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傳媒行業年度漢字新鮮出爐,快來看看都有哪幾個?

2018年,傳媒行業風雲變幻,廣電、影視、互聯網等領域熱點不斷。小編對傳媒行業全年熱點進行總結,評選出

改、融、封、整、短、稅、酬、查年度八大漢字,描繪傳媒行業這一年的整體格局。

年度漢字“改”

2018传媒行业年度汉字新鲜出炉,快来看看都有哪几个?

2018年全國兩會,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同時,中央宣傳部也已加掛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版權局、國家電影局牌子,統一管理新聞出版和電影工作。整合中央電視臺(中國國際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作為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歸口中宣部領導,對內保留原呼號,對外統一呼號為“中國之聲”。

這次機構改革之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由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分離,變成了國務院直屬機構,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也變成了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可以說廣播電視的地位作用變得更加突出了。在新廣電總局的職責描述中,明確指出推進廣播電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的任務,這無疑關係到廣電系統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也是廣電人的人心所向。

而根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的要求,省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要在2018年9月底前報黨中央審批,在2018年年底前機構調整基本到位。據統計,目前已有黑龍江、浙江、山西、湖南、福建、山東、甘肅、吉林等多省廣播電視局相繼掛牌。隨著各級機構改革的不斷推進,廣播電視媒體發展格局日漸明晰,監管日趨規範,媒體融合持續快速推進。

年度漢字“融”

2018传媒行业年度汉字新鲜出炉,快来看看都有哪几个?

自2014年以來,媒體融合作為我國的國家戰略,一直在穩步推進。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中央級媒體的“中央廚房”已完成搭建並實現常態化運營,省級融媒體中心因地制宜各具特色。在媒體融合工作的推進上,中央對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的大力推進無疑是2018年傳媒行業最令人矚目的事件。

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多次強調“要紮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 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至此,國家以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地推行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將縣級融媒體中心作為打通媒體融合的“最後一公里”,這一舉措被業內人士認為是區縣電視臺走出當前困境的破局之舉。

年度漢字“稅”

2018传媒行业年度汉字新鲜出炉,快来看看都有哪几个?

10月2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部署開展規範影視行業稅收秩序工作。國家稅務總局通知明確,從2018年10月10日起,各地稅務機關通知本地區影視製作公司、經紀公司、演藝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影視行業企業和高收入影視從業人員,根據稅收徵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相關規定,對2016年以來的申報納稅情況進行自查自糾。對在2018年12月底前認真自查自糾、主動補繳稅款的,免予行政處罰,不予罰款。

年度漢字“酬”

2018传媒行业年度汉字新鲜出炉,快来看看都有哪几个?

接近年末,傳聞已久的“限薪令”終於落地。

11月9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文化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綜藝節目嘉賓的薪酬,加大對網絡的管理力度,並要求堅決遏制追星炒星、泛娛樂化等不良傾向,嚴控片酬,堅決打擊收視率(點擊率)造假行為。

針對明星的天價片酬現象,通知對薪酬限額給出了明確的標準限制,規定各電視上星綜合頻道19:30-22:30播出的綜藝節目,每個節目的所有嘉賓的薪酬總額不超過節目總成本的40%,主要嘉賓的薪酬不得超過所有嘉賓薪酬總額的70%。每部電視劇、網絡劇、網絡電影的所有演員都不能支付超過總製作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員的支付不能超過總支付的70%。

視頻網站方面,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聯合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大影視製作公司,共同發佈了《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首次明確了演員的最高片酬限額,即三家視頻網站和六大影視製作公司採購或製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人民幣,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人民幣。在針對明星天價片酬的問題上,網上網下同一標準、統一尺度,政令的落實將有利於影視行業的進一步規範。

年度漢字“短”

2018传媒行业年度汉字新鲜出炉,快来看看都有哪几个?

