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大运河系列之——清明上河园与运河博物馆

河南开封和洛阳曾是运河文化重要的发源地,也是因运河而兴起的城市代表。在开封、洛阳的考察的几天里,行走隋唐大运河考察组一行先后来到了开封清明上河园和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针对两个对运河研究有着重要作用的文化再造遗产进行了深度考察。本次,考察组再一次踏上了探寻之旅。


行走大运河系列之——清明上河园与运河博物馆


01汴梁繁荣的重现

《清明上河图》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古老的东京汴梁城的繁华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如今在开封的龙亭湖西岸,一座以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营造法式》为建设标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的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拔地而起。

集中再现原图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民俗风情游乐园,再现了古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如此宏大的场面用建筑的艺术重现当年的风采,而且备受世人瞩目,清明上河是当时的民间风俗,像今天的节日集会,人们藉以参加商贸活动。现在人们对它的意见不一,真为古人的技艺和金人的工艺而折服。”还未到达园内,考察组领队张秉政教授看着门外的简介,就已经被文字所描述的场景吸引住了。

清明上河园不仅再现了《清明上河图》,而且把历史活化。每天上午九点,清明上河园都要举行开园仪式。每天定时表演节目:包公迎宾、杨志卖刀、林冲怒打高衙内、梁山好汉劫囚车、燕青打擂、李师师艺会情公子、王员外招婿、宋式民俗婚礼、编钟乐舞、马术、气功绝活等20余个。晚间大型晚会《东京梦华魂》节目,游人可换作宋装,手持宋币,感受古人生活习俗。


行走大运河系列之——清明上河园与运河博物馆


当欣赏完实景演出《岳飞枪挑小梁王》后,同行者不禁发出感慨:“原以为只能在电视电影中能够欣赏到的精彩片段,在上河园中也欣赏到了,非常的震撼,精彩绝伦的表演不亚于电影技术,真为表演人员点赞。”

考察组了解到,清明上河园对流传至今的宋代民间手工艺和民俗文化进行广泛征集,对失传的古老艺术进行挖掘、抢救,并在园内集中体现。游于园中考察组成员们欣赏到了汴绣、木版年画、官瓷、茶道、纺织、面人、糖人等手工艺术的现场表演制作,以及曲艺、杂耍、神课、博彩、驯鸟、斗鸡、斗狗等民俗风情表演。

考察组到达趣园,在园中,是孩子们自由玩耍的天地和大人们童心复萌的乐园。在这里可以投镖、射箭、爬绳、钻圈、荡秋千、溜滑梯,纵情嬉戏,体验宋代游戏的乐趣。在达到汴河时,考察组登上汴河桥,这里正是《清明上河图》中画的最为精彩的片段,也是整幅画的核心,三千八百米汴河,一展半园碧波满目情,站在上面整个清明上河园尽收眼底。

行走在东京食街上,考察组品尝了古都开封特色小吃:开封小笼包子、开封桶子鸡等。小吃佳肴应有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都到此来品尝开封美食。

“从来没有吃到这么好吃的开封小吃,来开封就是为了品尝小吃,顺便旅游,在这里不仅是大饱眼福,而尽尝开封美食,还要在这里呆上几天。”王顺友是山东人,第一次来河南的他第一站就选择到了开封,旅游加上美食让他的行程非常愉快。

在东京码头,考察组看到了仿制的古代船只,运粮船在汴河中川流不息,再现宋朝舟船云集,漕运繁忙的情景。在园中的民俗街,许多游客在此选购宋代气息浓郁又有欣赏珍藏价值的古玩字画。

清明上河园还设有驿站、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鱼虫、繁华京城、休闲购物和综合服务等八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区。

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宋代诸如酒楼、茶肆、当铺、汴绣、官瓷、年画等现场制作;荟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神课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千年(汴京)东京城京都繁华街市风情。

“清明上河园已经是开封的一个符号,没有什么可以代替它,它不仅是了解开封的一个窗口,更是了解宋朝文化、建筑、饮食、风俗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对研究运河文化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张秉政教授说道。

一千年前繁荣昌盛的宋朝的大都会——开封,已经消失在历史尘埃里,然而开封最为荣耀的时刻却被《清明上河图》与《东京梦华录》形象、生动地记录保存了下来。作为文化主题公园,清明上河园在业界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如今,清明上河园已经代表着整个开封,与古老的宋朝文化一起,以一个新的姿态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02走进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洛阳作为隋朝的都城,隋炀帝修建隋唐大运河这样一个宏大的工程不仅是沟通南北水运、交通的纽带,也为后世的经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如今,这条贯穿南北的“帝国命脉”已经被尘土淹没在历史长河里,如今的人们想要看到它曾经的辉煌,只能通过史料和文献记载。

