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和朋友聊天,无意间聊到一些很久远的东西。想了想,当年小的时候,快乐真的很简单……

也或许,现在的快乐依旧很简单,只是人变得复杂起来;也或许,现在的快乐世俗无关,无关琐事。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小时候,家离读书地方远,需要骑单车,那个时候,一般人家孩子五六岁就要开始练车,只是为了上学而已。所以,每到农忙过后(农忙时孩子算是家里的劳力),在打谷场上总能看到小伙伴们一起相约“赛车”,看谁的技术纯熟。

小时候,就是这么简单,骑单车骑一下午,都觉得幸福。任性起来,几个伙伴相约一起,骑着单车去一些河边野外游玩……我想这可能是埋在骨子里的矫情。

这种事,那些年,那么纯情。

这种开心的时候在夏天时候还好一些,可是一旦到了秋冬和春天时候,因为乡下都是泥土休整的路,到了雨季路面就会陷入很深,基本可以淹没小腿。 记忆中的母亲,初中三年一直是领着我走完这段求学的经历。秋冬季天气阴冷,道路不怎好走,瘦弱单薄的我,如何也不能将比我重很多的单车从家里搬到可以骑车的好路。那些时候,母亲每早早起来做饭,然后扛着单车,送我。

风雨里,母亲在前,我紧紧跟在身后。 年少不懂事,但是知道只要有母亲在,心里就觉得安稳,踏实。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那些年,印象里似乎上学之后很长时间父亲都是在外。在那个电讯还不怎么发达的年代,书信,自然成了与父亲唯一的联系方式。

最美时候,夜晚里,母亲在油灯下织着毛衣,我趴在桌子上用稚嫩的笔迹去给父亲回信,母亲要说的话,我自己要说的话,那时候这些就是这个家庭整个世界。

所以,手写书信的习惯也是从那时养成,一直到现在。

写信,回信,于我来说,是一种享受。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小时候,一直喜欢围着爆米花的大爷,因为这样可以得到一小把的爆米花,年少手小,捧着那一小把的爆米花能开心一整天,一整天满嘴都是甜蜜。

只是到了后来,直到大学时候,看到路边有爆米花的,却再也找不到年少的那种感觉,仅有的只是一种怀念。我想,可能是因为长大后的玉米再也不是那年单纯的小玉米了。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酸不溜

直到现在,若是夏秋之交能回到乡下,到家第一件事便是去围墙附近的树林草丛里去找这种果子,真的是喜欢它的味道,少年时候带给我无限美好。

当地俗名称呼它为“酸不溜”,因为果子青色时候的味道异常的酸,成熟时候颜色发红,或是自黑,这样的果子吃起来分外香甜。后来长大后,查了一下,却知道它竟然有着一个十分特别的名字,“龙葵”。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弹弓

这是那些年乡下稍微调皮点儿男孩子都会玩的东西,用它打鸟,打谁家跑来自家偷吃的猫,甚至用它在课堂上戏弄女生。那时候女孩真的是女孩,没有“女汉子”的称呼,至多的是厉害一点。

可惜我不会玩,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小时的我,不调皮,安静。 不仅是因为这东西需要有力气,而我太瘦小。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把根草”

幼儿园在我们那里,被称作是“学前班”。

这种东西是幼儿园时候男孩子们的最爱,儿时的记忆中称呼它“巴根草”,在田埂河边的泥土里有长,吃起来味道甘甜,像是缩小了的甘蔗。那时候学校还没有围墙,校门前有一条长河,于是每每下课时候,一大帮男小伙伴们都拥挤向河埂那里,趴在埂边去扒长在那里的这东西。

那时候,很快乐。唯一是坑了河堤,被无数小手挖的满目疮痍。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玻璃球

弹珠,那些年我没学会,却喜欢收集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男孩子喜欢用这个去电别人,尤其是女孩。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翻饺子,会下雨

这个游戏叫“翻饺子”,不知为什么,下雨天特别喜欢玩,一条绳子就能玩出整个世界找不到的快乐和满足。

也是多数女孩喜欢玩的游戏。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俗称“地锅”

用这个锅做饭是需要技术的,尤其是想做一锅有着香喷喷锅巴的米饭,更需要你把握火候。幸好那几年,经过苦心“研究”,我学会了,并得到亲戚们的夸赞,“好孩子”

只是现在,多年未碰,估计把握不好分寸。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放大镜

课堂上,学习了《自然》这门课之后,像模像样地拿着一把放大镜,寻找聚焦下的那束光斑。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菱角

老家里这叫做“菱角”,只要是有水的河塘,大都能见到它的踪迹。菱角繁殖生长很快,不需要太多的照顾,到了夏季时候,各家户小孩相约一起去摘菱角,男孩拿着木盆,充了气的汽车内胎,女孩子拿着口袋。一下午就能摘的满满的,生吃也好,煮熟了晾干也好,各种美味。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摔娃娃

农村的孩子,不论男女,基本都会玩的游戏。从门口随便挖一些泥巴,用小手揉捏成小碗模样,最后朝着里面有样式地吹一口气,据说这样最后炸开的洞就会越大。那时候,谁炸开的口越大,谁就是赢家。

而那时候,我在玩泥巴时候,母亲赋闲在家的母亲,应该正在码牌(麻将)。各得其乐。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那些年,很喜欢看央视的《大风车》节目。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这个也算是很有技术含量的游戏,在那个年代里,会推这个圈圈的,就好像现在的你身边站着男神,跟着白富美。

家乡文化印记:80后的童年记忆里,那些渐行渐远单纯而又快乐的事

这个水壶,小时候,我是有着一个一模一样的。当然,这位童鞋并没有那时候的我,可爱,安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