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作文一直写不好?老师和家长们,其实您忽略了……

有人说,现在的孩子生活单调,除了学习,没有什么生活素材,所以才会觉得作文难写。可是,明明孩子们玩一颗玻璃弹珠都觉得有趣极了,为什么写作文时却记不起这些好玩的事,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了呢?

孩子的作文一直写不好?老师和家长们,其实您忽略了……

孩子到底为什么写不出生动的作文?让我们看看这位老师怎么说!

很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小学生作文一般都要求写真实生活,然而很多孩子都觉得自己的生活没的可写,于是就有了照抄或改编作文选——通篇的俗套,而想象力丰富一些的孩子就开始编故事,多数孩子编的故事在我们成年人看来都有漏洞;除此之外还有表达的问题,很多孩子没有自己的语言,总是使用课本上大人们常用的套话。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人认为,今天小学生的生活单调,没有多少生活可供他们去写,这当然是一个事实,今天的孩子玩的时间都少了,生活的确比较单调。但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很多孩子的内心比较苍白,对世间事物缺乏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或不敢有自己的见解和态度,这才是更致命的。

孩子的作文一直写不好?老师和家长们,其实您忽略了……

Ⅰ.没有内心的孩子写不出好作文

作文的本质与说话一样,都是一种自我的表达。一个人要表达的内容无非这两种:一种是外部世界传递给我的信息,我再转述给他人;二是作者内心被外部世界激发出的东西,比如情绪、情感或思考,两部分有机结合才能产生一篇独一无二的好作文。没有内心,没有人的主观态度,任何写作都会只剩下空洞的描述。我们内心会重新加工自己看到的每一个场景,听到的每一个声音,这样一百个读者才会有一百个哈姆莱特,而表达这种加工后的世界才是作文要做的事,这也是作文与实验报告的区别,也就是我们常常对孩子说的,写作文要有感而发,没有感觉的东西不要去写。

但很多时候,多数孩子对生活中的任何事都没有了感觉,至少在面对作文纸时他们一下子就没有了自己的态度和情感。学生的生活内容都差不多,作文好的孩子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掘出很多新颖的观点和主题,而作文不好的孩子,纵然他们的现实生活还丰富一些,也很难写出富有新意的文章,这正是因为他们内心的苍白。

为什么很多孩子面对作文纸会没有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表面上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语文课或阅读教学都会选择一些优秀的文章,有的是意义深远的故事,有的是涉及伟人的个人经历,还有的是名家名作,它们无形中就会带给孩子们一种暗示:好文章的情感都是“高大上”的,比如舍己为人,立意都是深远的,比如关注人类命运或国家发展等。课本或教学中的范文,很少有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小事情,尤其是孩子们的习作或者描写孩子们真实生活的作品较少。

孩子的作文一直写不好?老师和家长们,其实您忽略了……

再加上小学生作文一般也都要打分,每次作文都要分出高低,所以孩子们都本能地觉得,要想写出高分作文,必须先要有“高大上”的情感或深远的立意,这样一想,自己那些可怜的现实生活就太不值一提啦,于是就有了面对作文纸没的可写的状态。

更深的问题则是,我们的教学还是没有能够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切身体会、关注他们的生活,没有给他们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

很多时候,成年人都是一厢情愿地以为孩子们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会喜欢什么,不知不觉中就替孩子们做了主。一些好的教师可能会做到对学生的学情了如指掌,对于某个知识点哪几位学生可能会有理解上的问题,但对学生学习这些知识时的感受,有多少教师会去想呢?

而在家庭生活中,忽视孩子感受的情况会更严重,有时候一个班上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家长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很少给机会让孩子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更不常与孩子平等地交流对世界万物的态度和看法,他们会认为孩子的想法幼稚可笑,甚至不值一提,所以在做决定的时候,常常会把自己的意志想当然地强加给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变得不那么爱思考。这样的孩子在作文时,你想听到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那就太勉为其难了。

Ⅱ.赞赏孩子真实的表达

事实上,今天的作文教学刚好给了我们一个机会,让孩子重新发现自己的感受并重视它。这是一个长期、日常性的工作,也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感受和态度也很重要,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现实生活也有意义。

孩子的作文一直写不好?老师和家长们,其实您忽略了……

我会在日常的教学中用一些潜移默化的做法,比如在评阅孩子们的日记时,凡是真实表达自己观点、态度和思想的,我都极为珍视,真诚回应,对孩子们的坦诚要及时表达欣赏,还要用简练的话语对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将心比心。同时,要让孩子们意识到自己的平凡存在也很重要,比如我常常会让孩子们回忆过往某个时刻他们都在做些什么,耐心地听孩子讲完他们那些成年人看来都很不起眼的故事和体验。

在其他各科学习中,重视孩子的个体感受也要成为一种风气,因为这也是对教育主体的一种尊重。我曾经听过一位数学名师的课,他在课程进行的各个环节都要找几位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不管孩子谈得多么偏离课堂的主旨,只要是真实的,他都会再用自己的话语复述一遍,表达一种理解和尊重。我们能体会到这位名师对孩子们在表达着一种态度:我更看重你的真实想法。

现实生活和孩子们的主观感受是作文的两个源泉,在现实生活并不能更丰富起来的前提下,我鼓励孩子们表达真实的自我,不管多么幼稚,多么不成熟,我都会肯定他们的坦诚,过了一段时间我很快发现,一些情感、观点都新颖的好作文慢慢涌现了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