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陋習男女有別,那些後宮妃嬪生病了,條條框框之多令人咂舌?

封建陋習男女有別,那些後宮妃嬪生病了,條條框框之多令人咂舌?

男尊女卑是一種封建陋習,這種現象隨著近代社會的進步而消亡。但是在古時候,這種封建思想卻深深地烙印在所有人的腦海裡。封建時代,所有人都公認一個觀念,那就是男人的地位比女人高,女人理所應當的受到許多不公正的對待。其中,男女授受不親的就是這一觀念的體現。無論如何,女人都不能夠和丈夫以外的男人有親密接觸。

封建陋習男女有別,那些後宮妃嬪生病了,條條框框之多令人咂舌?

正常情況下還好,要是女人病了,該怎麼辦呢?難道連醫生都不能夠接觸嗎?實際上,古代很多女子就算是病死,也不願意給大夫診治。《列女傳》中記載了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個寡婦染了惡疾,乳房都病變潰爛了。旁人勸她找醫生看病,否則必定活不長久。這個寡婦卻說:“就算是死,也不能夠將傷口給男人看。”

封建陋習男女有別,那些後宮妃嬪生病了,條條框框之多令人咂舌?

在古代,醫生實際上是個門檻很高的職業。你要當醫生,首先得要識字吧。以古代那個識字率,能夠正常書寫信件的人都可以說是百中無一了,更不要說能夠熟讀醫書的人。古代的庸醫都很少,精通醫術的醫生就更加少了。再加上,男醫生給女人看病的時候,有許多條條框框的規矩。所以,古代醫學界有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不給女人看病。

封建陋習男女有別,那些後宮妃嬪生病了,條條框框之多令人咂舌?

一般的女人看病都這麼艱難了,要是皇帝的妃子生病了,會不會找醫生看病呢?朱元璋曾經頒佈一個規矩:後宮中妃嬪以下的宮女染了病,不允許醫生入宮。也就是說,沒地位的宮女病了也就病了,就算想找醫生治病也沒有資格。

妃嬪生病了,也不能找男御醫看病,也能由女御醫診治。可是女御醫的醫術畢竟不如男御醫。每當她們遇到無法診治的疾病,只能夠通過言語描述轉告給男御醫。然後男御醫再指導她們怎麼治病。

封建陋習男女有別,那些後宮妃嬪生病了,條條框框之多令人咂舌?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方法可以令男御醫給妃嬪治病,那就是懸絲診脈。這個方法,大家肯定很熟悉,西遊記中孫悟空就是利用這個方法給國王治病的。

相傳清朝時期,乾隆讓御醫給一個身體抱恙的愛妃看病。御醫用懸絲診斷了一番後,對皇帝說道:“恭喜陛下,娘娘不是染病,而是有喜了。”乾隆聽到此話後,非但沒有高興,反而大怒道:“你竟敢糊弄朕。”御醫趕緊跪地磕頭,連說沒有欺騙聖上。乾隆就命御醫去看看懸絲的另一端。御醫一看,大驚失色,懸絲綁著的並不是女人的手腕,而是一根木頭。

封建陋習男女有別,那些後宮妃嬪生病了,條條框框之多令人咂舌?

不過此御醫畢竟是個經驗老道的神醫,他定了定心神對皇帝說道:“請陛下命人劈開這個木頭,就知道臣沒有說假話。”乾隆叫旁邊的太監,將木頭劈開,沒想到裡面竟然有一個小洞,洞裡面有一個小蛀蟲。至此,乾隆才相信御醫的真實本領,這才讓御醫用懸絲給愛妃診斷。

封建陋習男女有別,那些後宮妃嬪生病了,條條框框之多令人咂舌?

在古代那個時代,不僅僅是女人不容易,御醫也不容易。御醫不單單肩負著皇宮貴族的身體問題,還時常得為皇帝的愛妃和愛女們診治疾病。要是知道什麼不該知道的事情,只怕皇帝連滅御醫九族的心都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