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絕對的“曠世”之戀,主角是公認的絕頂高手

且看《倚天屠龍記》第二十四回的一段敘述:張三丰從身邊摸出一對鐵鑄的羅漢來,交給俞岱巖到:“這空相說道少林派已經滅絕,也不知是真是假,此人是少林派中高手,連他也投降敵人,前來暗算於我,那麼少林派必遭大難無疑。這對鐵羅漢是百年前郭襄郭女俠贈送於我。你日後送還少林傳人。就盼從這對鐵羅漢身上,留傳少林派的一項絕藝!”說著,大袖一揮,走出門去。

金庸筆下絕對的“曠世”之戀,主角是公認的絕頂高手

其實這段敘述破綻頗多:首先,張三丰把鐵羅漢交給俞岱巖,俞岱巖不是手足殘廢嗎,是被人抬進來的啊,怎麼交給他,掖他衣服裡麼?其次,張三丰擔心少林派所有絕藝失傳,要知道少林派樹大根深,即使少林寺全軍覆沒,全天下還有數不清的少林俗家弟子,怎麼會武藝全部失傳?第三,鐵羅漢會打的是一套少林入門拳法羅漢拳,並不在少林七十二項絕藝當中,其實也不算什麼絕藝。

閒話少敘,言歸正傳。張三丰對郭襄是一段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的感情,他十三歲遇到郭襄,當時在華山之巔,眾人分手之際,楊過說:“他日江湖相逢,再當把酒言歡。咱們就此別過。”這是郭襄與楊過的最後一次見面,張三丰在場,由於年紀幼小,對感情之事懵懵懂懂,郭襄是他第一個遇到的女孩,而且對他十分關切,他自然而然地在心底就烙下了烙印。

金庸筆下絕對的“曠世”之戀,主角是公認的絕頂高手

張三丰與郭襄的第二次相見是三年後在少林寺。覺遠、張三丰師徒受罰,郭襄極是同情,不惜對懲罰他們的少林寺僧人拔劍相向。後來,覺遠帶著郭襄和張三丰逃出少林寺,不幸圓寂。郭襄見張三丰無處投奔,就讓他去找郭靖,還說郭靖定然非常喜歡他。張三丰含淚感激。可由於郭襄提到了她那個令人討厭的姐姐郭芙,張三丰擔心寄人籬下,決意自立,於是自創了武當一派,成為一代宗師。

《倚天屠龍記》第二十四回之時,張三丰已經111歲了,因為張無忌剛好21歲(見張無忌與殷離相識時的對話),而張無忌出生那年正值俞岱巖因屠龍刀之事錯過了張三丰的90大壽。從16歲,到111歲,長達95年的時間裡,張三丰心中裝著的永遠都是郭襄。因為他還隨身帶著郭襄送給他的鐵羅漢。空相前來暗算張三丰的時候,正是張三丰閉關。為了清淨,不使外物影響自己創立太極拳和太極劍,他所在的小居室內,物品很少,只有木劍、蒲團、茶壺、茶杯,此外一無所有。如此的設置可謂極簡,簡單到不能再簡單,但是他居然隨身攜帶著鐵羅漢,除了時時刻刻都在思念郭襄,還能怎麼解釋?儘管此時郭襄已經去世多年,但張三丰心底那份純真的相思,卻不會因物是人非而斷絕。

張三丰對郭襄是單相思,郭襄心中只有楊過,無論是小人物還是大人物都過不了這情關,以至於兩位武林高手都孤獨終老,未曾婚嫁。

金庸筆下絕對的“曠世”之戀,主角是公認的絕頂高手

還是那句老話,感情是勉強不來的,人與人之間這種微妙的關係實在是上天的捉弄,有的時候男女之間看起來一切都般配,性格也處得來,就是沒有那種感覺,有的時候看起來實在不相稱的夫妻,人家的日子照樣過得融融恰恰。

有的人喜歡平平談談,有的人喜歡轟轟烈烈,人世上形形色色。

都說一百個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實際上可能不止,一百個人心中也許有二百個哈姆雷特,因為很多人可能既喜歡向東的哈姆雷特,也喜歡向西的哈姆雷特,就看遇到了哪位。

人與人之間有共同的語言可能是價值觀相同,可能是性格相近,也可能是受到了同樣的教育,生長於同等的環境,或者只是可能都曾被某一個瞬間感動。

人與人之間永遠講不清楚的是緣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