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義市鋁產業集聚區:千億集群轉型記

鞏義市產業集聚區是鋁板帶箔加工基地,規劃面積13.3平方公里,建成面積10.2平方公里。

目前全區擁有法人企業832家,個體工商戶3223個,其中規模以上企業132家。2010年被省科技廳命名為河南省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2012年被工信部命名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是全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先進產業集聚區、優秀產業集聚區。

鞏義市鋁產業集聚區:千億集群轉型記

2017年,鞏義市產業集聚區主營業務收入完成659億元,同比增長15.2%,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106.2億元,同比增長13.7%,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1.6億元,同比增長28.9%。2018年前10個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9.17%,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為21.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為17.7%。

一:產業集聚帶來逆勢崛起

大雪時節,天寒地凍,伊洛河畔的鞏義市回郭鎮,還如往昔一樣沸騰。寬敞的街道上人流如織,繁忙有序的物流交通,紛至沓來的外地客商,乾淨整潔的鎮區環境,所有的一切,都讓人不敢相信這是一個北方鄉鎮冬天應有的景象。

面對記者,鞏義市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回郭鎮黨委書記王躍舉更是信心滿滿:“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整個集聚區的規模以上企業訂單充足,勢頭良好,有的企業還保持30%的高增速;就稅收來看,前11個月,完成地方級稅收3.06億元,佔全年任務的109.7%,已經超額完成任務。”

記者看到,在集聚區所在的310國道兩旁,整齊地佈局著明泰鋁業、萬達鋁業、鑫泰鋁業、永通鋁業、新昌銅業等知名企業。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鋁精深加工這個主導產業,集聚區擁有超百億元企業1家,超50億元企業2家,超億元企業39家,還有一家主板上市公司。

整個產業鏈有多長?記者瞭解到,圍繞鋁精深加工產業鏈,集聚區共集中佈局了78家鋁加工企業和17家機械、包裝、物流、倉儲等配套企業。形成了包含汽車艦船軌道交通用鋁合金板、鋁建築裝飾材料、鋁食品包裝材料、印刷用鋁基材、鋁餐廚用具、空調箔、電子箔、LED燈具配件為主的數千種產品。

產業裝備能力怎麼樣?隨行人員介紹,全區擁有熱連軋生產線4條,佔全國在產同類設備的30.8%;冷軋生產線35條,箔軋生產線27條;鑄軋生產線131條,佔全國同類在產設備的18.7%。明泰鋁業建有國內第一條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4)熱連軋生產線及3300mm(1+1)熱連軋生產線;公司從德國西馬克引進的2800mm超寬幅冷軋機,代表了鋁板帶箔裝備的世界先進水平。萬達鋁業擁有中國軋製力第二的(1+4)熱連軋生產線和國內首條1850mm冷二連軋生產線。

加工能力怎麼樣?2017年的數據顯示,集聚區鋁精深加工產量達250萬噸,年產量佔河南省的63%左右,佔全國的22%左右。主導產品中,電子箔佔國內市場的60%以上,PS版基佔35%以上,空調箔佔30%以上,基本主導全國價格定位。產品覆蓋全國並遠銷日本、韓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阿聯酋等國家,年出口量達30餘萬噸。

在美國對銅鋁產品開徵高額關稅的背景下,這個以鋁加工為主的鄉鎮為什麼還能保持繁榮?他們成功的秘訣又是什麼?面對這樣的疑問,王躍舉笑著給出了答案:關鍵在於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高質量發展理念,通過技術創新、政策創新、組織創新,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二:技術創新帶來“雁陣效應”

如果說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技術創新就是企業競爭的制勝法寶。

成立於1997年的明泰鋁業是鞏義鋁加工行業的先行者,20多年的歷史中,他們由簡單產品的“模仿者”變成科技創新的“領軍者”。採訪當日,記者在明泰鋁業鋁箔生產基地看到,數萬平方米的宏大車間內乾淨整潔,數百米長的生產線上銀光閃閃,比紙片還薄的“鋁箔”在生產線另一端飛速滑出。隨行人員介紹,該生產線是國際領先的全自動化生產線,能夠生產全球包裝用所有型號的鋁箔,產品全部用來出口。

