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供應鏈的可見性 轉變為客戶的可用性

將供應鏈的可見性 轉變為客戶的可用性

購物時,我們經常會遇到缺貨的情況,特別是隨著電商平臺在中國的崛起,每當大促來臨之際,商品頻頻告急、缺貨頻出等問題不僅令消費者的購物情緒大大受挫,更讓零售商為消費者所詬病不已。根據《哈弗商業評論》早前的一項調查顯示,面對缺貨只有不到半數的消費者會勉強接受替代產品,而近1/3的消費者會選擇在別處購買相同的商品。對零售商而言,這意味著一定程度的銷售額損失。

當O2O逐漸成為零售業的常態時,線上線下的結合變得愈加重要。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能否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保證有足夠的存貨是造成零售商收益差距的重要原因。而隨著消費渠道的日益多元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正通過多種渠道購買所需物品,因此滿足消費者需求成為一項更加嚴峻的挑戰。零售商需要對自己的商品交付能力擁有更多信心,從而避免銷售額損失。

因此,有許多零售商對供應鏈加強控制,他們大多數都瞭解自己的存貨情況以及供應鏈中商品的存貨位置。然而,瞭解存貨位置和將存貨送到客戶手中卻完全是兩碼事。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希望自己的訂單能夠得到迅速交付。作為供應鏈解決方案的領導企業之一,根據曼哈頓公司進行的調研顯示,消費者對2小時交付或網訂店取的期望越來越高。調查中,57%的消費者希望能在2小時內完成網訂店取,而48%的消費者則希望當天交付,交付速度正變得愈加重要。

將供應鏈的可見性 轉變為客戶的可用性

這對零售商們而言又意味著什麼?

瞭解存貨位置是首要一步。如果不清楚存貨情況,那下一步就是徒勞的。零售商正需要這一點來樹立信心以加快實現商品交付。門店是最常遇到缺貨的地方,但只要有存貨,零售商就應該避免缺貨情況。3種方法可避免此類情況:

1.確保商品可在當日2小時內在店內獲得,如此一來,客戶在購買完其他所需商品後可以返回店內取走自己訂購的商品。零售商完全可以通過訂單轉移、倉庫發貨或僅通過定位存貨來實現這一目標。

2.提供當天送貨上門服務。從門店或配送中心送貨到客戶家中,可讓商品與客戶同時到家,這往往是最好的選擇。

3.提交給其他門店處理。對客戶而言,該方法可能不是很方便,因為這取決於備選門店的地理位置。如果能夠即時瞭解備選門店的存貨情況,那麼就可以為消費者提供去其他門店購買的多一種選擇。如果另一家門店太遠,則完全可以選擇前面兩種方法。

當然,成功挽回銷售額的關鍵還在於決策速度。零售商能否將其對產品位置的瞭解程度與明智的商業決策進行結合?該決策過程很大一部分將轉化為準確的利潤核算。能否在維持利潤的同時執行以上3種交付選擇?所建議的解決方案流程越自動化,就可以獲得越多有利訂單,並且更迅速便捷地實現商品交付。最重要的是,零售商將為客戶帶來愉快、滿意的購物體驗,而這將幫助贏得消費者的消費忠誠度。

將供應鏈的可見性 轉變為客戶的可用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