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要指望一个临夏人给你指正确的路

一位外地人来到了临夏,向路人打听自己的目的地该怎么走,结果一个临夏人告诉他,你先往上走,走500米左右再往下走。外地客人听得云里雾里,不知道哪里是上,哪里是下。在他心里,没法理解临夏人的心里那“水平”到底是一个如何奇迹的存在,不过当面问路,起码还能看到手指的方向,虽然迷迷瞪瞪也能走个差不离。

然而在电话里问路,临夏人照样这样说,往上500米,再往下走100米。电话那头只能想象是先上天500米,然后垂直下落100米,最后悬在离地400米的地方。脾气倔强的外地人也难免在电话里质问甚至发飙,怎么上500米?你来给我上一下看看!

后来外地人也琢磨,最后只能理解为临夏这个地方可能地势比较陡,在临夏人眼里上下立判。可是这几年城市确实修整得足够平坦,外地人听完自然就蒙了,看来随身不带个水平仪,是无法到达目的地的。当然外地人自然也会笑话临夏人的方位意识过于单薄,只知道上下却不知道东南西北。你如果去了六朝古都南京,或西安、北京这样的城市问路,人们立刻就会告诉你往南多少米往东多少米。

因为这些历史古城,往往都有点历史底蕴,城市修路,自然讲求章法,大多是东西为街,南北为“路”。中国古文化其实说的很清楚,包括经纬(南北为“经”,东西为“纬”)、阡陌(“南北为阡,东西为陌)。然而到了临夏,自然吃了没有文化的亏,啥都叫路,团结路走南北无可厚非,然而民主路走东西偏偏也叫路,甚至在临夏能走的地方都叫路。这样大范围的糊里糊涂的叫法,也逐步使临夏人丧失了分辨东南西北的能力。于是才有往上走、往下走的指路思维,这种思维看似是一种简化处理,其实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表现。

无独有偶的是,临夏人去外地,照例用“上”“下”两个词,叫上新疆、上银川,下广州,下成都,如果你对照中国地图,这里的上下和纬度有关:维度比临夏低的叫下,维度比临夏高的叫上,这么一看,临夏人貌似还是有点文化的。可是到了一些关键处,没有文化的毛病就又露出马脚,例如按照维度关系,临夏人去兰州应该是上,去甘南应该是下,可是呢,临夏人偏偏说错:上甘南,过兰州。你不说为好,你一说临夏人马上就狡辩为:上甘南是说它海拔高。完了,又从维度回到了水平仪了。

但是那你为什么说“过”兰州呢?临夏人就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了。我觉得可能是临夏人实在搞不清楚抵达兰州到底是上还是下,就说“过”,也说“走”个兰州,你看蒙混过关的能力堪称一绝。如此看来,指路艺术中何为上何为下临夏人自己都分不清楚,自己分不清楚你还给别人指路:上、上,下、下,别人能不迷路吗?

于是别人说临夏人的指路艺术就是“哄”。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