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不易寫給去世母親的歌,他一開口我還是哭了……

毛不易寫給去世母親的歌,他一開口我還是哭了……

《沙漠駱駝》火了,因為人生總有迷茫;

《年少有為》火了,因為總在最無能為力的的年紀遇見最想保護的人;

《一葷一素》沒那麼火,但是聽過的人都哭了。

分開是兩個人的事情,而離別只屬於留下來的那一個人。


01

最新一期的《奇遇人生》迎來了歌手毛不易的參與,這次體驗的是音樂治療師的人生,他們為當地養老院的老人帶去陪伴和希望。

熟悉毛不易的人知道,他在參加節目之前的職業是一位男護士,在醫院見慣了生老病死。

觸景生情,不禁回憶起在醫院的那段時光,想起自己的母親。

“實習的過程中,看到過數百個在我面前死去的病人。但第一個在我面前死去的,是我的媽媽。最遺憾的一點是,在我媽臨死之前,她覺得她的兒子都是一個不成功的人。

那個時候我學習又不好,有可能拿不到畢業證,然後讓她很焦慮。在她臨走的那一刻,他的兒子都是一個不成功的人。”

機場比婚禮殿堂見證了更多真摯的親吻,醫院的牆壁比教堂的聆聽了更多禱告。

在母親患上癌症即將離開的時候,少年人的心才開始成熟起來。

母親最放心不下的也是這個唯一的兒子,她害怕兒子不會做飯,不會照顧自己,她堅強的面對治療,想要更多看看自己的孩子。

“我媽是一個很堅強的人,她的癌細胞擴散到肺裡,還有一個擴散到食管把食管擠住了。她吃東西吃不下去,她就硬吃下去吐出來再繼續吃。

就是她在想盡一切辦法活下去,因為她就覺得她兒子還沒有結婚,沒有成家,他沒有家”

毛不易在節目裡唱起了自己為母親寫的歌曲《一葷一素》,寂寥了歌聲夾雜著鄉下的狗吠,綿長的思念傳到了遙遠的地方。

日出又日落 深處再深處

一張小方桌 有一葷一素

一個身影從容地忙忙碌碌

一雙手讓這時光有了溫度

太年輕的人 他總是不滿足

固執地不願停下 遠行的腳步

望著高高的天走了長長的路

忘了回頭看 她有沒有哭

02

成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人到了一定年紀就要學會接受離別。

毛不易現在還會給母親的微信發消息,因為他覺得母親還在,但是他也笑了,因為他也知道不存在的。

總有一些人,離開就永遠消失在身邊的生活。

而留下來的人,要會學會妥善的送別和長遠的思念。

喪禮是我們接受死亡的第一階段,這個儀式是一個最終的告別,它告訴我們剩下能做好的只有思念。

外公離開的時候還不成熟,聽到消息的時候已經哭得不行了,後來的葬禮也是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出來。

表姐跟我說,以後就會習慣了,長大就是讓我們學會接受承受不了的事情。

想著外公給一直給買的糖果,想著外公教我的第一首詩,自己還沒來得及給他買任何一件東西,還沒來得及直白的對他說任何一句喜歡的話,我愛的人就這麼離開了自己的世界。

反感表姐的無情,但是她還在說,叫我下次注意儘量穿暗色的衣服,讓我不要任性的哭。

當年不懂表姐的成熟,現在想來那安靜的送別才是最後的妥帖。因為還有很多人比我更加傷心,我失去的是外公,可是母親舅舅他們是失去的可是最親近的父親。


毛不易寫給去世母親的歌,他一開口我還是哭了……


月兒明 風兒輕

可是你在敲打我的窗欞

聽到這兒你就別擔心

其實我過的還可以

月兒明 風兒輕

你又可曾來過我的夢裡

一定是你來時太小心

知道我睡得輕

03

人這一生,會遇到8263563人,會打招呼的是39778人,會和3619人熟悉,會和275人親近,但最終都會失散在人海。

毛不易說,時間是洪水猛獸,我們無能為力,幫不到所有人。但是他懂得,能做的只是盡心,能盡一點是一點,能做一分是一分,能幫一個是一個。

這期節目的最後,毛不易和老師探訪了一位老爺爺。

老爺爺已經很老了,大多數時間只能躺在床上。他最開心的事情,是坐上輪椅,被推著去公園裡散步。

他說,“花園裡有桂花香,聽鳥兒唱歌,看到小朋友在玩遊戲,我覺得很快樂。”

太宰治在其小說《晚年》裡寫道:

“我本想這個冬日就去死的,可最近拿到一套鼠灰色細條紋的麻質和服,是適合夏天穿的和服,所以我還是先活到夏天吧。”

其實老人家想要的只是有人推他去公園聽鳥兒唱歌,有一件衣服等待他夏天去穿,而我們需要做的也正是如此。

老有所依不是有所依仗,而是有所依託,有期待,有希望,有溫暖。

鄰居的外婆割腕自殺了,老人家沒得絕症,沒有老年痴呆,只是在浴室摔了一跤,只是身體行動不變,但她離開了。

因為沒人照顧,因為沒有孩子願意陪伴,兒女有自己的家庭,孫輩奔波自己的生活,老人家想找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她走了。

遲來的後悔哪有用,像是蔡崇達《皮囊》中寫到的自白:

“原諒我,父親,我一直以為我拼命賺錢就可以讓你幸福,可是現在什麼都沒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不見了。

太年輕的人 他總是不滿足

固執地不願停下 遠行的腳步

望著高高的天走了長長的路

忘了回頭看 她有沒有哭

04

馬薇薇說過:“孝順二字是由後悔構成的。”

不管你多麼敬愛父母,你終究要離開他們,去過你自己的生活。不管你多麼愛兒女,他們也終究要離開你,去過他們自己的生活。

生活的洪流容不下“父母在,不遠遊”的日子,而我們總要用盡全力才能努力做到不後悔。

親人健在的時候,有什麼都給他們吧。

能做的是盡心,那就多盡一份心,能做的是盡力,那就多盡一份力,他們需要的並不多,而你能給的也並不少。

多喊一聲“父親母親”,他們會期待接下來的一句;多陪伴一天的假期,他們會盼望結下來的一年假期,

漫長的時間算什麼,這些細節才是支撐他們的溫暖。

希望你能多做一分是一分,也希望天下的老人可以有個溫暖的晚年,伴著陽光,也伴著歌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