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駐村扶貧實效 有力助推脫貧攻堅

“感謝縣稅務局派來的呂書記給我們村帶來了黨的關懷,現在村裡的變化越來越大,出門還有免費的‘公交’,我們打心眼裡高興。”南昌市南昌縣蔣巷鎮五豐村一位老黨員劉老告訴記者。

呂秀根是南昌縣稅務局派駐到南昌縣蔣巷鎮五豐村的第一書記。剛到村裡工作他,瞭解到五豐村地處濱湖地區,是當地出了名的貧困村,為徹底改變村裡貧困落後的現狀,他帶領兩委”班子通過實地走訪黨員幹部、扶貧對象和村民,挨家挨戶的瞭解民風民情,以焦裕祿的精神投身精準扶貧工作,充分了發揮駐村第一書記“黨建工作的領頭人、脫貧致富的領路人、服務群眾的貼心人、和諧穩定的維護人”作用。

真情服務暖人心,圓百姓“出行夢”。“老人家,你去哪啊,要搭車嗎?免費的!”、“小朋友,我回五豐,你上車吧。”這是呂書記每次來回五豐村的常用語。五豐村是蔣巷鎮最偏遠的一個村,村莊沒有通公交車,來回一趟的車費至少二十餘元,很多老人、孩童為了省去這十餘元,常常靠兩條腿走在這條深不見尾的馬路上。每當呂書記經過的時候,總要搭上這麼兩三位路人。從最早的不敢上車,到招手停車;從最初的懷疑目光,到現在的家常嘮嗑,這條路上承載著太多的歡聲笑語,拉近著心與心的交流。

春風送暖顯真情,建老人“安居夢”。“沒想到我有生之年,還能把這房子重修,想都不敢想,謝謝黨和政府,謝謝呂書記,您是一心為民的好乾部!”萬左根老人感激的說道。去年的一場大風雨,打碎了貧困戶萬左根老人家的玻璃窗,掀翻了屋頂瓦,老人微微顫顫的爬上屋頂撿瓦的時候,遇上前來看望他的呂書記。呂書記站在屋外趕緊喊他下來,看著透風的窗戶、風中搖曳的大門,還有三個失去父親的孩子,不經心中沉悶。瞭解情況後,他立即掏出2000元塞給老人,囑咐他快請人修房頂。同時,及時將信息回饋到相關單位,申請維修資金,動員村幹部共同將老人家進行了翻修。維修完成後,呂秀根又一次來到這裡,這已是他自維修開始後第9次來到萬左根家,站在敞亮的房屋內,看到老人一家開心的笑容,他心也跟著暖暖的。像這樣的房頂失修的困難戶還有很多,可在他們家裡總能看見呂書記的身影。

據瞭解,呂書記通過社會公益等形式共幫助10戶困難戶住進了新房。

牽線搭橋促發展,迎鄉村“產業夢”。產業扶貧是實現脫貧致富最直接、最現實的載體,須規劃到村、措施到戶、算賬到人。呂書記駐村第一件事,就是全面摸排掌握村情,清理集體“三資”,制定產業計劃、產業措施、產業措施,帶頭幹、一起幹。協助推進光伏扶貧5戶、農村小額信貸11戶、公益性事業崗位1戶、殘疾人就業1戶。截止目前,呂書記正帶領村“兩委”積極探索農村集體土地合作開發利用新模式,通過“公司+農戶”的幫扶舉措,切實幫助貧困戶長久穩定增收,喜迎“產業夢”。 (吳小勇 羅成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