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年終稿|2018,東南亞在堅韌前行中拉開漸變帷幕

亞太日報評論員 葛紅亮

轉眼又是一年,筆者還記得2017年底接受新華社記者包雪琳訪問時對2017年度東南亞地區形勢的評價——“2017年,東南亞各國謀發展、求合作,在難得的安穩形勢中保持前行。”2018年,東南亞各國雖然談不上“不安穩”,但卻在某些領域拉開了“變”的大幕;與此同時,在東盟架構下,各個成員國在“堅韌和創新”年度主題下,儘管存在些許不睦,但在穩步推進東盟共同體建設及協力應對地區面臨的種種不確定威脅方面,總體上維持著比較高的合作意願。鑑於此,可以認為,2018年,東南亞在堅韌前行中也逐漸拉開了漸變帷幕。

東盟的“堅韌與創新”

“堅韌與創新”是一個非常典型雙線主題。針對這一主題,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曾在接受媒體訪問時進行過專門的解釋。在李顯龍看來,“堅韌與創新”的年度主題包括非常明顯的兩個層面。

其一是“堅韌”的內涵。這主要是指東盟國家面對恐怖主義、非傳統安全和網絡安全等威脅必須以堅韌的耐力應對上述挑戰。同時,成員國們也認為這些威脅“對我們所有人形成挑戰,我們如果有辦法應對,就能讓東盟成為一個更有效和有價值的組織。”過往的2018年,東盟成員國通過“東盟外長會議”、“東盟峰會”與“東盟防長會議”等多邊會議密切對話與合作,共同就地區與國際形勢進行深入對話的基礎上,在緬甸內比都於2018年10月形成了《東盟預防和遏制激進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日趨升溫2018-2025年行動計劃》以期加強成員國在應對跨國犯罪方面的合作。

亞太日報年終稿|2018,東南亞在堅韌前行中拉開漸變帷幕

東盟領導人和代表們在新加坡舉行的第33屆東盟峰會期間合影留念。

與此同時,東盟的“堅韌”實際上還體現為東盟自身的建設上。2018年,東盟成員國在多個場合基本就下述兩點形成共識,其一,成員國繼續加強合作,以推動“東盟共同體願景2025”的實現及使東盟更具韌性和創新性。其二,再次重申東盟“中心性”地位的重要性。為此,東盟成員國不僅強調東盟成員國的團結協作,而且希望在“東盟共同體”建設及與對話夥伴往來中繼續加強區域開放、透明、包容和規則為基礎的多邊架構。因而,與2017年相比,東盟並沒有再繼續糾結美國東南亞政策的模糊性,而是認清和努力適應當前以中美競爭為主要特徵的“不確定”時代及其環境,加強“東盟共同體”建設與促進成員國團結協作、擴大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的影響力及鞏固東盟在地區多邊框架中的中心性地位則是東盟適應時代的主要路徑。

其二“創新”的內涵。這主要聚焦於東盟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共同進步。在李顯龍看來,目前東盟國家的數字經濟正在處於迅速增長階段,而新加坡則力推發展智慧國家的願景,因此新加坡和東盟其他成員國需要共同關注數字經濟的相關項目投入,並儘可能地實現創新發展,實現“共同進步並實現共贏”。2018年,東盟國家為推進新經濟的發展,多次在網絡空間、智慧城市等領域加強對話和合作。例如,東盟領導人在新加坡的積極推動下形成了《東盟網絡空間合作領導人聲明》、《東盟智慧城市網絡概念》與《東亞峰會領導人關於東盟智慧城市的聲明》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不僅如此,2018年9月中旬,2018世界經濟論壇東盟會議在越南舉行。會議以“東盟4.0:企業精神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為主題,彰顯出東盟國家期望藉助“工業4.0”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願景。

東盟成員國的“堅韌”

而從成員國層面,過往一年,東盟主要成員國在政治、經濟與對外交往層面展現出“堅韌”的同時,也漸漸拉開了“變化”的帷幕,而其中則透露著隱憂。

首先,東盟主要國家的政治形勢、經濟發展與對外交往展現出了“堅韌”的特性,及藉此向前進。馬來西亞、柬埔寨先後在5月、7月完成大選,馬哈蒂爾率領“希望聯盟”贏得了大選而將執政60來年的巫統及其領導下的“國民陣線”趕下臺,洪森則“毫無懸念”地又一次贏得了大選繼續執政;而越南在前任國家主席陳大光去世後,也暫時結束了“四架馬車”的領導體制,越共總書記阮富仲兼任了國家主席一職;緬甸的權力結構雖然沒有改變,但吳廷覺因病去職後,緬甸也應來了同樣是昂山素季“左膀右臂”的新總統吳溫敏;而在新加坡,人民行動黨通過選舉成功地實現了代際交替,以王瑞傑和陳振聲為中心的“第四代領導人”格局初現。可見,東盟各國的政治形勢2018年雖然出現了版圖的悄然改變,但在面臨不同形勢與挑戰中總體上保持著比較顯著的穩定性。

亞太日報年終稿|2018,東南亞在堅韌前行中拉開漸變帷幕

曾在1981年至2003年擔任馬來西亞總理的這位反對黨領袖宣告贏得大選,在92歲高齡實現史無前例的政治東山再起。

在經濟方面,東盟國家2018年面臨最大的經濟環境無疑是中美貿易摩擦及由此帶來的不確定性。雖然如此,東盟國家在堅定維護全球多邊貿易、自由貿易的同時,竭力推進東盟經濟共同體的持續進步和加強成員國經濟一體化,共同應對中美貿易摩擦與積極抓住中美貿易摩擦所帶來的“機遇”,及通過創新推動“網絡經濟”等新興經濟形態在國家(例如馬來西亞、新加坡等)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角色。相關數據顯示,2018年東南亞網絡經濟已達到720億美元,而只2025年這一數據將提升至2400億美元。得益於這些因素,東南亞主要國家2018年經濟形勢總體呈現出強勁而充滿活力,越南與菲律賓依舊能夠實現高達6%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與新加坡的增長率則位居於後。當然,東盟“互聯互通”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加強對接及各國參加“一帶一路”合作意願的提升,例如緬甸專門成立了以昂山素季為首的實施“一帶一路”指導委員會,也在東南亞國家經濟展現出顯著“韌性”的重要原因。

