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冬天更容易患流感?看完這些解釋你就知道怎麼預防流感了

為什麼我們在冬天更容易患流感?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醫學上有很多解釋。

為什麼在冬天更容易患流感?看完這些解釋你就知道怎麼預防流感了

流感病毒耐冷不耐熱

首先看流感病毒的特點,其實流感病毒在外界的抵抗力比較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物理特性:耐冷不耐熱。請看下列一組數據:流感病毒經56℃30分鐘處理即死亡,室溫下傳染性迅速喪失,0~4℃可存活數週,-70℃以下可以長期存活。記得以前在學校實驗室做實驗,流感病毒標本需要長期保存時,都需要放入超低溫冰箱,打開這種冰箱需要戴上厚厚的手套,以免被凍傷,至今都記憶猶新。

為什麼在冬天更容易患流感?看完這些解釋你就知道怎麼預防流感了

流感病毒耐冷不耐熱的特點,決定了它在冬天外界環境中的生存能力更強,更容易引起人群感染。

冬天呼吸道防禦能力下降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冬天的時候鼻腔內血管在冷空氣的刺激下收縮,這阻礙了白細胞通過血管到達鼻腔粘膜對付病毒。因此,在冬天的寒冷空氣下,呼吸道粘膜的免疫防禦能力下降,使得流感病毒更容易突破防線進入體內。

流行病學的解釋

從流行病學的角度看,冬天人們在室內停留的時間更長,為了抵禦寒冷經常關閉門窗造成空氣不流通,人們經常出入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地鐵、公交車廂等),這些行為模式都給流感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為什麼在冬天更容易患流感?看完這些解釋你就知道怎麼預防流感了

另外,冬天日照短,我們曬到的陽光更少,造成體內內源性的維生素D生成減少,而維生素D可以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因此這一因素導致了人群中整體免疫力水平一定程度上的下降。同理,冬天人們運動肯定比其他季節少,這也會影響人群整體免疫力水平。

冬天乾燥的環境利於流感病毒傳播

空氣溼度和流感病毒傳播的關係是最近醫學研究上的熱點。有研究發現,在潮溼的空氣中,流感病毒難以聚集,一盤散沙,難以形成合力;而在乾燥的空氣中,流感病毒往往容易聚集抱團,然後像野火一樣蔓延。

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者把最近30年的氣候記錄和流感發病情況進行對比,結果發現,幾乎每次的流感爆發,都伴隨著空氣溼度的下降。這一發現得到反覆的驗證,包括2009年爆發的豬流感。

為什麼流感病毒在空氣溼度低的時候更容易爆發呢?我們知道流感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在空氣溼度低的時候,咳嗽或打噴嚏時鼻子和嘴巴會噴出無數的微粒(氣溶膠),在乾燥的空氣中,這些微粒進一步分解成更小的微粒,小得足以在空氣中漂浮幾個小時乃至幾天,這使得微粒中的流感病毒有足夠的時間去做壞事傳染健康的人群。

而在潮溼的空氣中,流感患者口鼻噴出的微粒相對大得多,在重力作用下就容易落到地面上,就沒有什麼時間去做壞事了。舉個例子,雨滴和水霧都是水,只是單個體積的大小差異,但是雨滴很快就會落到地面,而水霧可以飄浮很長時間。空氣溼度高時,流感病毒就像藏在雨滴裡,空氣溼度低、乾燥的時候,流感病毒好比藏在水霧中——這樣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奧秘了。

小結

看了上面關於流感病毒容易在冬天爆發的四大原因後,相信聰明的你也會知道該怎麼預防流感了。我們根據上面的四種解釋,一一找出相應的預防對策。

  1. 迴避寒冷的環境

流感病毒耐冷不耐熱,氣溫越低,它在外界的生存能力越強。在天寒地凍的環境中,流感病毒就像打不死的小強,給人們造成的潛在威脅就越大。因此,這種情況下,如果有條件迴避寒冷的環境當然是最聰明的辦法,比如東北地區有些老人家選擇去溫暖的海南島過冬。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無法輕易移居。

2.保暖

在冬天人體呼吸道防禦力就會有所下降,我們要注意防寒保暖,多穿衣服,南方地區有條件也可以開暖氣,增強抵禦流感病毒的能力。

3.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冬天的時候儘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比如地鐵站、醫院、商場等,如果是不得不去的,記得戴好口罩。冬天的時候家裡居室不要終日門窗緊閉,中午日間氣溫高的時候可以開窗通風半小時。天氣好陽光足的時候,儘量多點戶外活動曬太陽,堅持做些運動,這對提高免疫力有好處。

4.提高室內空氣溼度

提高室內空氣溼度不利於流感病毒的傳播,上面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因此,冬天最好居室開加溼器,把溼度調節在50~60%,可以有效預防病毒傳播。美國梅奧診所的專家估計,只要在學校裡使用空氣加溼器一個小時,就能殺死30%漂浮在空氣中的流感病毒。此外,提高室內空氣溼度也可以有效減輕咳嗽患者的症狀,提高其舒適度。

為什麼在冬天更容易患流感?看完這些解釋你就知道怎麼預防流感了

5.流感疫苗

最後必須補上這項預防流感最重要的措施——接種流感疫苗,流感病毒變異很快,每年接種才能獲得有效的免疫力,WHO強烈建議6月~5歲兒童、老年人、體弱者、慢性病者、孕婦、醫護人員等高危人群接種流感疫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