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三桶油”又迎變動!年輕央企老總能給中石油帶來什麼變革?


年底“三桶油”又迎變動!年輕央企老總能給中石油帶來什麼變革?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2018年最後一個工作日,中國中化兩百多名幹部職工聚集在北京總部,歡送集團黨組副書記、總裁張偉。


年底“三桶油”又迎變動!年輕央企老總能給中石油帶來什麼變革?


中化集團是中國老牌石油貿易公司之一,經過60多年國際石油市場中“摸爬滾打”的歷練,如今的中化集團可謂今非昔比,雖是老資格,但在眾多央企中,算是一家國際化程度頗高的一員,在石油貿易領域,中化集團子公司中化能源可以排進前四的位置。

雖然中化能源的規模並沒有中國石油的聯合石油或者中國石化的聯合石化那麼龐大,但中化能源卻被業內人士視為中國石油交易員的“西點軍校”,培養了一大批能幹的石油交易員,他們跳槽後,通常能被國外大牌貿易公司收錄。

中石油空降總經理

12月29日上午,中石油召開的領導班子擴大會議上,中組部宣佈張偉任中石油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免去其中化集團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職務。

一個多月前,原中石油集團總經理章建華已補缺落馬的努爾·白克力,出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國家能源局局長、黨組書記。此前,章建華曾在石油石化系統工作超過30年,行業經驗十分豐富。


年底“三桶油”又迎變動!年輕央企老總能給中石油帶來什麼變革?


出生於1968年的張偉,今年50歲,比他的前任章建華小4歲,是央企最年輕的“一把手”。此次履新的張偉,與歷任中石油總經理相比,沒有“三桶油”工作經歷,直接從其他央企調任總經理,實屬罕見。

歷年來,三桶油”的高層領導不是內部提拔,就是內部調動。以企業內提拔為主的,比如中海油董事長楊華,1982年畢業後即在中海石油研究中心工作,直至2015年擔任董事長,從沒有離開中海油集團公司;今年7月剛剛接任中石化董事長的戴厚良,也是如此。

“三桶油”內部調動的先例也很多。現任中石油董事長王宜林,就是2011年從中石油副總經理調任中海油董事長,2015年又調回中石油任董事長;今年10月剛剛履新中海油總經理的汪東進,之前的履歷也一直在中石油

“石油貿易”精英帶中化集團營收5000億

中化集團如今排名在“三桶油”之後的“第四桶油”。其業務大到石油開採和貿易,小到農間地頭的種子和化肥,雖繁瑣卻都事關國計民生,想不賺錢都難。


年底“三桶油”又迎變動!年輕央企老總能給中石油帶來什麼變革?


2017年中化集團營業收入達到5210億元,利潤總額為135億元,創下中化歷史最高營業收入。此外,相較於2016年,2017年的利潤總額增長了67%,也創下自2012年以來的最高利潤總額。

這是張偉任職中化集團總經理僅一年,就交出的亮眼成績。


年底“三桶油”又迎變動!年輕央企老總能給中石油帶來什麼變革?


然而相比賺國內的錢,中化集團還是更願意去海外賺錢。我們從下圖的中化集團歷史演變就能知道,中化集團主打的是海外牌。


年底“三桶油”又迎變動!年輕央企老總能給中石油帶來什麼變革?


年底“三桶油”又迎變動!年輕央企老總能給中石油帶來什麼變革?


在國家原油市場“摸爬滾打”60餘年,中化集團可謂深諳石油期貨“套路”,在做“中間商”賺取各國差價之餘,也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能幹的石油交易員和外貿精英,這些都是“三桶油”改革急缺人才。

張偉就是中化這所“石油貿易”軍校裡培養出來的佼佼者。

中石油也要加碼海外貿易?

張偉的石油經驗豐富,除了在中化道達爾油品短暫工作過,他還兼任過中化勘探、中化能源、中化石油等公司的總經理。有鑑於此,財華社認為,張偉此次能夠履新中石油總經理,與其豐富的營銷和海外貿易經驗不無關係。


年底“三桶油”又迎變動!年輕央企老總能給中石油帶來什麼變革?


張偉新東家中石油更是巨無霸,截至2018年9月30日,中石油總資產達41824.4億元、淨資產24321.9億元、營業收入20234.6億元、淨利潤515.2億元。中石油巨大的效益來自全國上萬座加油站的每一把加油槍、每一滴油的利潤,其銷售板塊收入1.66萬億,佔總銷售收入的80%。

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油田是中石油的根,而加油站是它的命,所以本著發展的眼光來審視中石油,以“國內銷售”為生命線的中石油的未來是堪憂的,隨著國際油價處在變化不定的階段,中石油高油價下的粗放式暴力增長或將一去不返。

今年,國家對“三桶油”的改革就是要求上產增儲,而此刻調任張偉,再一次明確了國家對油氣行業的改革和發展方向,“國內勘探開發突破常規技術,海外貿易營銷拓寬市場渠道。”

最後聯想到年底中石化原油期貨虧損事件,張偉的到來無疑對中國石油貿易利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