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信息化智能看護南水北調“一江清水往北送”

一庫清水潤京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調水工程,而調水水質決定工程的成敗。記者日前獲悉,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十堰市竹山縣8座汙水處理廠已全部處於移動“天眼”之下,除此,湖北移動還在該市重點汙染物排放企業的排汙口,安裝了6套自動監測設備和監控探頭,一旦有企業超標排放,監測系統就會“亮紅燈”。

移動信息化智能看護南水北調“一江清水往北送”

竹山縣地處秦巴山腹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漢江最大支流堵河穿境而過。近年來,該縣在堵河干流沿線的竹山縣城和鄉鎮建設8座汙水處理廠,確保堵河水清河暢。由於汙水處理廠房位置分散,如何有效對各廠房工作環境和汙水處理過程進行有效管控、對排放的水質進行監測等問題,成為環保部門及企業負責人亟待解決的問題。

去年9月,湖北移動在8個汙水處理廠均引入移動專用光纖並安裝33個攝像頭,然後將8個分點33個攝像頭所拍攝到的監控畫面匯聚到竹山縣環保局視頻監控中心,這樣工作人員就能足不出戶通過視頻監控實時瞭解每個點的工作情況,對汙水處理的過程進行有效管控。

“這種監管方式實現了汙水處理及排放的全天候、無死角的監管監控,改變過去依靠監察人員現場巡查監視的工作方式,提高了監管效能。” 竹山縣環保局副局長張子揚介紹,“目前該系統能夠判斷汙水處理廠的處理是否達到效果。如果發現違規操作,監管人員會取證,並且上門核實,如果發現情況屬實會對相關人員進行處罰。”

移動信息化智能看護南水北調“一江清水往北送”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能否保護好源頭活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成敗的關鍵。近年來,湖北移動發揮自身優勢,積極運用移動信息化產品助建南水北調環境應急處置中心信息平臺,有效助力政府環保部門建立起水源地自動監測的平臺,為全國人民的飲水安全建立起一張防護網。

據瞭解,湖北移動還運用M2M無線水文監控技術,將丹江口水庫水文監測點的信息通過GPRS方式按時傳送到監控中心,實現實時監測水庫的水位變化情況,通過信息化手段做到對水庫的監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