和鋁箔項目一樣,為佔據“汽車輕量化”“軍工用鋁”等高端市場,明泰鋁業一口氣拿出資金20億元,上馬了電子材料產業園、車用鋁合金板、鋁循環利用等3個項目,特別是上馬的總投資13.6億元的車用鋁合金板項目,順應了汽車輕量化發展方向,佔領了鋁工業發展的前沿陣地,採用了世界一流的德國西馬克設備,自動化程度高、產品附加值高,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頭雁飛,眾雁隨。明泰鋁業的創新實踐帶動了集聚區更多的企業加入創新大潮,激發了全區企業奮勇爭先的“雁陣效應”。

萬達鋁業今年也是喜事不斷,通過了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評審,成為全國第一個取得“軍工四證”的民營鋁加工企業,目前已經為3家軍工企業批量供貨,企業創新能力持續增強。該企業罐體料項目持續發力,公司高薪聘請博士後提升產品質量,與紅牛集團建立戰略合作關係。通過轉型升級,萬達公司實力持續提升,榮登河南省民營企業和民營製造企業“雙百強”名單,排名持續上升。

鑫泰鋁業自主開展技術改造,攻克了原有鑄軋生產線只能生產7毫米鋁板的難關,可以不經過冷軋直接生產2.8毫米至7毫米任意厚度的鋁板,極大節省了生產成本,技術屬於國內首創;他們生產的裝飾鋁合金板材產銷量穩居國內北方市場第一。

潤鑫鋁業擁有13項自主專利技術,企業的鏡面箔產品已經與香奈兒、雅詩蘭黛、德芙巧克力等世界知名公司達成長期供貨協議。

據隨行人員介紹,目前全區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5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10家。以明泰公司建立的院士工作站、萬達鋁業即將建立的院士工作站為示範,正帶動越來越多的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

三:政策創新帶來“窪地效應”

“只要事情定了幹,一切手續政府辦!”

這一句簡潔明瞭的話,就是鞏義市產業集聚區的“政策創新”的精髓。在鞏義市產業集聚區,企業只需要一門心思搞發展,其他的事不用操心。

“集聚區的營商環境打造最忌‘假大空’,政府口號喊得再高,企業發展中的一個個具體問題不解決,等於沒用,就會在營商環境上失分,就會耽誤集聚區發展。”鞏義市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回郭鎮黨委書記王躍舉說。

為切實打造優質營商環境,鞏義市產業集聚區“蠻拼的”:緊盯項目建設,貼心搞服務。對所有重點項目實施臺賬管理,每名班子成員分包1-2個項目,對重點項目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駐地督導,不解決問題不收兵。優質的服務促使企業紛紛擴大投資、加快項目建設,今年全區新增商貿企業59戶,運輸企業5戶,商貿企業稅收較上年增加5245萬元。

強化基礎設施,用心強保障。針對企業最關心的用電、用地、用氣等問題,集聚區一班人總是想在前、做在前、落實在前,謀劃實施了總投資上億元的7個電力改造項目,完成土地儲備286畝,鋪設燃氣管網56公里,為項目推進和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要素保障。

服務發展大局,全心優環境。緊密結合“掃黑除惡”鬥爭,嚴打擋路堵門等不良行為,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營商環境的優化,增強了發展動力,2018年全區新建、續建項目32項,目前完成投資54億元。

隨著產業工人隊伍的進一步壯大,生活、居住等配套設施建設也必須跟上。去年以來,集聚區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一口氣實施了6個居住小區項目,總投資達10.8億元,建築面積達33平方米。特別是碧桂園集團投資5億元、建設11.2萬平方米的中州府項目,不僅極大提升了集聚區的居住品質,也將有效解決外地產業工人安家的住房難題。

