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市建設由“大寫意”向“工筆畫”轉變

洛阳: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

文 ▏河南日報記者 李宗寬

洛阳: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

一大批市政民生工程竣工投用,讓城市建設大幅提升。圖為新建成通車的新街跨洛河橋

百城建設提質工程,是省委、省政府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指導河南時提出的“打好四張牌”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抓手。

洛陽作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在百城建設提質工程中,如何走出一條具有洛陽特色的新型城鎮化路子?

日前,洛陽市召開百城建設提質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貫徹落實全省百城建設提質暨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對全市相關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動。會議強調,要統籌做好規劃、建設、管理“三篇文章”,牢牢把握以綠“蔭”城、以水“潤”城、以文“化”城、以業“興”城四個關鍵,深入開展“五項治理”專項整治行動,加快構建現代城鎮體系,著力實現洛陽城市建設由“大寫意”向“工筆畫”轉變。

洛阳: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

熱力工作人員在瀍河區新增供熱的老舊小區——東明小區查看暖氣管道運行情況

著力推進6類46個重點項目

抓好縣城建設提質是落實洛陽發展戰略定位的重要抓手,是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現實要求。

洛陽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洛陽城市發展新藍圖:統籌實施“一中心六組團”城市發展戰略,著力打造古今輝映、板塊互簇、山環水潤的城市形態風貌,打造居者心怡、來者心悅的現代化城市。其中,中心城區功能疏解、組團縣(市)區提質增效,“一中心六組團”城市發展戰略,成為洛陽現代城鎮體系的最大亮點。

去年7月發佈的《洛陽市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實施方案》明確提出,通過3至5年努力,使洛陽全市縣級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水平明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資源集約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城鎮特色更加鮮明,綜合承載能力顯著提升,城鎮吸納力、輻射力明顯增強,新型城鎮化健康發展,為加快洛陽市新型城鎮化進程、形成“9+2”工作佈局、實現“四高一強一率先”奮鬥目標提供強大支撐。

在澗西區世紀華陽體育廣場裡,每天早晚都會有不少打太極、玩棋牌、健步走的市民。高峰期,每天這裡的人流量能達500人次,是附近利用率較高的一個小遊園。

“小遊園不是很大,但是設計得很精緻,籃球場、廣場、林蔭小道、景觀湖、木棧橋、公廁等設施也很齊全,每天走8分鐘來這裡,打打太極拳,和老夥計們聊聊天,好心情能持續一整天。”對於家門口的這個小遊園,76歲的附近居民張慶國讚不絕口。

近年來,洛陽市每年都將遊園建設列入重點民生實事方案。今年,洛陽中心城區將新建、改擴建小遊園50處。根據《洛陽市中心城區公園遊園綠地建設實施方案》,到2020年,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將達12平方米,建成一批有規模、有水平、分佈合理的城市公園,打造15分鐘生態休閒圈。按照居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標準,因地制宜建設小遊園和街頭公園綠地,為市民營造便捷、舒適、優美的公共綠色活動空間。按照部署,今年洛陽市將著力對基礎能力提升、園林綠化提升、水系建設、以文化人、“城市雙修”、文明城市創建“五項治理”等6類46個重點項目進行雙月攻堅,確保各項工程儘早竣工投用、惠及群眾。

洛阳: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

麗景門遊園

著力提升城市內涵品質

“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是城市發展的目標和追求。

洛陽市將繼續緊盯縣城建設提質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雙月攻堅”各項重點工程,倒排節點、加壓奮進,確保文博廣場、文博體育公園等30個攻堅項目到12月底完成,盡力往前趕,同時順接明年牡丹文化節節前工程,持續提升城市內涵品質,實現由“大寫意”向“工筆畫”轉變。

關鍵詞 以綠“蔭”城

今冬明春重點完成龍門西山、周山森林公園、文博體育公園和文博廣場、隋唐大運河文化公園、伊水遊園等綠化工程;實施龍門大道、新伊大街、南環路和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南廣場綠園建設等工程。

關鍵詞 以水“潤”城

完成澗河市區中游示範段、瀍河市區

上游段和孟津段、洛河市區西段、鐵路防洪渠、大明渠澗西段、中州渠治理任務;完成甘泉河溼地、伊河溼地八里堂段、洛河溼地景觀建設。

關鍵詞 以文“化”城

立足洛陽曆史文化優勢,把歷史文化作為城市建設的靈魂,堅持守正出新,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加快推進九洲池、應天門、老城歷史文化街區二期、隋唐大運河文化公園和隋唐大運河博物館等項目。

關鍵詞 以業“興”城

完成大數據產業園“六路一渠”兩個片區的徵遷任務;規劃啟動龍門大道西側關林商業步行街、王城大道北端金融和商務信息產業園、洛陽龍門站綜合交通樞紐高端城市綜合體等項目。

洛阳: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

孟津1900戶農民喬遷新居,農民就地城鎮化在加快

著力深化“五項治理”專項整治行動

建設“工筆畫”一樣的洛陽城,更離不開精細化的管理。

交通秩序“治亂”、市容衛生“治髒”、生態環境“治汙”、違章建築“治違”、公共服務“治差”,洛陽市通過“三力治汙”“七策治堵”“四化治髒”“三字治差”“四抓治違”等五項治理專項整治行動,全面提升縣城建設提質和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水平。

關鍵詞 “三力治汙”

通過傾力推進大氣汙染防治,強力推進水汙染防治,協力推進國土綠化提速提質,著力解決大氣汙染防治措施粗放等問題,保質保量完成中心城區綠化提升任務,紮實推進村莊綠化。

關鍵詞 “七策治堵”

堅持規劃引領、優化完善路網、開展專項整治、增加停車車位、提高公交分擔率、信息技術支撐、倡導文明出行等措施,用足用好現代技術手段,打出一套治亂治堵“組合拳”,不斷為解好交通之堵和群眾心中之“堵”貢獻力量。

關鍵詞 “四化治髒”

通過小區管理物業化、街面管理網格化、市場管理規範化、路面清掃機械化等

四大舉措,統籌推進新老小區的物業化管理,紮實推進城市“雙修”工作,在確保中心城區道路機械化清掃全覆蓋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新能源環衛車輛替代,有條件的縣城、鄉鎮也要推廣道路機械化清掃作業。

關鍵詞 “三字治差”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上學難、看病難、住房難、就業難、養老難等熱點難點問題,“增”服務供給,“提”服務質量,“促”服務均衡,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務體系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水準,提升城鄉之間、群體之間、區域之間的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推動公共服務標準化、優質化和品牌化。

關鍵詞“四抓治違”

通過抓重點、抓精準、抓攻堅、抓惠民,凝聚各方力量,形成強大合力,集中開展攻堅,把城市區主要道路兩側、高速公路出入口、火車站、高鐵站周邊及侵佔消防通道、城市廣場、公共綠地、文物保護區域的違法建築物,居民區、城中村、棚戶區的樓頂、退層平臺上的私搭亂建等作為當前治違重點,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

洛阳:城市建设由“大写意”向“工笔画”转变

12月27日出版的河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