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乘坐飛機的人越來越多,旅行和出差幾乎都離不開坐飛機。但是,隨著通用航空事業的逐步開展,媒體上不時出現小型飛機、直升機發生墜機事故的消息,引起廣泛關注。但是作為高空高速飛行的飛機,每天一次失事事故都是災難性的。飛機的安全問題也越來越被人們擔憂。

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每一次空難都令人悲痛

毫無疑問,飛機的事故率在交通工具裡最低,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是,自從人類開始商業飛行活動以來,每一次飛機出事故都是災難級的。

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2014年3月8日,載有227名乘客(其中有154名中國乘客)、12名機組人員的馬來西亞航空公司MH370航班,在從馬來西亞吉隆坡飛往北京的途中失聯,至今下落不明。

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而近日,據英國《每日快報》消息,澳大利亞運輸安全局證實,若馬航MH370航班殘骸依舊沒有被找到,搜尋工作將於6月底結束,目前留給搜尋小組的時間只剩下8周。

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2014年馬航MH17墜毀

同年,7月17日,馬航MH17客機在烏克蘭靠近俄羅斯邊界墜毀,飛機載約280名乘客和15個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那是一張粉紅色的紙,只寫著九個大大的漢字。語氣從容不迫,卻君臨一切,直指人心,且簡短有力。我從未見過那麼具有無限表現力的文體,一切文章由此而生,因此而滅,幻化世間萬象,見證一切世態炎涼,一切喜怒哀樂。它寫道:“中國人民銀行壹佰圓”。by和菜頭

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2015德國之翼空難

從馬航MH370失聯、MH17墜毀、德國之翼客機墜毀到今年的迪拜客機墜毀事件,多次慘痛的空難事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給人們造成近年來國際空難頻發的印象,在網絡上甚至引起了部分網友的恐慌。

是什麼讓生命變得如此脆弱?

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絕大多數空難,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釀成災難,絕大多數都是因為一連串的錯誤。這是一個鏈條,單憑其中某個環節難以導致可怕後果。民航業有著最為嚴苛的准入機制、最嚴謹的工作流程、最嚴密的監管體系。這幾個“最”才是對抗恐懼的最好武器,沒有之一。

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空難發生的原因可歸結為這麼幾類:人為原因、天氣影響、機械故障以及其他 偶發因素等。自航空器用於商業飛行以來,人為因素導致的空難佔到所有事故的7至8成以上,是空難發生的最大影響因素。而從時間分佈上看,近年來飛機事故數量實則是逐年遞減。可空難無法徹底避免,一旦發生,在所處的高空失重環境中和麵臨的飛機解體等一系列致命因素下,乘客無法跳傘,生命自然會變得無比脆弱。

因為它,墜機不在致命!

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無論怎樣,全球各機構都在研究飛機的突發事故應急功能,使得咱們乘坐的飛機更加安全。現在,飛機出事的概率可能會因為一項技術而大大降低。

這個技術的關鍵,不是乘客跳傘,而是機艙跳傘!外形酷似膠囊的獨立機艙,能夠與飛機組合或分解,在飛行發生意外事故時,可以迅速將機艙脫離並讓乘客安全降落。

機艙跳傘

①機艙和飛機是分離的,乘客辦理登機手續後坐到機艙裡,等飛機到了,由裝載車將機艙送到飛機下方對接起來。

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②飛行中,如果遇到無法挽救的緊急事故時,機組人員可在符合規定的標準條件下啟動機艙脫離程序,迅速釋放機艙。

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③機艙脫離飛機後,啟用雙減速降落傘、落地噴氣式緩衝、氣墊避震保護等功能裝置,使得機艙儘可能緩速平穩落地,如果在水域降落,機艙還有船隻的漂浮功能,然後乘客在安全的情況下迅速離開機艙:

青島人以後坐飛機,墜毀都不怕了!

下面來看一看工程師設計的模擬視頻

這才是真正的科技改變生活!

