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連城探祕客家,好玩有趣的體驗都藏在這些傳統手藝裡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7月,陌上客將帶大家前往連城,嘗美食、學手藝,不少爸媽忍不住心裡犯嘀咕:為什麼偏偏選了連城呀?這大家可就不知道了,連城是極具特色的客家祖地之一,客家民俗和傳統百工異彩紛呈,特別是那些帶著“土味”的村子更是連城最好玩的地方,傳統的客家手藝都藏這兒呢。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陌上客夏季線路

“上山下海,避暑食野”系列之

連城三天兩晚 客家避暑探秘之旅

12人成團,16人滿團

1880 元 /成人

1080 元 /兒童(不佔床)

7月27日-7月29日

(報名截止日期:7月22日)

掃描二維碼進行報名

*另有2天1晚行程同步開放定製,歡迎後臺留言諮詢。

連城客家人手有多巧?他們能將竹絲製成紙,讓木偶寫書法,做成的精美花燈能放滿99盞燈火,扎制的巨大游龍甚至長達數百米!連城保存著不少瀕臨失傳的非遺項目,在別處可沒機會見到,這裡的傳統手藝真是值得大家好好了解一番。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在介紹連城民藝百工的同時,陌上客也特邀當中的一些民間藝人和非遺傳承人帶著大家體驗地道的客家文化。在7月“連城三天兩晚·客家避暑探秘之旅”中,大家將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雕版印刷、手工造紙、客家剪紙、竹燈籠製作等傳統手藝哦。

古法印刷,反體刻字的刷版藝術

| 連城傳統民藝:雕版印刷 |

連城四堡在明清時期名氣可不小,它與北京、武漢、江西許灣並稱為中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據說在鼎盛時期,四堡的雕版印刷書坊多達一百餘家。如今在四堡雕版印刷陳列館裡,還保留有明清時客家人使用的古雕版、古工具和古書籍,這可是瞭解古人如何印刷書籍的好去處。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四堡雕版技藝傳承人馬力展示古法印刷

即便不到四堡,在行程中下榻的秘谷酒店也能體驗雕版印刷

,家長和小朋友可以免費手印雕版山水畫,還能選擇嘗試印刷一本《千字文》,體驗從蘸墨、刷版到打孔、線裝的制書流程。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秘谷酒店為住客免費提供雕版印刷山水畫體驗

純手工造紙,竹絲到紙的大變身

| 連城傳統民藝:連史紙 |

連城不僅雕版印刷厲害,造紙技藝也極為精湛。連城連史紙在清代順治年間便享譽京城,具有千年不腐的特點。在明清時期連城遍佈造紙廠,如今僅存創立於光緒1897年的老紙號姑田美玉堂仍堅持純手工造紙。

這座老紙號可了不得,堂主鄧金坤將美玉堂舊址群修復後作為“古法造紙體驗”及“姑田大龍體驗遊”雙非遺體驗活動的場所,開展各類研學互動,作坊舊址還吸引電視劇組前來拍攝。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演員李幼斌在美玉堂拍攝電視劇

陌上客特邀非遺傳承人美玉堂堂主鄧金坤,為大家講解、傳授連史紙造紙技藝。在美玉堂的老作坊裡,仍保留著紙漿池、紙簾、紙板架的造紙工具,動作嫻熟的老師傅們眼觀手不停地撈紙、焙紙、驗紙、撕紙。可別小瞧了連史紙的造紙過程,從竹絲變白紙足足需經歷72道工序,大家將通過鄧堂主 get 到手工造紙的“獨家秘技”呢。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美玉堂堂主鄧金坤教授造紙技藝

家長和熊孩子們還能在造紙坊旁的姑田公王廟體驗一堂有趣的造紙課,鄧堂主將手把手帶著大家體驗連史紙造紙中的撈紙技藝。竹簾一來一回撈紙看似簡單,力度掌控的不好會直接影響紙張的成形,其中的技巧即便在此練上半年也只能學到皮毛呢。 陌上客邀請鄧堂主教授造紙、書法贈字,並請鄧堂主為大家準備一份神秘伴手禮哦。

“紙包火”古宮燈,99盞燈火裡還藏著走馬燈

| 連城傳統民藝:芷溪花燈 |

芷溪花燈是連城正月裡最熱鬧的民俗之一,製作技藝精巧繁複,值得大家好好了解一番。連城芷溪花燈源自姑蘇,保留了古蘇州的花燈技藝和鑼鼓音樂,在傳承至今的300多年來逐漸由小變大,從少到多,從掛燈到遊燈活動也變得更加豐富。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一盞芷溪花燈由多達99個各式各樣的精緻小花燈組成,小花燈裡放置特製玻璃杯燈,點亮燈芯後便成了令人歎為觀止的“紙包火”。據說在1986年前小花燈數量更是多至114個,後人為了降低擎燈難度才把數量減少。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芷溪花燈傳承人黃世平在製作花燈

更令人稱奇的是,花燈上層的寶蓋頭裡竟還藏著上下兩層走馬燈,走馬燈在花燈裡轉動十分有趣。大家一定會好奇,走馬燈怎麼轉呢?聰明的客家人利用點燃的玻璃杯燈提供熱能,引起空氣對流,熱空氣上升的同時走馬燈會開始轉起來。