再者,就要通过博物馆、纪念馆等资料和图像实物来欣赏它曾经的样貌,坐落在洛阳市的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就是如此。它和淮北市的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并称为中国仅有的研究大运河方面的博物馆。

据了解,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依托洛河北岸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建筑群山陕会馆筹建而成的。洛阳陕山会馆始建于清康熙雍正年间,是一组结构严谨、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群,是清朝初年山西、陕西商人为经商方便,在洛阳古运河(今洛河)北岸边、紧邻洛阳当时的南关码头和洛汭严关,集资筹建的经商聚会场所。

在这里,考察组得到了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馆长孙红飞的大力帮助,根据他的介绍,考察组得知,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而建,为配合中国大运河申遗,现在山陕会馆的东西廊房、拜殿、舞楼、正殿都被充分利用,“变身”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通过实物、图片、多媒体展示等,全面展示洛阳与大运河的关系以及洛阳大运河文化遗存。


行走大运河系列之——清明上河园与运河博物馆


孙红飞表示,目前博物馆面向游客开放的主题部分,是由会馆原有厢房改建的东、西展厅,共分大运河与洛阳、隋唐大运河的繁荣和作用、运河遗珠、隋唐大运河洛阳段的保护和申遗四大部分,展示的内容多是与大运河有关的出土文物、展板等。

在孙馆长的带领下,考察组先后参观了整个博物馆。在东展厅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运河与洛阳的油画。画面上,隋唐洛阳城的标志性建筑天堂、明堂巍峨壮观,宽阔的运河河面上,数艘古船乘风破浪,一下便将大家的思绪引入隋唐洛阳城的盛世繁华之中。

油画的北侧,是小型的隋唐洛阳城沙盘,沙盘上方是多媒体显示屏,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和大运河有关的隋唐三市、新潭、天津桥、南关码头、运河水系等一一出现。

在西展厅里,主要展示的是隋唐大运河洛阳段保护和申遗的内容,有实物,有展板,还有多媒体播放器,游客可根据需要打开观看。在所有的展示中,最大的亮点是一些文物珍品,装在透明玻璃瓶中的唐代含嘉仓碳化粮食标本、铭砖,在天津桥等运河遗址出土的石构件、铁细腰等。

同时,还有通过全息手段展示的、因运河而繁荣并延伸出的相关文物,如三彩、长沙窑、越窑文物等,惟妙惟肖地展示出这些文物的制作过程。除此之外,会馆的中央广场上还有一幅100多平方米的大运河水系浮雕图,将大运河沿线的所有城市一一标注出来。

据介绍,山陕会馆自1996年正式收归文物部门管理后,一直处于保护、维修状态。大运河申遗工作开展后,洛阳市文物部门经过反复考虑和论证,决定将其改建成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孙红飞说,山陕会馆其实就是大运河的“附属物”。虽然山陕会馆建于清代,年代上好像与隋唐大运河相距甚远,但正是因为大运河漕运发达、商贾云集,会馆才得以建立。

“除了参观展厅,大家来到这里还要留意,会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个大亮点。”孙红飞介绍,山陕会馆是豫西地区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早期建筑组群之一,其建筑布局与建筑形式、结构,皆有独到之处。

看到这,张秉政教授感慨的说,大运河博物馆能保存如此完整的建筑和这么精美的建筑装饰真是值得点赞,而且这些建筑都是特点严谨丰富,文化灿烂,引人入胜。

“因为申遗的原因,会馆整理的比较仓促,实物不多。我们有望改造和重建大运河博物馆,将博物馆与山陕会馆分别离开来,在有条件的基础下,一座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拔地而起。”孙红飞馆长激动地说道。


行走大运河系列之——清明上河园与运河博物馆


“考察完这三个博物馆,我的感受是,三个博物馆各具特色,杭州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的特点是选址比较好,格局大,有现代感;淮北中国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的特点是文物多,馆藏丰富,隋唐运河文化特色彰显;而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是历史悠久,本身就是古建。这三个博物馆对保护大运河遗产都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张秉政教授就此作了简单比较。

我们是大运河文化在线,专注于文化传承,讲述故事,搭建文创,在我们这里,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调味品,关注我们,在闲惬的生活中品尝文化带来的悠扬滋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