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青年(1979)——40年,40剧

有一个青年(1979)——40年,40剧

1979年9月的深夜,一辆吉普车冲破了A城的宁静。在警笛的鸣声之中,公安局侦缉科长王川带领一行人驶向一处新式大楼。目的地,十楼3号,有人报案。

绕过在案发现场门外等待的群众,王川一把推开门,只见室内烟雾腾腾,单人床上躺着一具烧焦得难以辨认的尸体。

有一个青年(1979)——40年,40剧

以上场景发生于1979年上海电视台首播的3集电视剧《玫瑰香奇案》。

多年后的今天已没有多少人记得清剧情内容,可剧中的焦尸却成为了那一代上海人的童年阴影。

这部电视剧被认为是中国电视连续剧的先驱。当然它的影响力远远不及两年后播出《敌营十八年》。

有一个青年(1979)——40年,40剧

说到1979年的中国电视,就不能不提中央电视台拍摄的电视剧《有一个青年》。

这部电视剧现在知道的人或许并不多,但它的演员可谓耳熟能详:张铁林、方舒、朱小明、沈丹萍、郝爱民。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经过十年动乱的中国开始重新梳理思想。

在“改革”和“反思”成为时代主旋律的这一时期,影视人把眼光投向了普通人,以人们最常见、最熟悉的生活故事和最为关心的生活问题,唤起观众兴趣,并尝试着摆脱生硬的说教。

有一个青年(1979)——40年,40剧

1979年,根据张洁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有一个青年》应运而生。

青春啊青春

美丽的时光

比那彩霞还要鲜艳

比那玫瑰更加芬芳

若问青春

在什么地方

什么地方

什么地方

她带着爱情

也带着幸福

更带着力量

在你的心上

在你的心上

你的心上

这首当年由关贵敏和殷秀梅唱红的歌曲《青春啊,青春》至今仍作为经典广为传唱。

它就是电视剧《有一个青年》的主题曲。

有一个青年(1979)——40年,40剧

电视剧的情节并不复杂。讲述一个在“文革”中失去正常学习机会的知识贫乏的青年不甘现状、勇于追求,终于取得科研成果的故事。

故事以青年工人顾明华和女青年徐薇之间微妙的感情变化作为主线,通过“一个青年”顾明华由粗俗到文明的转变过程,表达了对以顾明华为代表的一代人的理解和宽容。

导演为避免生硬的说教,尽力将该剧的主题潜伏在丰富多变的细节表现上,使人物之间的感情发展与人物自身的性格发展层次清晰地得以揭示。

有一个青年(1979)——40年,40剧

在“图书馆相逢”一场戏里,急于搞科学实验却又文化水平极低的顾明华面对茫茫书海,不知所措,盲目地翻着卡片盒,这时导演用了几个特写镜头:一会儿长吁短叹,一会儿紧皱眉头,一会儿狠咬嘴唇,把顾明华又懊恼又羞渐的情绪很好地表现了出来。

热情的徐薇姑娘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使顾明华摆脱了窘境。当顾明华自惭地说:“这对你很容易,对我却很难”时,徐薇姑娘答道:“不,对我也很难,我只念过初中,我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咬紧牙撵上去。”

姑娘的开导给了顾明华极大的精神力量,于是他废寝忘食地开始了攻关。

作为电影学院的毕业生,导演蔡晓晴在《有一个青年》里很自然地运用了电影的艺术手法,在镜头的剪接上比较注意特写处理。

有一个青年(1979)——40年,40剧

如写徐薇姑娘,就是反复用“那双温柔的眼睛”、“一瞬间的顾盼”、“莞尔一笑”、“微微点头”、“注视的目光”等来反映她的内心世界。

《有一个青年》全部的投入只有几百元,拍摄的工厂和张铁林的家全部免费借用;主角们更是没有片酬,唯一跟钱沾边的,只有晚上拍大夜时几毛钱的夜班加餐。

电视剧出来后,反响超过所有人的预料,导演蔡晓晴收到了全国各地的来信,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封来自澳门的信。

这位在文革时期被迫来到澳门的国人在看完《有一个青年》后,给蔡晓晴的信里写到:文化大革命后,我心灰意冷的来到澳门,但看到这部电视剧,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年轻人有希望了,有奔头了,能学习了。

《有一个青年》是国内电视剧刚刚起步时的代表作,电视的叙述方式、表现手法还都显得幼稚,并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有一个青年(1979)——40年,40剧

但它却自有一种清新朴实的风格,仅这一点就足以打动观众。

从这部剧中,观众会发现久违了的、早已被人淡忘和忽略了的某种情愫,那是一种质朴的,对美好事物深切、真诚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热切的憧憬。

有一个青年(1979)——40年,40剧

它就像一个村姑,虽然土气,却有着令人心动的纯净的眼神和明亮的笑容。

《有一个青年》获得第一届飞天奖电视剧类一等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