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看到快结尾的时候,我以为是个Happy ending。因为书中的主角Joseph相对来讲是一个坏人中的好人,是一个黑暗中保持着一盏灯的行路人。

但正如书中所提到的那样,“你做的恶,迟早也会到你的身上”,也像扉页所写:“现在要当好人,已经太迟了”

《夜色人生》已经被拍出了电影,本书获得了美国亚马逊年度推理小说第1名、爱伦•坡奖年度小说第1名、《出版人周刊》年度推理小说第1名,而作者Dennis的作品一直都被好莱坞所青睐。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1926至1935年间,美国一个“法外之徒”Joseph的故事。故事是用引叙的方式,故事的第一段我们的主角Joseph是在一艘船上,双脚嵌入了水泥之中,而且马上就要被“扔到海里”,此时,他想起了他这一生的转折点,应该都是与一个美丽的女孩Emma相遇开始.....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1.波士顿(1926-1929)

初遇

Joe(Joseph的简称)是当地警察局官员Thomas的儿子,出身于比较富裕的家庭,却跟Paul两兄弟在波士顿做一些不杀人的违法勾当,抽成给这个区域的小帮派负责人Tim。

1926年的一天,他们的线人告知他们可以去抢劫一家希腊人的仓库,是一个美差。没想到去的却是当地黑帮老大Albert的场地,Joe也是在那里遇到了Emma,她正在为赌博的五个人端茶水。

Emma淡定自若的神态深深吸引了Joe,即使Paul和Dion两兄弟多次告诫Emma是Albert的女人,不要抢了他的仓库之后再抢了他的女人,他们会死的很惨。

但是就像所有的故事那样,Joe与Emma还是相爱了,说是相爱,更像是Joe对Emma的迷恋。他甚至爱她眼中的疏离。他冒着极大的风险跟她约会,逐渐他不能忍受Emma还跟Albert在一起,所以他要带Emma走,离开波士顿。他们原定于Smith酒店开幕酒会后就离开,因为Albert在酒会后离开波士顿三四天,这就是他们的机会。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在此之前,Joe需要搞到一些钱。他跟父亲关系冷淡,母亲已经去世,虽然他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失去了音讯,一个残疾后极度脆弱。他一直为他父亲收受贿赂而不齿,所以是不屑于找他父亲要钱,他父亲也不会给--他父亲也为他的违法行为所不齿,为Emma的家庭贫贱不齿。

他决定跟Paul和Dion趁着这段时间抢一些钱,偷车、抢银行。但是他分神了,就像Dion警告过他那样,在遇到Emma之后,Joe常常会恍神想起她来。

警察追击了他们,Joe自己,Paul和Dion分开逃走。在生死时速的路上,追击Joe的两辆警车由于意外,其中一辆被击中爆炸后开进了池塘,两个警察死了。

虽然击中这辆警车的是另一辆警车上愚蠢的警察同僚,但是Joe他们却是事情的起因。他们在Smith酒店开幕的当天被通缉了,Joe知道自己可以逃走,但是他犹豫再三,决定去开幕酒会找到Emma后再一起走,即使明知道会有危险。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Joe回到父亲家里,包扎了自己的伤口,换上了父亲的衣服,拿了一些钱后就离开了。随后把所有值钱的东西和拿来的钱都放到了一处置物柜中,打算如果自己被抓了,Emma至少也能有钱离开或者留下。

突变

在酒店中好不容易与Emma对视,Joe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就要下楼去找她,在楼梯上遇到了一个记者,愚蠢!Joe不仅与记者对视,甚至把自己的正脸完全暴露在记者的视线之中,要知道,通缉令上的照片已经传遍全城了。

Joe把置物柜的钥匙给了Emma,告诉她刚刚碰见了一名记者,自己应该被认出来了,要立刻逃走。Emma拉着Joe到一处货梯,计划乘电梯出逃。没想到的是,当电梯门打开,迎面而来的不是崭新的生活,而是已经等在那里的Albert和他的同伙。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Joe当然被揍的很惨,Emma在旁边哭着说她爱他,Albert答应她不杀他。Albert让手下的人把Emma带走,然后跟Joe自己当然会杀掉他,给一个男人带绿帽是不可原谅的,而且......Albert说“我也爱她”,之后也会杀掉Emma。

正当Joe绝望的时候,警察来了,而带头的是自己的父亲Thomas,波士顿警察副警监。那名记者确实认出了Joe并且报警了,Albert的人都跑了,Joe恳求他父亲去找Emma。最后对他大失所望的父亲把他交给自己的下属,Joe再次遭到了暴打。

载着Emma的那辆车被发现坠河,只找到了部分女性肢体。

监狱

Joe的父亲Thomas为他请了律师,因为不是直接杀人,所以初步判断会判10年。Thomas最终通过“关系”为Joe争取减少到5年的刑期。而他父亲的职业生涯也差不多结束了,从最具有潜力的职位降职到一个小警长。在入狱之前,Thomas已经预料到Joe会遇到一些人的打压和示好,多次告诫Joe要坚强,不要被监狱中的“好人”迷惑。

