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碘鹽 加鈣鹽 低鈉鹽……鹽 你吃對了嗎?

市場上食鹽的種類越來越多,加碘鹽、低碘鹽、無碘鹽、加鋅鹽、低鈉鹽、海藻鹽、竹鹽……

那麼,不同的食鹽到底有什麼區別?我們又該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食鹽呢?

加碘鹽

主要針對碘缺乏的人群。常見的是地方性甲狀腺腫,就是我們俗稱的"粗脖子病"和地方性克丁病,因此,在碘缺乏地區的人們,一定要食用加碘鹽。

加鈣鹽

它是在普通碘鹽的基礎上按比例加入鈣的化合物而製成的,它適合於需要補鈣的人群。這種鹽可預防骨質疏鬆、動脈硬化,調節其他礦物質的平衡等。

低鈉鹽

低鈉鹽的氯化鈉含量降低到65%以下,添加的是一定量的氯化鉀和硫酸鎂,可調整人體鈉、鉀、鎂離子的平衡,對於預防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有幫助。

核黃素鹽

這種鹽可預防口腔潰瘍。它也稱之為維生素鹽。對體內缺乏維生素B2的人群,食用後會有所改善。

為啥我們需要從飲食中攝入鈉?

食鹽中的鈉是控制人體水分所必需的,它可以保持人體正常的血液pH值,保證神經信號的傳遞,幫助肌肉正常工作。

一天需攝入多少鹽?

儘管我們需要鹽,但目前大多數人吃得太多,遠遠超過了每日所需。成人每天最大的需要量是6克,孩子的需要量在2-6克之間。食鹽過多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危險的,因為他們的腎臟不能承受如此大的負擔。

怎樣才算高鹽?

選擇食品時,請務必閱讀食品標籤。專家建議,1.25克鹽屬於高鹽食品,0.25克鹽比較合適。嘗試一下,使用草本植物代替鹽作為調味品,多吃低鹽烹製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另外,要選擇低鈉鹽的早餐麥片。

哪些產品中含有很高的鹽分?

許多人沒有意識到,即食食品和罐頭食品中含有大量的鹽。因此,如果自己做飯的話,要注意烹調時減少用鹽量,以平衡飲食中的鹽;如果經常在外吃飯的話,要注意合理點菜,以便控制鹽的攝入量。

吃鹽多了的危害是啥?

食鹽過多可能會引起高血壓和胃癌,也可能加重骨質疏鬆症和哮喘。因此適當減少鹽的食用量,有助於降低血壓,減少患心臟疾病的風險。

提醒!這三類人要少碰鹽!

第一類人:嬰幼兒、兒童不用額外吃鹽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07)》及國外指南,嬰兒1歲以內不建議吃含食鹽的食物,而是吃原味食物。對於6-12月嬰兒來說,每天需要350毫克(mg)的鈉。奶類及其他輔食中含有人體所需要的鈉,一般情況下,正常進食的寶寶完全能夠攝入足夠的鈉來滿足生理需要。

無特殊情況,1歲以內不給孩子吃鹽,1-3歲的孩子也儘量少吃鹽甚至不吃鹽,即使孩子到了3歲以後和大人一起,做飯還是要考慮到孩子的口味。

第二類人:腎臟病人、肝硬化腹水病人、心力衰竭病人

排尿要增加腎臟的負擔,腎臟病、腎功能不好的人排尿少,多餘的鹽分排不出去,積蓄在人體組織之中,為了達成膜兩邊的平衡,便吸收水分來稀釋這些鹽分。結果人體組織中便積水,這便是腎臟病人水腫的根源,所以腎臟病人不能吃鹽。其實同樣肝硬化腹水的病人也不能多吃鹽,不然腹水便很難消退。心力衰竭的病人也不能多吃鹽,不然水腫也難消退。

第三類人:高血壓病人不能吃太鹹

高血壓的病人也不能吃得太鹹。高血壓的病人吃得太鹹,大量的鹽分攝入,透過腸粘膜首先進入血壓循環之中,血液中的鹽分高了,必需要吸收水分來稀釋它,所以人便會覺得口乾,於是便大量地喝水,這些水分進入血液中,便使得血液的量擴張了起來。於是血壓便會升高。並不是說高血壓的病人不能喝水,因為如果血液中沒有過量的鹽,水分便不能在其中保留,很快經腎臟作為尿被排洩出去了,而血中鹽分過高的情況則不同了,鹽把水分保留在血液中增高了血壓。所以高血壓的病人不能吃得太鹹,道理便在於此。

關於鹽的謠言有哪些?專家來闢謠!

一、"食用鹽添加抗凝劑有毒,長期食用含抗凝劑的鹽對人體肝臟有害?"

專家:食用鹽中的抗凝劑很難達到致毒效果。

二、"不能吃含碘鹽,添加物都是有害物?"

專家:目前建議"科學補碘,分類指導"。可進行尿碘檢測,明確體內碘含量。國外大部分發達國家都同時供應碘鹽和非碘鹽,居民可以根據測定尿碘含量情況自行選擇。

三、"純鹽最好,加碘次之,加抗凝劑最好不要吃?"

專家:亞鐵氰化鉀的毒性和人們常吃的食鹽本身毒性接近,均屬於低毒物質。而人們每天食用鹽的劑量遠遠高於食用亞鐵氰化鉀的劑量。亞鐵氰化鉀大量吸入可引起咳嗽、氣短。大量口服引起胃腸不適及腎功能損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