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和朋友聊天,無意間聊到一些很久遠的東西。想了想,當年小的時候,快樂真的很簡單……

也或許,現在的快樂依舊很簡單,只是人變得複雜起來;也或許,現在的快樂世俗無關,無關瑣事。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小時候,家離讀書地方遠,需要騎單車,那個時候,一般人家孩子五六歲就要開始練車,只是為了上學而已。所以,每到農忙過後(農忙時孩子算是家裡的勞力),在打穀場上總能看到小夥伴們一起相約“賽車”,看誰的技術純熟。

小時候,就是這麼簡單,騎單車騎一下午,都覺得幸福。任性起來,幾個夥伴相約一起,騎著單車去一些河邊野外遊玩……我想這可能是埋在骨子裡的矯情。

這種事,那些年,那麼純情。

這種開心的時候在夏天時候還好一些,可是一旦到了秋冬和春天時候,因為鄉下都是泥土休整的路,到了雨季路面就會陷入很深,基本可以淹沒小腿。 記憶中的母親,初中三年一直是領著我走完這段求學的經歷。秋冬季天氣陰冷,道路不怎好走,瘦弱單薄的我,如何也不能將比我重很多的單車從家裡搬到可以騎車的好路。那些時候,母親每早早起來做飯,然後扛著單車,送我。

風雨裡,母親在前,我緊緊跟在身後。 年少不懂事,但是知道只要有母親在,心裡就覺得安穩,踏實。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那些年,印象裡似乎上學之後很長時間父親都是在外。在那個電訊還不怎麼發達的年代,書信,自然成了與父親唯一的聯繫方式。

最美時候,夜晚裡,母親在油燈下織著毛衣,我趴在桌子上用稚嫩的筆跡去給父親回信,母親要說的話,我自己要說的話,那時候這些就是這個家庭整個世界。

所以,手寫書信的習慣也是從那時養成,一直到現在。

寫信,回信,於我來說,是一種享受。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小時候,一直喜歡圍著爆米花的大爺,因為這樣可以得到一小把的爆米花,年少手小,捧著那一小把的爆米花能開心一整天,一整天滿嘴都是甜蜜。

只是到了後來,直到大學時候,看到路邊有爆米花的,卻再也找不到年少的那種感覺,僅有的只是一種懷念。我想,可能是因為長大後的玉米再也不是那年單純的小玉米了。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酸不溜

直到現在,若是夏秋之交能回到鄉下,到家第一件事便是去圍牆附近的樹林草叢裡去找這種果子,真的是喜歡它的味道,少年時候帶給我無限美好。

當地俗名稱呼它為“酸不溜”,因為果子青色時候的味道異常的酸,成熟時候顏色發紅,或是自黑,這樣的果子吃起來分外香甜。後來長大後,查了一下,卻知道它竟然有著一個十分特別的名字,“龍葵”。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彈弓

這是那些年鄉下稍微調皮點兒男孩子都會玩的東西,用它打鳥,打誰家跑來自家偷吃的貓,甚至用它在課堂上戲弄女生。那時候女孩真的是女孩,沒有“女漢子”的稱呼,至多的是厲害一點。

可惜我不會玩,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小時的我,不調皮,安靜。 不僅是因為這東西需要有力氣,而我太瘦小。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把根草”

幼兒園在我們那裡,被稱作是“學前班”。

這種東西是幼兒園時候男孩子們的最愛,兒時的記憶中稱呼它“巴根草”,在田埂河邊的泥土裡有長,吃起來味道甘甜,像是縮小了的甘蔗。那時候學校還沒有圍牆,校門前有一條長河,於是每每下課時候,一大幫男小夥伴們都擁擠向河埂那裡,趴在埂邊去扒長在那裡的這東西。

那時候,很快樂。唯一是坑了河堤,被無數小手挖的滿目瘡痍。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玻璃球

彈珠,那些年我沒學會,卻喜歡收集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男孩子喜歡用這個去電別人,尤其是女孩。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翻餃子,會下雨

這個遊戲叫“翻餃子”,不知為什麼,下雨天特別喜歡玩,一條繩子就能玩出整個世界找不到的快樂和滿足。

也是多數女孩喜歡玩的遊戲。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俗稱“地鍋”

用這個鍋做飯是需要技術的,尤其是想做一鍋有著香噴噴鍋巴的米飯,更需要你把握火候。幸好那幾年,經過苦心“研究”,我學會了,並得到親戚們的誇讚,“好孩子”

只是現在,多年未碰,估計把握不好分寸。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放大鏡

課堂上,學習了《自然》這門課之後,像模像樣地拿著一把放大鏡,尋找聚焦下的那束光斑。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菱角

老家裡這叫做“菱角”,只要是有水的河塘,大都能見到它的蹤跡。菱角繁殖生長很快,不需要太多的照顧,到了夏季時候,各家戶小孩相約一起去摘菱角,男孩拿著木盆,充了氣的汽車內胎,女孩子拿著口袋。一下午就能摘的滿滿的,生吃也好,煮熟了晾乾也好,各種美味。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摔娃娃

農村的孩子,不論男女,基本都會玩的遊戲。從門口隨便挖一些泥巴,用小手揉捏成小碗模樣,最後朝著裡面有樣式地吹一口氣,據說這樣最後炸開的洞就會越大。那時候,誰炸開的口越大,誰就是贏家。

而那時候,我在玩泥巴時候,母親賦閒在家的母親,應該正在碼牌(麻將)。各得其樂。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那些年,很喜歡看央視的《大風車》節目。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這個也算是很有技術含量的遊戲,在那個年代裡,會推這個圈圈的,就好像現在的你身邊站著男神,跟著白富美。

家鄉文化印記:80後的童年記憶裡,那些漸行漸遠單純而又快樂的事

這個水壺,小時候,我是有著一個一模一樣的。當然,這位童鞋並沒有那時候的我,可愛,安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