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脏又乱,员工懒,却开出千家门店,年入972亿,它凭什么?

提起商场,相信很多人会自觉脑补这样的画面,通明透亮的灯光下,放眼望去,是满目琳琅的商品,整齐有序的摆设,还有彬彬有礼的店员。

然而,不是所有商场都长那个样子的。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美国有家叫罗斯百货(Ross Stores)的大型百货商场,就彻底刷新无忌哥的三观。

又脏又乱,员工懒,却开出千家门店,年入972亿,它凭什么?

四分之一的商品全部“躺”在地上,如同歇菜的战斗品,整个商场场面那叫一个壮观,简直跟被洗劫过似的!

员工呢,一个比一个“懒”,放任自流,闲得发慌。

如此脏乱、没有制度的商场,竟然被评为“零售宝藏”,门店开出超过1650家,年入972亿元?!

从“扶不起的阿斗”到零售之王

走向脏乱无边的“不归路”之前,罗斯百货曾经也是枚小文青。

1950年,一名叫莫里斯.罗斯的小伙子在美国加州开了家商店,取名叫做“罗斯百货”

跟传统的零售商超一样,刚开始,罗斯百货循规蹈矩,每天把店里的卫生打扫得干干净净,货物摆放得整整齐齐,头顶的灯是擦了又擦。

不过,才一年功夫,这家店就办不下去了。

为啥?原来没多久,附近就开起了很多同行,大家铆足劲儿撕逼。

勉强经营几年,竞争实在太大,斗不过别人,罗斯百货很怂地认命,选择“卖身”。

接下来的时间里,它几经辗转,多次转手。

又脏又乱,员工懒,却开出千家门店,年入972亿,它凭什么?

谁知道,罗斯百货活像“扶不起的阿斗”,N个接盘侠都无法拯救它于水火之中。

直到1982年,罗斯百货正式被收购。

新的东家不缺钱、目光长远、做事精明,在看过顾客对折扣商品的急切需求后,果断将其定位成——折扣零售。

即,靠价格取胜,薄利多销

一年后,罗斯百货不出意外地盈利了。

靠着“标榜低价”的战术,很快,罗斯百货就像一个历经百般磨难、重获新生的励志王,一路冲锋陷阵,跑马圈地。

短短数十年,罗斯百货在全美开出超过1650家的门店,去年营收达到141亿美元(约972亿人民币),利润为14亿美元(约97亿人民币),成为美国名副其实的三大折扣零售商之一。

罗斯百货葫芦里的“药”

数据显示,去年美国有8000多家连锁门店熬不过资本寒冬,而后轰然倒塌。

为啥这么伙伴“阵亡”了,曾经的“阿斗”罗斯百货却能顽强成长、逆风突围?

又脏又乱,员工懒,却开出千家门店,年入972亿,它凭什么?

它的葫芦里,卖的到底是啥“药”呢?

1

谙熟消费之道。

何为消费者之道?

很简单,问问我们自个儿就知道了,平时逛街购物最看重啥?无非是这件商品质量不错,价格公道。

也就是说,“物美价廉”是不二王道,做零售行业,永远绕不开产品和价格两道坎。

如果加点“折扣”因素,商品就更加抢手了。

举个例子,品牌店挂着一件100块的衣服,没有打折,你可能会嫌贵,但如果是打过5折的100块衣服,你会觉得自己赚了。

因而,打折过的商品,出于“路过不要错过”的心理,消费者更乐于购买。

出于此,罗斯百货以壮士扼腕般的悲壮气概,高举“折扣零售”大旗,严加压低价格。

据说,这里买的商品,可以省去4成到6成的钱,且还是优质正规品牌。

加上美国人有周末囤货的习惯,可以说,罗斯百货是他们批量剁手的天堂了。

2

以“乱”吸睛。

价格低还不行,得有自己的特色。

有诸多的“前车之鉴”后,罗斯百货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专干常人所不做的事。

比如,故意把商场环境搞得跟个垃圾场一样。

进入罗斯百货,很多人都大跌眼镜,这特么是商场吗?我不是来到哪个“人间地狱”了吧?

你看:

拖鞋凉鞋乱扔一地,这边一只,那边一只,光是找到一对的,简直要你老命;货架上晾着的女性内衣裤呢,东一条,西一条,活像哪个邋遢宅女不愿意收拾、任它杂乱;想托导购帮忙找货?不好意思,导购小姐不存在的,只有那些闲在那里赶苍蝇的懒散理货员。

罗斯百货里的理货员,大概是全球最舒服的岗位了吧,上班时间不用帮顾客挑货,任由商品东倒西歪,只需每次关门彻底清理一次就好了。

罗斯百货哪会不知道自己何其“乱”呢?

这是它吸睛的一个“小心机”罢了,一来营造无压力的购物环境,二来助长消费者猎奇心理,三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是的,“乱”成为罗斯百货的一大差异化招牌之一。

3

想方设法省钱。

你说,商场这么脏这么乱,商品价格又定得比别家低,如何赚钱啊?

这就得说到罗斯百货的“抠门”之术了。

价格低,是为了吸引顾客进店光临;商场不怎么打扫整理,且没有导购,是为了节省人力成本。

知道了吧?说来说去,就是为了想方设法地省钱。

此外,罗斯百货进货的时间也有讲究,它一般选择季中或季末,为啥?当然是因为便宜咯!

所以,就算是又脏又乱,因为价格良心,美国消费者还是会说:

我喜欢在Ross买东西,虽然人很多,老是跟抢银行一样,但谁叫以低廉的价格就能买到我想要的东西呢。我爱死Ross的衣服了,虽然环境那么脏,还经常有跑来跑去尖叫的孩子(不过这些都无所谓了)。

4

惊喜无处不在。

惊喜什么的,只限于爱购物的人群,那些懒人癌晚期患者就另当别论了。

前面说到,罗斯百货东西多,摆放乱,到处扔,你是经常找不到一对齐全的鞋子或袜子。

很多执着的美国人将之当成一个寻宝游戏,这周找不到是吧,没事,下周继续来,找到后的惊喜无以言表。

这也是罗斯百货的宣传点之一,在杂乱无序的环境下,用更多时间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也是种购物乐趣吗?(os:确定不是懒吗?)

靠着低价和差异化策略,以及严加压缩成本,罗斯百货活成美国零售行业里的一股“清流”。

不可不说,只有想不到,没有不可能,“乱”也能缔造品牌。

写在后面!

如果罗斯百货开在中国,会出现什么画风呢?

嗯......如果价格接地气,乱一点,相信很多人可以接受吧?当然,也不排斥分分钟被投诉的情况。

毕竟,国情不同,消费者群体画像不同,地域消费文化各有差异。

以“乱”为美、缔造折扣品牌,罗斯百货给我们国内零售店的启示是:

1. 有时别人眼里的缺点,就是你赢得先机、抢占市场的优势。当然,凡事都要有个度,将缺点扩大化,就成污点了。

2. 要找准人群定位。捕捉客户群体,细分领域总比漫漫无边、摸不着头尾要好。

好比来罗斯百货购物的,可能更多是喜欢买折扣的中产阶层,相对于大而虚,小而美更容易上手。

3. 精耕细作的工匠精神不可少。行行业业都离不开一个个“钻”字。

罗斯百货曾经跌打滚爬,被多次卖掉,最后得以成功,还是因为功夫下得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