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8月23日,新華社記者劉羽佳第一次經歷颱風。那一聲“啊”很有趣,也很勇敢。

記者

究竟是個怎樣的職業?

有人說

選擇了記者這個職業

就註定了要做一隻鳥

一直飛呀飛

累了

就在風裡休息一會兒

……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9月20日,新華社記者王卓倫(右一)、吳丹妮(右二)在雲南大理進行“紅色追尋·足跡”系列網絡直播。

今天

2017年11月8日

第18個記者節

這是一個充滿詩意與激情的日子

但也是一個不放假的節日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11月7日,新華社記者危穎在農村種植基地採訪。

在許多人眼裡

記者這一行很光鮮

人緣好、經歷多、筆頭硬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10月21日,在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的記者招待會上,新華社記者姜瀟在提問。

而真實的體驗

也只有記者們自己知道

晨昏顛倒,奔波忙碌

危機四伏,風餐露宿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新華社記者周磊(左一)在雲南省麻栗坡縣老山雷區拍攝掃雷部隊工作場景。

做一枚記錄時代的符號

抱一個揭示真實的理想

盡一份守望社會的責任

這是記者們天生的驕傲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0年8月,新華社記者劉瀟在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現場採訪。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我們要向自己致敬

幹新聞又一年!

辛苦了!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6年7月,新華社記者李一博在西安市街頭涉水採訪拍攝。

記者

是這樣一群人

他們一直在路上

為了採訪常常忘了吃飯和休息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7月,湖南衡陽市衡陽縣,新華社記者柳王敏採訪夏糧豐收。

他們帶著設備

肩負責任與熱情

走在路上

衝鋒在前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5年8月,新華社記者張鋮在天津港“8·12”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現場採訪。

盛會召開

他們夜以繼日堅守會場

唯恐上情不能下達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這是記者現場採訪。

因為深愛這片土地

他們冒著嚴寒酷暑

上山下鄉

記錄著人民的喜怒哀樂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3月,新華社記者王大千(左一)在海拔4000多米的色達五明佛學院蹲點採訪。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8月,新華社記者陳聰經過3小時的攀登,到達被稱為“懸崖村”的四川涼山阿土勒爾村,採訪當地脫貧故事。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6年11月,新華社記者朱麗莉在中越邊境地區採訪邊防哨兵。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5月,新華社記者鄒樂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太石鎮商上樑村採訪貧困戶。

家園有難

他們“逆行”而上

報道震撼而暖心的情景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8月,九寨溝地震後,新華社記者宋玉萌第一時間來到九寨溝景區進行報道。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8月,九寨溝地震後,新華社記者魏兆陽、劉坤迅速前往現場,翻山越嶺帶來報道。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6月24日,新華社記者萬象在江西省修水縣抗洪一線採訪。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7月4日,新華社記者韓曦樂記錄長沙抗洪救災。

面對不平

他們鐵肩擔道義

妙手著文章

揭露真相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4月,新華社記者跟隨湖北省質監局執法車查處“地條鋼”。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8月23日凌晨時分,新華社記者乘坐警方車輛跟隨打傳隊員的大巴,深入打擊傳銷一線。

萬里之外

他們遠赴他鄉

穿梭在槍林彈雨之中

只為講述地球另一端的故事

用鏡頭展現和平的意義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9月,新華社記者鄭一晗在敘利亞東部代爾祖爾市採訪,當天還遭遇附近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武裝襲擊。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5月,新華社記者蔣超在喀布爾爆炸現場,距離新華社喀布爾分社僅500米。

在浩瀚的太空中

新華社兩位特約記者景海鵬、陳冬

向全世界播發報道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6年10月,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景海鵬在天宮二號艙內。

在深邃的大洋之底

新華社記者隨船下潛四千多米

探尋海洋深處的神奇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5月,新華社記者劉詩平搭乘“蛟龍”號成功下潛至4811米,水中時間8小時50分,海底作業3小時11分。

在中國快速進步發展的記憶深處

總能找到新華社記者的身影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7月,新華社記者鬱瓊源跟隨“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執行中國第八次北極科考任務。

他們拍下了首艘國產航母

蛟龍入水的場景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4月26日,我國第二艘航空母艦下水儀式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舉行。圖為航空母艦下水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剛 攝

他們記錄了北斗升空

全球組網的瞬間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11月5日19時4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兩顆北斗三號全球組網衛星。新華社發 楊志遠 攝

他們用鏡頭

全方位展現大國工匠的智慧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這是6月6日拍攝的港珠澳大橋一段。以北盤江大橋、港珠澳大橋為代表的“超級工程”讓泛珠區域的陸路交通面貌煥然一新。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他們見證了一次次

實現復興夢征程上的騰飛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5月5日,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幹線客機C919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 新華社記者 丁汀攝

記者,記著

有人說

記者腳下有多少泥土

心中就有多少真情

報道就有多少力量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6年5月,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小學,新華社記者黃孝邦蹲點調研,與這裡的孩子們同吃同住。

不忘初心

懷著滿腔熱忱和理想

他們堅守在時代巨輪的船頭

下面是彩蛋時間

您收到來自新華社記者的

獨家“表情包”

歡迎添加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今年7月,新華社記者薛文獻跟隨科考隊取“冰芯”。

摩擦摩擦

在這冰冷的雪地上摩擦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5月26日,新華社記者胡林果採訪潛水訓練基地。氧氣瓶太重,潛水隊員一鬆手,記者差點失去平衡。

怪力少女

毅然扛起生活的重擔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4月15日,新華社記者嶽冉冉採訪西雙版納潑水節時說:“我得到了大家最深的祝福”。

給大家拜個早年!!!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10月3日,新華社記者吳昊在墨西哥報道金字塔。

這裡的金字塔

全被我承包啦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6年8月,新華社記者詹奕佳在臺風“妮妲”過境珠三角時採訪。

吹到變形

也依然帥氣啊啊啊

……

由於篇幅所限

還有太多優秀的同事

我們不能一一列舉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7年7月,新華社記者王朝在新疆巴楚縣採訪調研。

中國記者節:今天,我們要把自己的表情包砸向你!

2015年,新華社記者陳子夏在江西省金溪縣採訪特教學校的孩子們。

但我們會在以後的報道中

繼續向大家介紹他們

在今天這個特殊的節日

讓我們道一聲

記者同志

你們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