虽然Joe之前也干些违法的事情,但从来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帮,如他自己所说,是一个“法外之徒”。在监狱里的日子让他无所适从,他发现很多人针对他,就像他父亲提到的那样。最后一个“好人”Marceaux出场,表示会“保护”他,但是前提是他需要递一张纸条给他父亲。Thomas一开始是拒绝帮监狱内的囚犯头头Marceaux办事的,但是在他犹豫之际,有人直接威胁他如果他不顺从,他的儿子将在监狱里收到非人的待遇,生不如死。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Thomas出于对儿子的爱忍受了这一切。之后也帮Marceaux办了许多事,虽然他的自尊和良心饱受折磨......直到Marceaux快出狱前夕,由于黑帮之前的斗争,他的帮派和外面Albert的帮派屡屡起冲突,这种情况愈演愈烈,很显然,Albert希望在Marceax出狱前吞掉他的地盘。Marceaux按照惯例让Joe给他当警官的老爸递纸条,但是这次Thomas拒绝了。因为他绝不会帮黑帮去杀人!

Marceaux对Joe的态度因为他父亲的拒绝转变了,他开始针对Joe,折磨他。一天,Joe的哥哥突然来看他,带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他们的父亲Thomas因为心脏病发,去世在自己的菜园中。那天夜里Joe痛苦极了,他开始意识到逼死父亲的是自己递出去的那一张张纸条......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这时候Albert在监狱中的亲信接近了Joe,要求他杀害Marceaux。计划是要Joe告知Marceaux他父亲(此时没有任何其他人知道Thomas已经去世)改变主意决定帮他去做掉Albert的人,趁机接近他杀掉他,他们会在后面做接应。

Joe按照计划接近了Marceaux并且控制住了他。但最终,Joe没有杀掉Marceaux,并且告知了Marceaux整件事是因为Albert要杀他,并且帮助Marceaux一起反杀了Albert的人。这件事情之后,Marceaux把Joe当做了自己人,并且承诺会给他请律师减刑、出狱后给他安排一个好差事。

至于为什么Joe会临时投靠Marceaux,因为Emma。Joe对Albert怀恨在心,发了疯一样想毁掉他。

最后在监狱的那段日子里,Joe开始阅读,并且在狱中酝酿朗姆酒。此时美国禁酒令已经颁布,这是黑帮倒卖酒的大好时机。

2.伊博市(1929-1933)

崛起

出狱之后,Joe得到了Marceaux的大力支持,为他找好了职位--去坦帕市接管当地的“生意”,交一些抽成给他。条件算得上优厚,并且帮他找了一位助手,Joe信得过的人。

当Joe风尘仆仆来到伊博市时,在火车站遇到了一个美丽的有色人种女人Graciela,初见之时,Joe没有想到自己的一生的幸福都在这个女人身上。

来接Joe的是他的老熟人Dion,在当初逃亡时Paul死了,只有Dion一直杳无音讯。没想到Marceaux找到他来帮Joe在伊博市建立“王国”。

Dion当初出卖了Joe和Paul,在抢银行之前他联系了Albert,因为他不想看见Joe沉迷于对Emma的痴恋之中,Joe之前已经猜到了,Dion也承认了。但是Joe没有因此疏远Dion,他仍然信任他的朋友。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Marceaux为Joe铺路的方式很血腥,直接杀掉了原来的负责人。Joe初来乍到,需要摆平这里所有的障碍,其中最需要去争取的就是一个来自古巴的供应商,因为他们姐弟手上古巴的资源,是不可或缺的。而这两姐弟之前也一直跟Albert做生意,如果要他们独家供应Joe,他们的条件是Joe要协助他们偷一艘军舰。然后他们会把武器运往古巴他们支持的武装分子。Graciela也是古巴人,在美国坦帕市的雪茄厂打工,为在古巴的丈夫寄钱,她一直以为或者坚持认为她的丈夫因为政治原因被关押,她需要寄钱把他救出来。而她的朋友却都知道她的丈夫早已出狱,用她的钱在酒吧逍遥快活。

Joe决定铤而走险,在改进了古巴供应商的计划后就开始全盘实施。而后行动成功。在这段计划的描写中也着重写了在当时的美国,白人至上的社会背景,古巴人、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都不受欢迎,甚至大部分餐厅等地方都写明有色人种与狗不得入内等等。

偷军舰的计划不仅帮助Joe赢得了最大的供应商的独家,也帮Joe在帕坦市奠定了黑帮老大的地位。他成功地把Albert赶出了这块地方。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他跟Graciela相爱了,虽然有着世俗的偏见,而且Graciela由于教会的原因不能跟她远在古巴的丈夫离婚,但是他们还是相爱了。Joe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爱情”,他对Emma的迷恋被他误认为是爱情,支撑他走过了监狱的艰难日子,又激励他打败Albert,成为只手遮天的黑帮老大,但在Graciela身上他才找到“爱情”。

