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长江被呛声离开春晚,老艺术家跨过喜剧这条河究竟有多难?

潘长江能否再登2019年春晚舞台?

网友喊话了:

潘长江被呛声离开春晚,老艺术家跨过喜剧这条河究竟有多难?

“求求你今年不要上春晚好不好,我特么看烦你的小品”。

简单的一句话,却狠狠的扎在了潘长江内心的柔软之处。

纵观潘长江所有的演艺生涯,无时无刻都在为喜剧这条长跑线添砖加瓦,如今已经年过60岁的他仍然活跃在喜剧的荧幕上创造不老神话。

潘长江被呛声离开春晚,老艺术家跨过喜剧这条河究竟有多难?

可所有问题都在网友呛声潘长江之后暴露了出来。

长江出品,必属精品似乎也成了一句调侃的玩笑话。

说实话,小编也是看着潘长江老师的节目长大的,他是所有的70后,80后乃至90后的童年回忆。

潘长江被呛声离开春晚,老艺术家跨过喜剧这条河究竟有多难?

记得1996年,潘长江与阎淑萍老师共同合作出演的一部歌舞类喜剧小品《过河》在当时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节目不但创新,还是精益求精的基础上满足观众视觉体验,这部小品在当时的各大卫视都是必播节目。

身材娇小,模样帅气的高峰也变成了很多观众追捧的对象,从此潘长江在喜剧舞台上的发展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随后又相继推出《迎亲》,《同桌的她》,《将爱情进行到底》等多部优秀作品,属于潘长江的喜剧时代正式来临。

在喜剧这条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潘长江根本不满足于将自己局限在舞台的现状,他希望在影视方面也要占据一席之地。

潘长江被呛声离开春晚,老艺术家跨过喜剧这条河究竟有多难?

2005年,由冯小宁导演的一部抗战题材喜剧电影《举起手来》正式上映。影片中潘长江一改往日喜剧形象,饰演“日本士兵”罗圈腿被农民的铁锹打成了白痴,会说的话只剩下“花姑娘”。

精湛的表演艺术和突出的喜剧张力,不仅为影片加分不少,也让观众对潘长江的喜剧天赋有了重新的认知。

虽然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潘长江在喜剧界的翘楚地位却是无可动摇的。

回归当下,潘长江已在喜剧演艺圈摸爬滚打三十余年,丰富的舞台经验让他对整个喜剧的把控能力变得更加精准,敏锐。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潘长江的表演风格似乎与当代的喜剧艺术形式慢慢脱节。

与搭档蔡明如出一辙的“毒舌”类小品似乎变得不再那么受欢迎。

潘长江被呛声离开春晚,老艺术家跨过喜剧这条河究竟有多难?

潘长江被呛声离开春晚,老艺术家跨过喜剧这条河究竟有多难?

潘长江被呛声离开春晚,老艺术家跨过喜剧这条河究竟有多难?

从2016年的春晚小品《网购奇遇》到《老伴》再到2018年春晚小品《学车》,作品内核如出一辙。

可能是经过潘长江与蔡明的缜密思考最终决定以“毒舌”的小品特性打造成春晚必看的招牌节目。

不过,就这几部作品本身而言,笑点少不说,“毒舌”的程度似乎也没有那么犀利。

潘长江只是自己沉浸在蔡明的“毒舌”氛围中无法自拔。

很多观众可能会说,因为春晚对小品的表现形式,台词的审查力度都极其严格,所以小品不好笑本身不应该把错归咎于演员的身上。

不然像宋丹丹,赵本山,郭德纲这样的喜剧大腕儿怎么会对春晚的舞台望而却步?

这个我们暂且不提,再来分析一下潘长江在地方卫视表演的喜剧效果。

潘长江被呛声离开春晚,老艺术家跨过喜剧这条河究竟有多难?

潘长江也参加过不少大大小小的喜剧类综艺节目,今天来说一说最近正在播出的《跨界喜剧人》。

该档综艺节目是以专业喜剧人助演跨界喜剧人的形式吸引眼球。

也是小编喜欢的综艺节目之一,但在潘长江所出演的所有作品里,真的很难能有让观众产生共鸣的笑点。

不吹不黑的说,小编看了该档节目中潘长江老师所有出演过的节目。

想笑,但真心笑不出来。

首先,作品内容平淡,包袱稀。

潘长江虽然舞台经验丰富,但他已经失去对当代包袱笑点的把控能力。

科技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的认知和对包袱的形式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以往那种平铺直叙再甩包袱的表现形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下的喜剧形式,相比之下,观众更愿意接受碎片化的包袱形式。

笑点多,包袱响是观众追求的喜剧模式。

潘长江被呛声离开春晚,老艺术家跨过喜剧这条河究竟有多难?

其次,文化交流产生代沟。

这是一个年轻的舞台,年轻的观众和简单粗暴的搞笑手段。

掌握年轻人对笑点的理解才是当下真正的喜剧之王。潘长江老师与现在的年轻观众相差十几甚至几十岁,所以在喜剧文化的碰撞中未能与观众擦出火花也是人之常情。

最后,创新能力日益削减。

未来的舞台,一定是属于敢于创新的演员。

发达的网络不仅给人们生活中提供了便利,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三分事已经不再是什么遥不可及的美梦。

年轻人更喜欢用他们特有的思维模式和语言包袱去交流,享受。

比如网络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梗,

如果不及时去了解,学习,钻研这些新兴语言艺术,必定会造成输出方与接收方的信息不对等。

何来包袱可言?

所以,潘长江乃至其他一些喜剧老艺术家的小品包袱越来越少,不能简单的归类于是因为自身出现了问题。

而是表演艺术形式与当下的艺术模式产生了错位。

但不可否认的是,潘长江也给我们带来了那些永远无法替代的快乐。

永不服输的精神同样值得敬佩,为了能让自己的喜剧形式迎合当下观众,潘长江与韩兆导演阔别多年之后,二人再次联手合作。

潘长江被呛声离开春晚,老艺术家跨过喜剧这条河究竟有多难?

最后,衷心的希望潘长江老师能在年轻导演韩兆的熏陶下,让潘氏幽默再次卷土重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