針對個別陷入困境的企業,鞏義市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回郭鎮黨委書記王躍舉說:與其觀望等待,不如積極牽線搭橋,幫助企業尋找出路,盤活閒置資源,實現“騰籠換鳳”。有了集聚區的“穿針牽線”,祥昇鋁業、洛陽中赫出資3.5億元,盤活原順源鋁業空調箔生產線,年銷售收入6億元;央企中國儲運出資6億元,盤活國峰鋁合金閒置用地,建設鋁供應鏈平臺。此外,中科電訊、聯盛鋁業、順凱彩鋼等企業都得到了有效盤活。全年共盤活企業5家,有效利用土地500多畝,進一步壯大了經濟綜合實力,也給鞏義市產業集聚區帶來了蓬勃生機。

四:組織創新帶來“倍數效應”

​全國最大的“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鞏義市產業集聚區不但打好了“技術創新”和“政策創新”兩張牌,他們還摸索出了“組織創新”這條蹊徑,開闢出新的發展藍海。

堅持黨建引領,強化組織保證。集聚區積極開展“支部建車間、黨建促發展”活動,新組建鑫泰鋁業、騰達鋁業、潤鑫鋁業3個非公企業黨支部和樂美線纜、易達運輸等9個功能型黨支部,為全鎮124個“兩新”組織配備了黨建指導員,有效提升了黨組織的覆蓋率。明泰鋁業在企業內建設了鞏義市產業集聚區非公黨建孵化基地,萬達鋁業在車間開設“黨員先鋒崗”,前進民爆公司積極種好“黨建責任田”,取得了良好效果,黨組織對職工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不斷增強。

建設七大基地,搭建雙創平臺。瞄準高質量發展方向,鞏義市產業集聚區謀劃了“1+1+5”的鋁加工發展思路,謀劃打造中國汽車輕量化先導區、鋁產品交易中心、鋁食品包裝生產基地、鋁建築裝飾材料生產基地、LED燈具生產基地、電線電纜生產基地、軍工配套產品生產基地。通過七大基地建設,進一步優化集聚區產業的內部聯繫和組織結構,著力提高效率,優化成本,增強競爭力。目前,以明泰鋁業年產12.5萬噸車用鋁合金板為代表的汽車輕量化項目,以萬達鋁業年產9萬噸易拉罐塗層生產線為代表的鋁食品包裝項目,以恆通新材料年產40萬噸高精鋁幕牆板為代表的鋁建築裝飾材料項目,以及寶鴻光電產業園、電線電纜產業升級發展園、萬達鋁業軍工產品、產業集聚區公共服務平臺等項目均在積極推進,將有力支撐七大基地的建設,為集聚區轉型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奠定堅實基礎。

實施“三線”管理,保證善做善成。一年來,集聚區堅持“盯主線、保底線、守紅線”,統籌協調推進各項工作全面發展。“盯主線”就是拿出主要精力,抓好項目建設、招商引資、民生工程、脫貧攻堅等重點工作。“保底線”就是抓好環境保護、安全生產、信訪穩定等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定,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守紅線”就是嚴守紀律紅線,不斷擰緊作風建設的發條,確保幹部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不出事。

正是有了各項工作這種強而有力的保障,才為鞏義市產業集聚區增添了無窮的後勁。記者觀察到,雖然已進入四季度,多個項目仍在密集推進,鋁產品交易中心、中國儲運鋁供應鏈平臺、電線電纜升級產業園、鋁精深加工二區……這一切既令人激動,又令人嚮往。

鞏義市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回郭鎮黨委書記王躍舉說:“新時代,鞏義市產業集聚區將瞄準高質量發展方向,以‘挑大樑、走前頭、出特色、當典範’為工作標準,圍繞建設轉型升級示範區、產城融合引領區、富裕文明首善區的目標,力爭通過三到五年努力,把鋁精深加工產業打造成一個聞名全國的產業名片,當好‘萬億新材料產業集群’排頭兵。”

鞏義人民多奇志,勇立潮頭唱大風。假以時日,鞏義市產業集聚區一定會像當年發展社隊企業、開鄉鎮企業之先河一樣,重鑄偉大的光明燦爛的希望,成為全國領先、全球市場具有發言權的先進產業集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