亞太日報年終稿|2018,東南亞在堅韌前行中拉開漸變帷幕

在對外交往方面,東盟成員國除了憑藉東盟這個多邊架構和平臺外,也各自在外交層面展現出了“堅韌”,接下來以印尼、馬來西亞、柬埔寨與緬甸及新加坡為例。印尼同時發展與中美日印等主要大國的關係,也在東盟架構下提出了自己對地區框架的設想,特別是對“印太”概念的探討,這足以表明印尼對通過東盟和“印太”實現自己的“海洋軸心”強國戰略有所期待;馬來西亞政壇“變天”,但這一變化在2018年實際上並未對它的對外交往產生顛覆性的衝擊,馬哈蒂爾一再強調了對華合作與“向東看2.0”,但同時在持續增強與日本的對話合作關係及期望日本在平衡中國地區影響力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柬埔寨和緬甸如今算是東南亞地區對美最為失望的國家,它們在2018年大國往來中因此也有一個顯著的共同特點,這就是它們與美國在相互失望後經歷了關係停滯、倒退的情形。而作為輪值主席國的新加坡,在實現對華轉向尋求確定性後,則坦誠希望能夠與中美同時做朋友,而不希望出現“選邊站”的壓力。因而,2018年東盟主要國家在對外交往方面展現出了地區小國的“韌性”與選擇的務實特性。

年度漢字“變”與2019年的隱憂

“堅韌”穩定發展的同時,2018年東盟國家在政治、經濟等方面實際上也漸漸拉開了“變”的帷幕。12月8日,馬來西亞年度漢字評選結果揭曉,“變”字則當選為年度漢字,得票率高達41%。就此,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長方天興表示,“變”字當選反映了馬來西亞大選等系列事件,很有代表性。馬來西亞2018年大選實現了獨立60多年來的首次“變天”,但同時也迎來了更為複雜的政壇局勢,納吉布被起訴與受審、巫統出現大量退黨潮、“希望聯盟”內部的馬哈蒂爾和安瓦爾的微妙關係及聯盟黨之間的明爭暗鬥,均可能給馬來西亞政局未來發展帶來了不確定、不穩定的因素。

亞太日報年終稿|2018,東南亞在堅韌前行中拉開漸變帷幕

(圖中右)吳恆燦和(圖中左)華總總會長方天興率領各方代表揭幕2018馬來西亞年度漢字為“變”

2017年鄉選表明,柬埔寨2018年雖然經歷相對平靜的大選,但卻擁有著不平靜的“市民社會”土壤,經濟發展催生城市市民和勞工權利意識增強,因而柬埔寨未來政黨政治在下一個週期依舊可能出現變數。越南則不得不盡早為“後阮富仲”時代做打算,而目前的領導體制能否保持穩定則是聚焦點。昂山素季領導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在2018年議員補選中的支持率顯著不如前,這表明,昂山素季領導的政府在執政方面與持有“求變”心理緬甸民眾的期望出現了落差,而這為下一次緬甸大選增添了變數。新加坡“第四代領導人”格局初現,但他們接下來如何應對國內外日益變化的形勢,依舊是一個極具緊迫性的難題。菲律賓杜特爾特總統雖然在2018年粉碎了政變,更致力於推進了“聯邦制”改革,但依舊面臨著反對派力量強大的壓力;而在菲律賓未來政治演進中,家族政治、聯邦制與美國因素均可能2019年中期選舉及未來大選出現變數的關鍵考察因素。

與前述幾個國家相比,印尼與泰國則由於將在2019年迎來大選備受關注,印尼近些年保守的宗教力量與政治力量出現裹挾前進的態勢,這顯然加劇了外界對印尼世俗政治遭受衝擊的擔憂;而在經歷將近五年軍政府統治後,泰國政治能否重返民選政府及走出軍事政變一再上演怪圈依舊難言確定。

同時,經濟發展的變數和隱憂更為顯著。根據彭博經濟研究的看法,2019年東南亞地區經濟增長肯定會走軟。而下述三個經濟主題則成為分析依據:首先是全球經濟增長持續放緩,越南和菲律賓可能保持出色的發展,但東南亞國家總體上會呈現出放緩的態勢;其次是貿易風險加劇,雖然跨太平洋夥伴包容與全面進展協定”(CPTTP)的生效為東南亞一部分國家帶來了可能的貿易,但中美貿易摩擦及這些國家對外貿的高度依賴依然加劇了這些國家對外貿易的隱憂;再者就是大選,泰國等國大選期間一旦上演街頭政治,甚而是暴力衝突,社會營商環境勢必遭受重創。

東南亞,在2018年堅韌前行中“漸變”,但極度可能在2019年迎來更多變數,而其中不乏令人隱憂的因素。


作者簡介:葛紅亮,亞太智庫研究員,察哈爾學會高級研究員、中國-東盟海上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亞太日報觀察專欄作者均為國際問題專家及資深新聞從業人員,長期從事國際研究和報道,他們秉承亞太日報原創、獨家、深度、開放、聯動的理念,以獨特的視角評述當今國際大事。

亞太日報年終稿|2018,東南亞在堅韌前行中拉開漸變帷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