正月裡芷溪花燈出遊十分熱鬧,鑼鼓伴行開道,一個花燈隊伍約有三十餘人組成。如果想觀看芷溪花燈,可以在元宵節前後前往連城,據說正月初九至正月十二是芷溪花燈出遊的高潮哦。

指尖絕技,木偶寫書法、拉京胡樣樣在行

| 連城傳統民藝:提線木偶 |

在清朝光緒年間,連城賴源便組建了“老福星堂”班社,開展木偶戲演出。在20世紀30年代初,“老福星”戲班編排了《南昌起義》等劇目,在木偶舞臺上首次出現洋槍洋炮,開創木偶現代劇的先河。在1956年,連城的木偶就已經能完成騎馬射箭、翻牆越城、轉碟頂碗、口中噴火等眾多特技動作,聽起來就很厲害呀。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連城木偶戲大師李明卿表演木偶書法

或許受到雕版印刷和手工造紙的影響,連城提線木偶“練就”了一手好字,拿筆、蘸墨、揮毫寫書法,一氣呵成。據說,木偶書法是連城木偶戲大師李明卿在20世紀90年代末研發首創,如今他還能讓提線木偶拉奏京劇表演的重要樂器京胡呢。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客家鎮宅神獸,頭頂八卦“武功”了得

| 連城傳統民藝:連城青獅 |

在連城青獅的地位可不一般,它是客家人心中驅邪鎮宅的神獸,在多數重要場合都會舞獅出現,威風著呢。連城青獅也稱客家青獅,從清代至今已有370多年的歷史。連城林坊青獅是靈活敏捷的武功獅,通常由掌獅頭和掌獅尾兩人默契配合,模仿雄獅的各種姿態。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連城青獅的樣子活潑可愛,萌萌的臉上有著圓鼓鼓的大眼睛,腦門上的八卦十分明顯,大大的嘴裡還會叼著一塊寫有吉祥語的“獅舌”。連城青獅的製作也是門手藝活,需要經過選模泥、制模、表紙,固定,上畫,獅舌,獅鬃,獅布,獅尾等十幾道工序。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連城青獅傳承人曾芬製作青獅,為其“點睛”

錫器製作,敲打出來的手藝活

| 連城傳統民藝:錫器 |

連城四堡是歷史上是著名的錫器之鄉,當地客家人把錫器視為傳家寶,嫁女兒時一定要陪嫁錫器,通常錫壺是婚嫁儀式中必備的“六大件”之一。早在明朝萬曆年間,四堡就出過聞名全國的“錫狀元”,他為皇宮打的錫龍在水中若隱若現,恍若真龍,在鼎盛時期,四堡的打錫匠人多達500餘人。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老匠人馬恩明製作錫器

傳統的錫器製作可比大家想象的難得多,製作時沒有模具,純靠匠人的手藝和感覺敲打,即便是一個看似普通的錫壺也需兩三天時間才能全部打製完成。

在四堡精全錫藝堂,老匠人馬恩明還有左右手雕刻錫壺的技藝,這可是別處少見的絕活。在連城縣博物館,還能看到155㎝高的“冠豸壺王”,這個大錫壺足以裝下約150公斤客家酒。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手工制鼓,牛皮鼓面厚薄均勻是關鍵

| 連城傳統民藝:牛皮鼓 |

如今大家看到的鼓多為工廠批量生產製作,在連城仍有民間藝人堅持純手工製作牛皮鼓。牛皮鼓的製作選料十分講究,需經過選料、制皮、制殼、定型等一系列複雜流程。

在連城朋口製作牛皮鼓的邱姓老手藝人稱,制鼓過程中,制皮是最為關鍵、技術含量最高的一個環節,鼓皮厚薄勻稱打出來的鼓聲才勻稱。手工製作的鼓,音質準而亮,且用於固定鼓面牛皮的竹釘也是特製的。邱老製作竹釘沿用祖傳方法,需用水煮後再炒幹,這樣的竹釘才有硬度,且不易生蟲,竹釘釘的鼓面才能更平整。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連城朋口邱老製作的牛皮鼓

製作百米大龍,龍頭龍尾扎制最講究

| 連城傳統民藝:姑田大龍 |

姑田遊大龍有著“天下第一龍”的美譽,從明代傳承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當地人通常從正月十五日下午開始游龍一直到夜裡才結束,游龍時有神銃引路,配以鑼鼓、十番樂隊,場面十分壯觀。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姑田大龍身形巨大,製作起來並不容易,需經過主蔑扎骨架、宣紙裱褙、寫繪精美字畫等十五道工序。姑田大龍長達數百米,僅龍頭就高達3.6米、長達6米,龍頭裡的大紅龍舌,也長達足2米。

在姑田人眼裡,龍頭龍尾的製作非常講究,誰家輪到抬龍頭、龍尾,都會被認為是非常吉利體面的事。輪到的人家在大年三十晚上十二點開始動工,三至四人共同製作,到正月十三才能完成。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姑田手藝人制作大龍

