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出祁山,如果採用魏延出兵子午谷的建議,北伐會成功嗎?

諸葛亮一出祁山,如果採用魏延出兵子午谷的建議,北伐會成功嗎?

諸葛亮一出祁山,魏延建議出兵子午谷,此事演義史書均有記載,那就是確有其事。演義可以說是史實的誇張,但不可能改變基本史實。從歷史上看,諸葛亮沒有采納魏延的建議,第一次北伐也失敗了,現在我們就分析下,奔襲子午谷的可行性。

諸葛亮一出祁山,如果採用魏延出兵子午谷的建議,北伐會成功嗎?

據史料記載,天下九州,魏國獨得六州,蜀國僅有益州一州之地,魏國人口近500萬,蜀國僅有110萬,雙方實力差距巨大。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中原農業生產的恢復,雙方的差距會越來越大。俗話說:一力降十會,在絕對的優勢面前,智謀的作用並不是很大。

諸葛亮一出祁山,如果採用魏延出兵子午谷的建議,北伐會成功嗎?

首先,魏延提出,率精兵5000從子午谷奔襲長安,這顯然指的是騎兵,如果是單純的步兵,在關中平原上只有被魏國騎兵虐的份。但是,蜀國全國總兵員不過10萬上下,北伐兵力一般在3萬左右,5000精銳就算是主力了,一旦折損,蜀國就傷筋動骨了。蜀國多山地,步兵是主要兵種,騎兵很少,湊出來5000騎兵不容易。簡單說,這場仗,魏國輸得起,蜀國輸不起。

諸葛亮一出祁山,如果採用魏延出兵子午谷的建議,北伐會成功嗎?

關中平原位置優越,沃野千里,四周群山環繞,人口密集,一向被視為霸業之基業。魏延若想全取關中,必須迅速拿下長安,然後繼續向東,攻克潼關,同時還要佔領南邊的散關,這一切都要在魏國援軍到來之前完成,同時還要頂住魏軍的反撲,堅持到諸葛亮大軍的到來,憑魏延的可憐的一點人馬,無論怎麼算都是不夠的。

諸葛亮一出祁山,如果採用魏延出兵子午谷的建議,北伐會成功嗎?

估計,魏延也知道這樣可行性不高,所以,他提出的方案是:夏侯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願得精兵五幹,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安長。夏侯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咸陽以西,一舉可定也。也就是說,魏延計劃實現的條件是夏侯楙會聞風而逃,如果這個條件不存在呢?魏主曹睿雖然年輕,卻並非庸才,魏國人才濟濟,宿臣良將很多,魏延能看到的機會,魏國自然也會有人看到其中的風險。如果曹睿臨陣換將,如果曹睿不許夏侯楙撤退,如果張郃,曹真臨危受命......均可能和魏延形成相持局面。一旦轉入僵持,隨著魏軍源源不斷的增援,魏延十有八九要全軍覆沒。也就是說,魏延成功的條件完全寄託在眾多可能性中的一種,這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如果不能滿足這個條件,失敗就不可避免了。

諸葛亮一出祁山,如果採用魏延出兵子午谷的建議,北伐會成功嗎?

還有人拿劉邦做例子,但是劉邦取關中時,諸侯各自為政,和三國時曹魏統一政權不可同日而語。同時依靠韓信的出其不意,一舉拿下關中,依靠關中的優越環境,與項羽爭奪天下。諸葛亮當時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曹魏統治穩固,人心思定,諸葛亮兵出祁山,各地並未出現簞食壺漿以迎王師,也未達到振臂一呼,應者雲集的地步。即使按照魏延的想法,也只是取了半個關中,卻要面對整個中原魏軍的壓力,而蜀軍的後勤將會拉到一個驚人的距離,此消彼長下,遲早要被魏軍平推回去。

諸葛亮一出祁山,如果採用魏延出兵子午谷的建議,北伐會成功嗎?

小國要戰勝大國,一般是趁著大國內亂時,可以趁虛而入。如果大國政局穩定,小國一般是沒有機會的,尤其在古代,技術進步不明顯,主要靠數量取勝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諸葛亮一出祁山,如果採用魏延出兵子午谷的建議,北伐會成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