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馬屁”本是稱讚,卻為何變成了奉承?

拍馬屁的說法有很多種,有一種說法是騎馬者每次要騎馬的時候,都要先拍一下馬屁股提醒一下馬自己要上馬了,然後自己在登上馬鐙騎到馬上。

“拍馬屁”本是稱讚,卻為何變成了奉承?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拍馬屁的典故出自蒙古。蒙古族喜歡養馬,百姓牽著馬相遇時,常要拍拍馬的屁股摸摸馬膘如何,並隨口誇上幾聲“好”,以博得馬主人的歡心。時間久了,有的人不管別人的馬好壞,把劣馬也說成是好馬。漸漸地,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屁”。

“拍馬屁”本是稱讚,卻為何變成了奉承?

除了以上說法,還有下邊這種說法。

在古時候,馬是一個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餵養馬也是很重要的。要隔幾天就要給馬梳理一下毛髮,還有洗洗澡。由於馬圈裡常年潮溼,還有草料,就會有蚊子,有時候主人在餵馬的時候也會給馬拍拍身上的蚊子,而大多數的時候都是馬自己用尾巴拍打屁股來驅趕蚊子。久而久之,馬主人發覺拍馬屁的時候馬就會感覺到舒服。逐漸地,馬主人就形成了習慣,每次餵馬的時候都要拍幾下馬的屁股。後來有一次馬主人看到馬的腿上也有一隻蚊子,就在馬腿上使勁拍了一下,可是誰知道這一下子馬受驚了。馬隨後就把蹄子朝後踢了一下,把馬主人給踢傷了。

“拍馬屁”本是稱讚,卻為何變成了奉承?

馬主人出門的時候,大家都問怎麼受傷了。馬主人就實話實話,拍馬屁股的時候沒有拍好拍到了馬腿上就受傷了。聽到這個說法之後,大家都哈哈地笑了起來,從那時開始凡是有人奉承別人,結果反而落了一個不好的下場之後,大家就都會說拍馬屁沒有拍好,拍到馬腿上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