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棲小鎮:構築雲計算產業生態打造特色小鎮標杆

在政府的號召下,投資打造特色小鎮,已成為地產企業的發展新方向。但建設特色小鎮絕非易事,想要分得一杯羹,有些實質性問題無可避免。比如“特色”從何而來?“特色”如何治理?如何梳理特色小鎮的外部發展環境和本地特色資源,並清晰界定特色小鎮的發展方向?今天我們將以杭州雲棲小鎮為例,為大家總結特色小鎮如何進行資源整合,打造具有本地區特色以及核心市場競爭力的產業。

雲棲小鎮:構築雲計算產業生態打造特色小鎮標杆

杭州雲棲小鎮,位於杭州市西湖區之江新城的中部,是西湖區依託阿里雲公司和轉塘科技經濟園區兩大平臺,著力打造的一個以雲生態為主導的特色產業小鎮。政府是產業集聚區的建設發展主體,使雲棲小鎮形成了政府與阿里結合的雙主體結構,即政府與阿里共同打造的“超級孵化器”,共同促進阿里雲開發者大會,形成獨特的創新產業優勢。

雲棲小鎮規劃範圍是以轉塘科技經濟園區為基礎建設的,該園區建設有杭州雲計算產業園、阿里雲計算創業創新基地兩個涉“雲”平臺,引進阿里雲計算、華通雲、威鋒網、雲商基金等涉“雲”企業近100家。2013年10月召開第一屆雲計算產業行業盛會-“阿里雲開發者大會”(現更名為“雲棲大會”)。這對於雲棲小鎮發展雲計算產業有了一個較好的先發優勢。

雲棲小鎮:構築雲計算產業生態打造特色小鎮標杆

同時,在做產業規劃時引入了產業生態鏈的發展模式,提出了由“雲服務區”、“就業創業區”、“就業創業服務區”、“創業成功發展區”四區組成的一個雲計算產業生態體系,構建了一個從想創業、始創業、創業中、創成時、創成後的完整創業服務生態鏈,形成“易就業易創業的生態體系”,詳見下圖:

雲棲小鎮:構築雲計算產業生態打造特色小鎮標杆

其次,根據產業生態鏈規劃,在用地佈局上規劃了八個功能分區:

創業孵化區、創業服務區、雲存儲雲計算產業區、工程師社區、成功發展區、國際化生活區、生活配套區和創業創新拓展區。

雲棲小鎮:構築雲計算產業生態打造特色小鎮標杆

再次,在規劃區大部分用地已出讓的情況下,規劃採取的是一種漸進式的、有機更新的調整方式,把工業用地調整為創新型產業用地、新增配套設施用地,創新型產業用地複合部分配套功能等。同時在交通、配套設施、開敞空間等方面進行了規劃提升,從而

實現規劃區從“傳統工業園區”到“雲棲小鎮”的轉型提升。

雲棲小鎮:構築雲計算產業生態打造特色小鎮標杆

截至2017年8月,雲棲小鎮已累計引進包括阿里雲、富士康科技、數夢工場、政採雲、商圈網絡等在內的各類企業650餘家,其中涉雲企業425家,產業覆蓋雲計算、大數據、APP開發、遊戲、互聯網金融、移動互聯網等各個領域,已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雲計算產業生態。

從雲棲小鎮成功的案例看,建設特色小鎮除了景觀感受外,更核心的是形成獨特的創新產業優勢。通過自身特有的資源、文化、技術、管理、環境、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從而打造具有本土特色且具有核心市場競爭力的產業或產業集群,這往往比主要靠自然資源為主的小鎮更具魅力和價值。

那麼,如何才能成功打造特色小鎮的“特色產業”呢?從雲棲小鎮的成功案例中,我們發現特色產業都具有以下特徵:

1、別具一格

盯住個性化和有地方特色的產業,選擇能提供與眾不同的特色產品,積極推動,大力發展,形成本地具有獨特性的東西,使之贏得持久的競爭優勢,獲得超常的經濟收益。

2、集中一點

將戰略的注意力集中於一個特色點上,挖掘深加工潛力,把特色產業逐步做強做大,使之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領先優勢。

雲棲小鎮:構築雲計算產業生態打造特色小鎮標杆

3、規模效益

要研究創造高附加值產品,全面提高“成本優勢”和“低成本運作”能力,使特色產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規模優勢,獲得領先地位。

4、循序漸進

從一個特色產業開始,按照腳踏實地、實事求是、逐步發展的基本思路,當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各方面已積累了廣泛的資源要素、知識要素、管理能力、資本運作能力、營銷能力,就可以邁開步伐,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5、政策服務

發展產業離不開眾多企業的推動,而政府在其中的支持、協調和服務角色,在其中充當著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作用。有了政府和政策支持作支撐,將更有利於快速形成一個優良的地區投資環境。

雲棲小鎮:構築雲計算產業生態打造特色小鎮標杆

打造特色產業是建設特色小鎮的核心,但“特色產業”的形成不會一蹴而就,這需要歷史的積澱、文化的傳承,是由其賴以產生髮展的特定環境所決定的。要確實研究和把握本地區的“特色”優勢,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優”,只有創新思維才是發展特色產業的原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