2018年,國內的短視頻用戶量實現了跨越式增長。據CNNIC發佈的第4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網民人數已達到 8.02 億,其中有74.1%的人在使用短視頻應用,用戶數量的急速增長已經讓短視頻成為了互聯網內容領域的核心資源之一。

其中,以抖音、快手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實現了爆發式的用戶增長。截止到今年10月,抖音國內日活躍用戶已經突破2億,月活躍用戶突破了4億,並在海外市場受到用戶的瘋狂追捧;快手在龐大的用戶基礎之上提速商業化進程,即將推出快手營銷平臺。與此同時,“兩微一抖”成為國內各大傳統媒體的融合標配。

2018传媒行业年度汉字新鲜出炉,快来看看都有哪几个?

2018年1-11月主流互聯網平臺的短視頻應用上線統計

2018年以來,互聯網巨頭紛紛加持短視頻,騰訊重啟微視、百度上線多款短視頻應用。據統計,截止10月主流互聯網平臺上線的短視頻應用就達到17個,百度和騰訊一系列的舉動都昭示了巨頭們入局短視頻的野心。

隨著短視頻用戶紅利的逐漸消退,內容的精耕新作和版權內容的開發將成為短視頻下半場競爭的焦點。

年度漢字“封”

2018传媒行业年度汉字新鲜出炉,快来看看都有哪几个?

“封殺”和“關停”幾乎貫穿了2018年一整年,網紅主播首當其衝。今年2月,《焦點訪談》揭露網絡直播亂象,隨即MC天佑、五五開(盧本偉)被全平臺封殺,4月,“王樂樂”“楊青檸”“仙洋”“牌牌琦”“陳山”因早孕和社會搖被全網封殺,5月,抖音網紅“溫婉”被封殺,7月,鬥魚主播陳一發“涼涼”,10月,虎牙主播莉哥因篡改國歌被全網封殺……除了網紅主播,被“封”的還有平臺和自媒體。4月10日,“今日頭條”旗下的“內涵段子”,被廣電總局責令要求永久關停,5月14日,公眾號“二更食堂”被永久封停……

近日,國家網信辦對自媒體賬號展開新一輪集中清理整治專項行動,從10月20日起,有關部門已依法依規全網處置9800多個自媒體賬號。同時,國家網信辦又依法約談騰訊微信、新浪微博等自媒體平臺,對其主體責任缺失,疏於管理,放任野蠻生長,造成種種亂象,提出嚴重警告。

年度漢字“整”

2018传媒行业年度汉字新鲜出炉,快来看看都有哪几个?

“約談”“下架”“整改”是2018年傳媒行業的主題。今年以來,多部網劇、綜藝下架整改、延遲上檔;4月,今日頭條、鳳凰新聞、網易新聞、天天快報等四款新聞資訊類APP在應用商店下架,7月,國家多部門對B站、秒拍等視頻APP進行約談,做出處罰和整改的要求……

與此同時,今年的“劍網2018”行動對網絡轉載、短視頻、動漫等重點領域開展版權專項整治,多管齊下規範網絡直播、知識分享、有聲讀物等平臺版權傳播秩序。近日,按照國家版權局整改要求,15家短視頻平臺共下架刪除各類涉嫌侵權盜版短視頻作品57萬部,包括秒拍、土豆、美拍、嗶哩嗶哩、小影、56視頻、好看、微視、抖音、西瓜、快手、火山等在內的短視頻平臺均被約談。

年度漢字“查”

2018传媒行业年度汉字新鲜出炉,快来看看都有哪几个?

2018年,整個傳媒行業迎來了一波“打虎潮”。年初以來,已有多位廣電領導相繼被調查。江西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副臺長李建國,副臺長張曉建等六人接受組織調查;湖南廣電原副臺長羅毅被宣判,獲刑5年6個月,副臺長黃偉被查,覆蓋傳輸中心副主任李衍奎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內蒙古廣播電視臺臺長趙春濤被查;四川廣電臺長助理曹鋼,原黨委副書記、副臺長鍾敘昭、四川廣播電視臺婦女兒童頻道原總監呂齊陽被查;原安徽省廣播電視臺科技處處長何章海因受賄被判處有期徒刑7年。今年,針對媒體領域的打虎嚴查從“單打”走向“一窩端”,足見國家反腐工作之決心和力度。

“老虎”露頭就打,“蒼蠅”亂飛要拍,對官員的監管務必長期堅持、不斷深化。

2018,你心目中的傳媒年度漢字是哪個?可在文章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