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一大將,人稱“尖刀”之臣,可抵十萬大軍,孤身滅掉一國

中國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文化的國家,在這片土地上,各種各樣的王朝輪番更替,每一個朝代都形成它鮮明的特色,強盛的漢朝奠定了中華民族的基礎格調,像是雄健有力的男子漢,文化和經濟高度發展的宋朝,猶如一位嬌羞柔弱的文藝少女,閉關鎖國的清政府,就像是一位古板的老太太。在中華這片大地上,擁有各種各樣的故事。

漢朝一大將,人稱“尖刀”之臣,可抵十萬大軍,孤身滅掉一國

眾所周知,漢朝有一個強大的敵人——“匈奴”,匈奴是北方遊牧民族,向來以“鐵騎”著稱,他們是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機動性極強,體格熊健,民風彪悍,是漢朝的心腹大患。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兩名將軍徹底翻轉了“敵強漢弱”的軍事力量對比,匈奴從此衰落,徹底解除了漢朝的隱患。匈奴自此失去了動搖漢朝根基的力量,不敢正面和漢朝叫板,從而採取了“腳面上的癩蛤蟆,不咬人,噁心人”的策略,手段陰毒,給大漢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漢朝一大將,人稱“尖刀”之臣,可抵十萬大軍,孤身滅掉一國

漢朝在匈奴衰落後,實力日漸增強,疆域遼闊,周圍小國個個俯首稱臣,“大腿”抱得很緊,畢竟有漢朝撐腰,這些小國也能得不少的利益。匈奴不敢正面叫板漢朝,自然就把目光轉向了這些小國身上,採用了“打不了主人就打狗”的策略,不斷侵犯周圍小國,騷擾的周圍小國是苦不堪言。

漢朝一大將,人稱“尖刀”之臣,可抵十萬大軍,孤身滅掉一國

這些小國不比漢朝強大,迫於匈奴淫威,不敢求助於大漢朝,匈奴採用了及其陰險的招數,將漢朝周圍的這些小國悉數當槍使用,專門在半道上截殺漢朝使者,搶奪財物,掠取美女。受制於匈奴強大的鐵騎,眾多小國就這樣不情不願的當了匈奴的“背鍋俠”。

漢朝一大將,人稱“尖刀”之臣,可抵十萬大軍,孤身滅掉一國

匈奴這招著實管用,藉著周邊小國的名聲殺人越貨,搶奪財物美女,將自己摘的乾乾淨淨,挑撥周圍小國與漢朝的關係,猶如說人是非的鄰家老婦女,讓人恨的牙癢癢,但卻絲毫沒有辦法。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很長時間,形成僵局,使漢朝受了很久的窩囊氣。直到漢昭帝繼位,出現了一個叫"傅介子"的漢朝官員,使這種情況,出現了變化。

漢朝一大將,人稱“尖刀”之臣,可抵十萬大軍,孤身滅掉一國

這位傅介子,上書漢昭帝,請求“出使西域”,準備“以彼之道,還施彼身”藉著周圍的這些小國,治一治匈奴。傅介子先是來到了最具有代表性的樓蘭和龜茲兩國,這兩國是漢朝周邊的小國中受匈奴壓迫最深的小國,藉著這兩國的名義,匈奴沒少辦壞事。傅介子輾轉弄清楚,原來是匈奴作祟,傅介子趁機處死匈奴使臣,對周圍小國警告一番,回朝覆命。

漢朝一大將,人稱“尖刀”之臣,可抵十萬大軍,孤身滅掉一國

傅介子剛剛離去,匈奴隨後就在這些小國身上打起了主意,要求樓蘭,龜茲兩國繼續截殺漢朝使者,搶奪漢朝商隊,給匈奴人當槍。傅介子知道此事,自是氣不打一處來,準備殺雞給猴看,把目標對準了截殺漢朝使臣最多的樓蘭。

漢朝一大將,人稱“尖刀”之臣,可抵十萬大軍,孤身滅掉一國

樓蘭國王自然是嚇破了膽,躲在了王宮裡,說什麼也不肯出頭,一味裝病躲懶,妄圖躲避傅介子。傅介子既然能來到樓蘭,對這個樓蘭國王自然也是一清二楚,瞭如指掌,樓蘭國王是個愛財的人,傅介子以大量金銀財寶作為誘餌,樓蘭國王果然上鉤,馬上“病癒”。

漢朝一大將,人稱“尖刀”之臣,可抵十萬大軍,孤身滅掉一國

傅介子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藉機刺殺樓蘭國王,樓蘭作為一個小國,土地面積並不大,傅介子控制起來遊刃有餘,雖然樓蘭國王被刺死,但在傅介子的控制下,樓蘭並沒有亂,並改名"鄯善",併入漢朝疆域,成為了漢朝的一部分。其他小國被嚇破了膽,自此很是老實,再未發生過截殺漢朝使臣商隊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