目前,這個方案的設計者Tatarenko Vladimir Nikolaevich已經在美國與俄羅斯申請了專利,希望這項科技能夠早日投入使用,以後坐飛機就再也不怕啦!

乘坐飛機的一些安全意識登機前要做哪些安全準備?

乘飛機出行,儘量別穿T恤、短褲和涼鞋,以免遇突發事件,被玻璃、金屬劃傷。最好穿長袖上衣和長褲,這樣一旦起火,可以提供更好的保護。此外,最好不要隨身攜帶鉛筆、圓珠筆等物品,這些物品在飛機受到衝擊時可能成為致命的兇器。在機場時,要注意自己的行李不被陌生人加入危險品,發生異常情況立即報警。

登機後首先該做什麼?

乘客登機後,首先應該數一數自己的座位與緊急出口之間隔著幾排,這樣即使在飛機發生意外,機艙內煙霧瀰漫或者太黑時,也可以摸著椅背找到出口。根據門上的說明,學會緊急出口的開啟方法。仔細閱讀前排椅背上的安全須知,認真觀看乘務員的介紹和示範,這些知識在逃生時最為有效。熟練掌握繫上和解開安全帶的方法,可以重複幾次系、解安全帶的動作。關閉手機電源。

“飛行模式”真的安全嗎?

有些人認為,坐飛機不一定非得關掉手機,將手機放到“飛行模式”或取出電話卡就行。其實,所謂的飛行模式只是軟件鎖定,是手機廠家的宣傳手段之一。即使沒有電話卡,依然可以撥打緊急電話(如120),這說明手機仍然可以正常搜索信號並呼出電話,在這種情況下,如旅客大面積使用,會干擾飛機雷達系統正常運轉,可能導致飛機無法與地面保持正常聯繫,致使飛行偏離預定航道。目前為止,手機的飛行模式未被中國民航總局有關單位批准使用,所以飛行全程都要關閉手機電源。

哪些時刻最易發生危險?

起飛後3分鐘與降落前8分鐘最危險。有調查顯示,80%的空難發生在這兩個時間段。在此期間旅客需要保持警惕,切忌登機後就呼呼大睡。全程務必按要求繫好安全帶。

發生危險時有哪些前兆?

一般來說,飛機遇險前會有一些跡象,比如機身顛簸、飛機急劇下降、艙內出現煙霧、艙外出現黑煙、發動機關閉、飛機轟鳴聲消失、在高空飛行時出現一聲巨響、艙內塵土飛揚等,一旦出現這些情況就要做好逃生準備。

一旦發生危險,第一時間應該怎麼做?

首先,必須強調的是,一旦發生危險,每個乘客都要儘量保持鎮定,聽從乘務人員的指示,才能提高倖存率。飛機失事後的90秒內是逃生的“黃金”時間,這段時間內儘量要做到以下幾點:

⒈確認最近的緊急出口位置,同時繫好安全帶。

⒉收回小桌板、豎直椅背。保證自己這一排及後方乘客逃生通道暢通。

⒊打開遮陽板。這樣可以保持良好的視線,以決定向哪一個方向逃生。

⒋摘下眼鏡、項鍊、戒指、假牙,脫掉高跟鞋,取出口袋裡的尖銳物件。

⒌快速戴上防菸頭罩。艙內出現煙霧時,一定要使頭部處於可能的最低位置,用溼手絹捂住口鼻後再呼吸,彎腰或爬行至出口。當機艙“破裂減壓”時,要立即戴嚴氧氣面罩。若飛機在海洋上空遇險,要立即換上救生衣。

⒍飛機迫降時,應雙手交叉放在前排座位上,頭部放在手上,在飛機著陸前,一直保持這個姿勢,也可以將身體蜷縮在一起,比如身體彎向膝蓋,雙手儘量抱住腳踝,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巨大撞擊力對骨骼的損傷。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出行安全越來越有保障,大家在提高安全意識的同時,也記得放鬆心情,半島網小編祝大家所有旅途都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