Graciela极具同情心,为当地建设了不少慈善机构,帮助妇女儿童。Joe在渗透这个城市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对手,但都被他一一打败。

Joe也做了不少坏事。一位当地警官Ervine十分疼爱自己天使般的女儿Loretta,而气质出众不落凡尘般的Loretta在去往好莱坞发展的时候,被加州的黑帮玷污,染上了海洛因,成为了一些人的“玩物”。在为了自己的利益时,Joe找到了Loretta,把不堪的照片给Ervine看,胁迫他帮助自己解决一些麻烦。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自此之后Ervine的信仰破灭了,把Loretta带回坦帕后,闭门不出,他认为是Loretta身上有恶灵。一段时间后,Loretta突然化身上帝之子,开始布道传教,即使她的行为导致Joe的赌场计划流产,失去了一大笔生意,但Joe仍然没有听别人的意见动手杀了她。

Loretta最后极其惨烈地自杀在她自己父亲的床上,并且最后一次吸食了海洛因。警官Ervine对黑帮恨透了,即使他知道不是Joe做了这些事情,但是他们都是同类。

一切虽然有起有伏,不过日子还算过得去。在这一阶段的最后篇章里,Graciela告诉他自己怀孕了,他马上就要做爸爸了!而在同一天,他突然发现已故的Emma出现在了古巴一家餐厅里的照片。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也是这天,命运的车轮滚滚而来......

3.所有暴力的孩子(1933-1935)

Marceaux老了,他要为他的儿子们谋求生路。在那天,他包了半列火车,带着人到坦帕市来了。即使所有人都提醒Joe:来者不善,一定要提防。但是Joe仍然认为Marceaux不会干掉他,因为他让坦帕市的黑帮利润翻了四番,从一百万美金到一千一百万美金,而且自己按时给抽成,没有任何私心。

人心是贪婪的。Marceaux想要Joe所有的东西,给他那个不中用的儿子,为了除掉威胁,准备杀掉Joe。Joe在受伤,并且目睹了自己的一个亲信被吊死在自己面前时,好久不见的Albert出现了。

Marceaux和Albert准备联手干掉Joe在坦帕市的所有人,但是最后Joe让Dion他们全部逃过一劫--他们地下的运酒地道只有Joe的人知道。

故事的情节回到第一幕,Joe站在水泥之中,等水泥凝固他的脚就会断了。然后就会被Albert丢下河,长眠于这平静的湖面之下。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千钧一发之刻,Joe让Albert看了他随身带着的Emma在古巴的照片。Albert愣住了,想要Joe告诉他怎么找到Emma,“我爱她”。Joe为自己争取了时间,他的亲信们此时杀到了这艘船内,救了Joe,杀了所有其他人。

而后他们回到坦帕市内,把Marceaux等人也全部击毙。除了Joe在这座城市埋下的线以外,还有就是Marceaux准备安排上位的傻儿子早已引起内部人的不满,所以这次反扑的行动异常顺利。

Joe面见了波士顿最大的黑帮首领,让Dion当了坦帕市的老大,自己退居二线。后来跟Graciela移居到古巴,生了一个儿子。一切都看起来幸福美满。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他去找到了Emma,知道了当初的梦一场。Emma并没有爱他,也没有死。她要的是自由,当初她离开之后拿走了Joe置物柜里的钱。她从来都没有想过跟Joe走或者留在Albert身边,她要属于她自己的自由。Joe和Albert的爱让她感到害怕和被束缚。

故事的结局还没有到来。

书中反复出现的,Thomas告诫过Joe的,你做的恶会回到你身上

Joe被长期的幸福美满、风平浪静给骗了。他要Graciela也一起跟他会坦帕看看,没想到一下飞机,他们就遇到袭击,枪手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失去了女儿,更失去了信仰的原警官Ervine。他恨所有黑帮的人,让她女儿被恶魔带走了。

当Joe发现自己并未受伤时,一回头,Graciela倒在了血泊之中,并且永远离开了他。在她弥留之际,Joe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是我的全世界”。

他的世界再次陷入了黑暗之中。

一篇文章带你看一本书《夜色人生》,作者:丹尼斯·勒翰

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除了生动的美国黑帮故事以外,更讲述的是一个无奈的、有些孤独的Joseph的人生。

其中他提到自己的家庭,他说自己出生于富裕的房子,但没有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他不认可他父亲收受贿赂,所以叛逆去做一些违法的勾当。但他从不认为自己是“黑帮”,他有自己的原则,不杀人,不强取豪夺,只是一个“法外之徒”。

但后来有几次,他还是杀了人,直接或间接。这里面Joe肯定不是一个好人,他无视法律,但他却也算不上一个坏人,因为他尽全力保护自己爱的人。就连Albert在坏事做尽之后,对心中所爱Emma仍然放不下。冷血的Marceaux也是为自己的儿子谋取利益......

推荐看这本书,原因就像书封上所写:

"人生无非就是,酒在流动,子弹在飞,有些人失去了自我,有些人找到了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