過參考分析之後提取設計的理論準則對需求進行融合,同時也是使用黃金分割的方式對版面進行最佳視覺劃分,只是在具體的用法上面會有一定的區別,在相同的理論準則基礎上活學活用,使畫面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設計的邏輯和原則,並且也可以很好的表現出符合我們自身的主題風格,同時也能學到一定的設計技巧,加以練習即可熟練;

圖2:

當我們在遵循參考中所提取的理論準則時,也可以在此基礎上添加適合畫面的一些效果,以更加突出自身主題想要表達的風格氣質,以達到在準則上的拓展,這個過程即是不斷嘗試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積累提升的過程,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我們沒有想法,或者不知道應該添加什麼合適的效果,理論原則是通用的,但具體表現則是多變的;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在掌握一定的設計理論準則之後,既可以進行多風格,多行業的嘗試運用,但需要注意對不同風格和行業的整體把控,以達到風格和原則能夠很好的融合提升畫面的視覺表現;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圖1:

對於抄思想而言最多的是在表現形式上和創意上思考,而創意很容易出現撞車的現象,所以在提取思想的時候一定要站在自己的需求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找到一個比較適合自身需求的表現形式,以新穎的方式進行創意的表現,案例中則把創意的特點進行提取,進行書頁翻開的形式以表達靈感所傳遞的最直接的字面意思;

圖2:

在之前的創意點上進行延伸的思考點進行表達,這種方式是在畫面的視覺中心進行強調的作用,不同的思考點可以進行多樣式的延伸變化對於大多數設計師來說很多時候更多的只是抄襲表現的表現形式,而並非背後的思考點,在這種情況下做出來的作品並沒有對需求進行分析提取很容易被人說成是抄襲的結果;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不管是商業案例或者是個人也好,參考始終是設計師無法逾越的一個進步階梯,而對於很多設計師來說,即是找到參考甚至也不知道要從參考中學習哪些知識點,對於參考而言原則和思想之外,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要從參考中學習色彩和版式編排這兩點,對於靈感創意而言,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表現形式,這裡就不再多提了;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通過對案例的色彩搭配分析之後可以很明顯的看出用色的細膩程度,在找到參考時可以直接吸取參考的顏色,查看一下用色的範圍,以及色彩的搭配用法,通過拾色器就可以很明顯的發現一些規律,而在應用的時候可以取大致的範圍進行適當的調整並注意rgb的數值變化即可,不管任何顏色都可以嘗試著去搭配一下;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以三八婦女節為例;新建一個畫布,然後把事先設計好的字體置入到畫面當中,然後對需求進行分析得出,女王是要體現高高在上的感覺,然後根據上面的參考進行色彩的搭配選擇;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圖1:

以體現女王高貴的感覺,這裡選擇了經典的紫色,背景為淺色,文字為深色,以更好的突出女王兩個字,色彩的深淺明暗飽和度是在確定大範圍之後逐漸嘗試調整出來的,並沒有具體的參考數值,更多的是需要表達出畫面想要表達出來的感覺,這裡使用的色感根據自己的感覺而調整出來的,然後並把文字調整到合適的位置,以更好的展現方式展現出想要表達的感覺;

圖2:

在對色彩和主體調整之後,把剩下的小文字置入到畫面中,以更好的對整體進行把控,同時對不太滿意的地方進行適當的優化,這裡在女王的文字上加入一個皇冠,而皇冠的顏色也是以高貴的金色以作為修飾強調女王所傳遞出的歸納覺,在為畫面增添情感化的同時,也更加的貼合整個畫面想要表達出的感覺,在觀看的時候更能以文字傳遞出擬人化表達;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在確定大致情況之後,可以對色彩再次進行調整以觀察最終的效果對比和最終想要傳達出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更多的不是主觀感受,而是根據需

求進行最終的決策;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版式編排同時是很多設計師遇到的困惑之一,但更多的設計師是偏向於表現形式的追求,表現形式更多的是思考的表達和創意的體現,而版式則是針對創意輸出的整體把控劃分,在畫面中如何對整體的版面劃分不恰當,即是再好的創意也會大大折扣,而從參考中學習版式編排則是學習對整體畫面的劃分佈局;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以上篇文章中的案例為基礎,新建一個畫布,然後針對整體的畫面進行黃金分割的劃分,在整體版面的基礎上同時又對文字自身進行局部的編排;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圖1:

根據版面對人物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效果處理,以滿足我們想要的效果然後把文字的重點進行提取,以誇張化的表現形式佔據大半版面,同時是也對版面進行對稱法的應用,使文字與調整的人物在畫面中得到平衡,並對單獨的文字進行適當的局部編排,整體也是按照黃金分割線的最佳比例進行排布,在突出主題的情況下使版面看起來更加的舒適;

圖2:

在此基礎之上又對版面的色彩進行適當的調整,以便在嘗試的過程中得到我們想要的最終效果,而色彩的調整也基於對主題的分析和理解在貼合整體畫面傳達的信息之上,以求達到最佳的完美效果,不管版式也好色彩也罷都是需要在具體的需求設計中不斷嘗試積累;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為什麼你只會抄襲沒有靈感?

對於抄襲而言更多是需要設計師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的進行思考總結,知道看什麼,知道學什麼,逐漸讓自己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在練習中不斷的積累,而不是一味的從參考上面直接搬過來,一定要把控好參考這把雙刃劍,侷限自己的靈感;

轉自:16創藝

- END -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