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狂响》改编本土接地气,可惜还是失去了悬疑的灵魂

文 | 令狐伯光

《来电狂响》算是一部中规中矩,稍显得还不错的外国经典电影改编的国产电影。但不要对这部电影,有着过高的期待。

虽然但凡写贴子的都会重复一篇,但不得不说,《来电狂晌》的原作,2016年意大利的经典电影《完美陌生人》。

《来电狂响》改编本土接地气,可惜还是失去了悬疑的灵魂

大家都知道,能卖遍全世界的商业大片,基本只有美国大片。但是这几年,欧洲涌现出几部神作,比如2017年上映的那部西班牙悬疑神作,《看不见的客人》。

这部《完美陌生人》,感觉取名的方式都很相似。这两部电影确实也非常类似,以极小的成本,开拓的类型,完美的故事架构,完善的逻辑叙事,再到演员丰富的表演,和隐射现实的细节。

再加上悬疑片,观影过程当中,牢牢把抓住了观众的眼睛。

《来电狂响》改编本土接地气,可惜还是失去了悬疑的灵魂

但意大利的《完美陌生人》,还是比《看不见的客人》要厉害一些,毕竟翻拍的国家太多了嘛。

而《完美陌生人》经典在哪里,无非就是提出一个议题,从现代人的手机,因为一个放下手机的游戏,从而延伸出社会现实事件,当中夹杂参与者和代表社会大众的人性,和浓郁的悬疑风格。

《来电狂响》改编本土接地气,可惜还是失去了悬疑的灵魂

这个游戏虽然有趣,但对于中国电影并不新鲜。冯小刚虽然口碑不好,但他拍的《手机》,讲的也是这个事情。

手机和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身体的延伸。所谓公开手机,就是公开自己的隐私。而每个人的隐私,多多少少是不能与外人说的。

原作有多经典不提,《来电狂响》既然已经改编成中国版本,那么自然要本土化。很多例子证明,照搬别人也是会水土不服的,毕竟每个国家的国情不同。

《来电狂响》改编本土接地气,可惜还是失去了悬疑的灵魂

《来电狂响》最大的改编,就是本土喜剧化。

首先是显而易见的主演阵容,演员除了佟大为和霍思燕两个,其它演员,从“大保健哥”乔杉,再到开心麻花当家花旦玛丽,《夏洛特烦恼》的王老师田雨,代乐乐等,全部都是喜剧明星。

中国电影但凡看到这种喜剧明星阵容,有很大的几率成为烂片,何况这原作是部悬疑片。

《来电狂响》改编本土接地气,可惜还是失去了悬疑的灵魂

《来电狂响》在本土化上,确实非常努力,也比较接地气。

比如乔杉饰演的角色,一名被广大网友定义的中国中年油腻男。虽然和妻子感情还不错,但乏味的生活,精神实际早已出轨,但实际又没有任何行动。

《来电狂响》改编本土接地气,可惜还是失去了悬疑的灵魂

于是乎,这个角色就把精神放到虚拟的网络女主播身上,觉得这根本就不算什么。

而霍思燕饰演的妻子李楠也是如此,本身是一位家庭主妇。和网友产生了精神共呜,但身体还没有出轨,觉得自己也没有对不起婚姻。

其它的角色设定也是如此,佟大为饰演的有才贫困才子,与天真漂亮的富家女的联姻。再到田雨饰演的大学老师文伯,代乐乐饰演妻子戴戴,知性的心理医生等等。

《来电狂响》改编本土接地气,可惜还是失去了悬疑的灵魂

各种能够反应中国阶层的职业选择,特别是乔杉这一对,中年夫妇共同精神出轨的形象,简直非常接地气了。

这个就是《来电狂响》改编合理成功的一面,但之所以评分不如原作。也不如其它国家版本,首先是降低了悬疑感。

《来电狂响》改编本土接地气,可惜还是失去了悬疑的灵魂

这部电影本土化改编是必须,但它本身是一部悬疑片,导演选择喜剧明星,制作笑点无疑就会降低悬疑感。

很多观众看到乔杉和玛丽的那张脸,就有点想笑是怎么回事。所以,那种悬疑代入感,自然就轻了。演员的表演和诠释问题,也有一定的问题。

《来电狂响》改编本土接地气,可惜还是失去了悬疑的灵魂

​最终千万的问题,就是原本一部欧洲悬疑经典电影,改编成一部带着笑点,内核却是社会现实的悬疑的杂糅作品。

《来电狂响》在悬疑类型上面,既不能成为《催眠大师》,《记忆大师》,这种中国本土悬疑片。在喜剧类型上,又无法比肩《疯狂的石头》,或者2018年的《无名之辈》这种黑色喜剧。

《来电狂响》改编本土接地气,可惜还是失去了悬疑的灵魂

《来电狂响》从宣传就能看出来,走的是虽然是改编,但本土黑色喜剧的方式,但最终有点两头不讨好。

更多关于《来电狂响》和《完美陌生人》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