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這個篡位不到三個月的皇帝,的確添了不少亂!

自從晉惠帝司馬衷即位後,晉朝的動亂就開始了。最想篡位奪權的就是趙王司馬倫,論輩分,他還是晉惠帝的爺爺。

西晉這個篡位不到三個月的皇帝,的確添了不少亂!

司馬倫

在策劃殺死晉惠帝皇后賈皇后之後,趙王司馬倫就擔任了相國,為其進一步篡權奪得皇位提供了新的方便。緊接著,司馬倫和侍中、中書監、驃騎將軍孫秀就加速篡位的節奏,進行篡位合法性的輿論和組織準備。


他們讓牙門趙奉假稱宣帝(司馬懿)有神語,散佈說:“司馬倫應當儘快入西宮即帝位”。

西晉這個篡位不到三個月的皇帝,的確添了不少亂!

晉惠帝永寧元年(公元301年)正月,司馬倫讓諂諛奉承自己的散騎常侍義陽王司馬威任侍中,派遣他逼迫晉惠帝司馬衷交出皇帝璽印與綬帶,做禪讓帝位的詔書;又派尚書令滿奮持符節取來璽印與綬帶,奉交給司馬倫,表示惠帝已經禪位給司馬倫。


初九,司馬倫乘坐皇帝的專車進入皇宮,即帝位。第二天,將惠帝尊為太上皇。

西晉這個篡位不到三個月的皇帝,的確添了不少亂!

孫秀

司馬倫稱帝后,根本沒有大志向和執政的能力,沉溺於酒色犬馬之樂,朝中大事全部委託給孫秀等。然而,孫秀只是個狡黠愛耍小聰明、貪求榮利的小人,他所提拔重用之人也全是邪佞之徒。國家大權交在這樣一幫人手中,未來如何發展可想而知。


司馬倫為拉攏朝廷內外官員,大肆封官授爵,就連追隨過他的奴僕、士卒、雜役,也都封官加爵,每當朝會時,戴插貂尾、蟬羽等高官飾物的人充斥席位。當時人們對這種濫封官爵的情況,編謠言說:“貂不足,狗尾續”,這便是成語“狗尾續貂”的典故來源。

西晉這個篡位不到三個月的皇帝,的確添了不少亂!

此時,正人君子恥於接受司馬倫的賞賜,而天下百姓也知道他不得善終。


於是,在司馬倫稱帝后不久(三月),齊王司馬冏首先商議起兵征討司馬倫,並通告和聯合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以及南中郎將新野公司馬歆,利用天下的怨恨失望之心,舉兵討伐司馬倫。司馬倫被迫應戰,可是屢戰屢敗。


自從齊王司馬冏等人起兵,朝廷文武百官以及禁軍將士群情激奮,義憤填膺,都想誅殺司馬倫和孫秀。

西晉這個篡位不到三個月的皇帝,的確添了不少亂!

閏三月初七,左衛將軍王輿和尚書廣陵公司馬漼,帶領七百多名士兵從南掖門進入皇宮,在中書省殺死孫秀、許超、士猗等,召集朝廷八個部門的高級官吏進入宮殿,讓司馬倫下詔書說:“吾為孫秀所誤,以怒三王;今已誅秀,其迎接太上皇復位,吾歸老於農畝。”隨後,派遣幾千兵士到金墉城迎接惠帝,惠帝從端門入宮,登上宮殿復位。

西晉這個篡位不到三個月的皇帝,的確添了不少亂!

閏三月十九日,朝廷派遣尚書袁敞持符節賜司馬倫死,拘捕他的兒子司馬荂、司馬馥、司馬虔、司馬詡,並全部處死。


司馬倫從正月九日正式登基到四月七日下詔退位,前後三個月時間都不到,皇帝之命不可謂不短。他雖然死了,但之後十餘年間,諸王為爭奪權位的“八王之亂”仍在繼續,互相間展開殊死混戰,導致天下大亂、流民遍野。此時,邊疆內外的胡人紛紛起兵作亂,處處割據稱雄,大亂再一次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