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散文集《關中食話》出版

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散文集《關中食話》出版

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散文集《關中食話》出版
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散文集《關中食話》出版

新書報道

近日,扶風籍青年作家張西昌創作的散文集《關中食話》由電子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對陝西關中美食進行文學描畫,“秀色可餐”堪稱一絕。

張西昌,陝西扶風絳帳人,現為西安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後,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教學與研究。近年來,他在書畫創作之餘專注於蒐集整理關中“美食譜”,寫出秦人“舌尖上的記憶”。

《關中食話》分為“時令卷”和“名食卷”上下兩冊,用散文的筆法對關中地區的50多種美食進行活色生香的描述,言辭溫雅、特色鮮明、可讀性強。書中還配以我市眉縣籍知名國畫家、西北工業大學副教授周紅藝的插圖,可謂文圖並茂、相得益彰。該書由“十點讀書”主播雅萱配音,著名作家張浩文和香港知名美食生活家歐陽應霽、中國民藝專家管祥麟及陝西官府菜嫡系傳人鄭新民等聯袂推介。

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散文集《關中食話》出版

作者近照

名家薦言

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散文集《關中食話》出版

歐陽應霽 作家 漫畫家

字裡行間,時空穿梭,面前不止是四時、食材、食物、食俗,是溫柔又直接的法度,體會百味人生。

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散文集《關中食話》出版

張浩文 作家 《絕秦書》作者

民以食為天,這裡的“天”,一是“天道”,二是“天賜”。所謂天道,即謀食吃飯是人的天性;所謂天賜,即人的食物都是自然的饋贈。一本寫食物的書,首先要尊崇天道,讚美生命:獲取食物的艱辛,享受食物的驚喜,其實是對生命力的崇敬和禮讚。其次是要感謝天賜,讚美自然:食物生長於土地,食物的加工仰賴於時令的節律,美食其實是天造地設。寫出了天道天賜,也就有了“天意”。老天如此眷顧某個地方,讓她的美食享譽天下!食物的背後是獨特的文化,是人與自然的完美契合。

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散文集《關中食話》出版

鄭新民 陝西官府菜嫡系傳人

本書記錄了諸多關中名食的細節,也鉤沉了一些幽閉而不為人知的小食,有生活味,有關中氣,也有鄉土情懷。在作者的文字中,能感知到食之味,也能感受到人之心。

扶風青年作家張西昌散文集《關中食話》出版

管祥麟 當代“徐霞客” 中國民藝專家

一部極不尋常的原創性作品,它帶著鮮明的個人足跡,同時也是我們民族「食為天」的“聖經”。起手于田間地頭的食物,和以直接的、不假思索的語言,讓唇齒之間流淌著泥土和煙火的味道,揭開了一缸經年發酵的人間溫暖。

好句欣賞

各種食材的形、色、質、味,是天賦自然的菁華所凝,再加上人工之力的機妙烹調,則會更加臻美和完善。可惜的是,現在大多的蔬果食材,已經很難覓到這種令人興奮的原味了。

長在田間地頭的野菜,與園子裡的菜蔬相比,則更能顯出自然的饋贈。在人類培育菜蔬的歷程中,它們沒有被人力所馴良和異化,仍然徜徉在自然的懷抱中。它們最無意,也最得天趣。

作為農家子弟,從小所接受的價值觀,就是逃離土地,脫跳出貧窮而單調的鄉村生活。很多人為了這一人生夙願,奮鬥攀爬,可在年歲漸長,身心為慾望所累的具體體驗中,鄉土生活的簡單與純粹,則會越來越成為我們感知生活本真需求的一種內心迴歸。

我們之所以懷念過去的歲月,是懷念生活與自然的親近與契合,懷念人心的單純與安穩。不像現在,菜蔬大都返季節了,我們不清楚什麼時候開什麼花,也不清楚什麼時候會有什麼菜,一年四季,都是物產俱豐,外表光鮮的菜蔬,卻不具有原該屬於它們的本味。而人心,比氣候的紊亂還讓人無所適從。

對於一種食物的情懷,應是目睹了它從土壤裡慢慢生長,從開花到收穫的過程,並且自己參與其中,動手來做,即便是再簡單不過的食物,都會因此而顯得意味悠長。

書籍促銷

優惠時間

2018.12.30--2019.1.1日24:00

優惠價格

原價68元,優惠期60元包郵(一套兩冊,簽名版)

購買方式

添加作者微信,提供詳細信息,轉款後快遞上門

聯繫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