走進連城“民間故宮”

瞧一瞧客家人生活裡的傳統手藝

連城的傳統民藝百工,融在客家人的生活裡才越發生動。在連城有著800年曆史的培田古村,仍傳承著耕讀傳家的客家文化和古早傳統的民間手藝,是到了連城值得重點走訪的地方。

穿梭在培田“三縱五橫”格局裡是探看了解“九廳十八井”的最好方式,而走近當地人,瞭解在地傳統手藝則能與古村發生更深刻的連結。

\ 剪 紙 竹 燈 籠 /

曹林鳳是培田村裡的剪紙能手,丈夫吳亞春主理紅米田和二百畝竹林,兒子吳錦亮管理民宿、接待旅行團,打點國家託管的原始森林,從家庭流出的產品有草藥、竹製品、香菇、木耳、紅米、薑糖、剪紙、燈籠等。

曹林鳳是培田容膝居的主理人,這裡是她的剪紙工作室,掛滿了惟妙惟肖的剪紙作品。她在閒時會教授剪紙、竹燈籠製作,這些作品有著濃厚的傳統手藝特色。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陌上客特邀民間藝人曹林鳳,為大家教授竹燈籠製作技藝。她會向大家演示竹燈籠的製作要領,就如怎樣將筆直竹條烤彎扎製成燈籠框架,如何用特製的米漿代替膠水,相信這個有意思的活動會讓你不虛此行。

曹老師會把自己的剪紙作品送給大家用作燈籠貼花裝飾,大家不僅有機會和孩子一起完成竹燈籠製作,做好的竹燈籠還可以帶回家留作紀念哦。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此前陌上客在培田定製的竹燈籠體驗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體驗者製作的竹燈籠成品

\ 竹 藝 /

在培田,四處可以看見各種竹器:裝稻穀、紅薯、芋頭的籮筐,運沙土的簸箕,手編竹器是客家人日常生產生活之不可或缺。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吳有清是培田現在為數不多的篾匠,他做的方底圓口的小提籃還用了不常見的編法收口,拿在手上把玩十分精巧可愛。

他的侄孫吳載科也傳承了他的竹手藝,不斷把新的想法加入竹編,將它們做成兼具外觀和實用性的小玩意兒。他還在竹影綽綽的培田山林裡,通過竹藝與玻璃陽光房結合的原生態民宿“玉竹林”,讓更多人觸摸到竹藝人的匠心,感受竹材的溫度。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 木 作 /

培田的吳長生師傅是閩西數一數二的大木作木匠。老人從16歲開始,跟著父親、叔叔學習木作,迄今已有六十餘年。從傳統民居、到複雜的斗拱技藝他都手到擒來,不僅在培田村,在整個閩西都有不少傳統民居的修復都是吳老的手筆。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他在培田修建了一棟總計一千平米、三進式、共有十來個房間的傳統民居,取名為“似續堂”,此類民居形式在客家民居中稱為“四點金”。所有的建築工程,從房屋的風水,到每一根樑柱的長度,再到天井的深淺,都嚴格按照傳統建築的形制進行建造。如今似續堂以民宿的形式對外開放,來到這裡還有機會向吳老請教木作技藝。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陌上客連城避暑探秘之旅歡迎大家來參加

本次行程大家將習得哪些民間手藝

連史紙造紙體驗

非遺傳承人展示連史紙手工造紙技藝,帶著大家體驗造紙的關鍵步驟撈紙技藝,並將現場書法贈字。我們還準備了一份神秘伴手禮送給大家。

培田竹燈籠製作

培田民間藝人將在精緻明清古民居里教大家制作竹燈籠,並且附贈剪紙作品供大家裝飾燈籠,竹燈籠製成後可自行帶回。

秘谷雕版印刷體驗

在秘谷酒店,大家將有機會體驗雕版印刷,通過蘸墨、刷版環節親手印刷一張秘谷山水圖卷。

【 費 用 說 明 】

此費用包含:

1.用車:行程中用車

2.用餐:2早4正

3.住宿:秘谷酒店2晚

4.門票:行程中景點首道門票

5.體驗:燈籠製作、連史紙體驗等

6.保險:個人旅遊意外險

此費用不包含:

1.房間均按照兩人1間原則安排,如需單人入住需補房差768元,補房差前請和工作人員確認房源情況

2.不含廈門往返連城冠豸山動車票

3.燈籠製作,按1個家庭共同完成1個安排

4.兒童不佔床,如超出秘谷酒店早餐的免費標準,則自理

(不佔床的兒童不包含秘谷酒店早餐費用,超出免費標準則根據酒店規定自理費用:兒童身高1.4米以上全價78元/位,1.2-1.4米58元/位,1.2米以下免費)

5.不含行程以外的個人消費項目

*另有2天1晚行程同步開放定製,歡迎後臺留言諮詢。

我們的旅行互動群已經建起來啦

歡迎大家呼朋喚友一起來玩呀

掃描下方陌上客小助手的二維碼加群

就!等 ! 你 ! 啦!

到连城探秘客家,好玩有趣的体验都藏在这些传统手艺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