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援藏 情暖阿里——記旬邑縣水利局技術扶貧援藏之行

扶贫援藏 情暖阿里——记旬邑县水利局技术扶贫援藏之行

陝西網訊(通訊員 吳曉亮 井彥君 貟娟)2018年9月初,肩負組織信任和重託,擔當著水利“技術扶貧”的特殊使命,旬邑縣水利局水質檢測人員一行三人踏上了技術援藏之旅。此次援藏之行,讓相隔幾千公里的漢藏兩地的人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扶贫援藏 情暖阿里——记旬邑县水利局技术扶贫援藏之行

西藏阿里地區位於祖國的最西南端,平均海拔高度超過4500米,號稱“西藏的西藏、屋脊上的屋脊”,自然環境條件極為惡劣,一直被人們稱為“生命的禁區”。在西藏阿里開展援助工作是對援藏人員的身體一種考驗,更是對人毅力的一種考驗。

在這種環境中,一方面她們要高質量地完成培訓任務,一方面要克服身體的不適和工作上的困難。

扶贫援藏 情暖阿里——记旬邑县水利局技术扶贫援藏之行

9月14日,當她們飛抵阿里地區後,本該緩兩天,以適應高原氣候,防止高原反應,但考慮到這次來僅僅十天時間,要將水質監測技術傳授給阿里水質檢測人員,時間緊,任務重,為此,負責此次援藏的水質監測中心主任貟娟帶領兩名組員,放棄了休整時間,提前兩天對阿里地區的實驗室按照規範重新進行佈置,整理各種儀器設備,並嚴格進行安裝調試,確保培訓期間設備正常使用。

扶贫援藏 情暖阿里——记旬邑县水利局技术扶贫援藏之行

當完成培訓前的準備工作後,她們忽然渾身像抽了筋似的一樣難受無力、呼吸不暢,各種不良症狀也一一襲來,這才讓她們意識到所謂的“高原反應”,竟然如此強烈。連日來,貟娟主任胸悶氣短,血壓也驟升到159mm/hg,雙手腫脹得厲害,皮膚不斷滲水,另一名組員也一直胸悶氣短,呼吸不暢,徹夜不眠,說話使不上勁,狀態也極差,為了不影響培訓任務,她們強忍著“高原反應”帶來的身體不適,用藥物和氧氣進行調節,當身體稍有緩解,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訓中去,這樣她們三人以頑強的毅力,一直堅持到培訓結束。

為了把這次短期技術援助工作做好,貟娟及組員在技能操作和採水方式的培訓基礎上,增加了實驗室運行與管理、實驗室安全防護等內容,在日常檢測技能操作中增加了三款新型設備的操作演示,不斷激發學員們的學習興趣。每天她們要手把手教7名檢驗員每人操作三次以上,每個步驟、每項指標、每組數據都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如果有一項差錯,就逐一進行核對,反覆進行實踐操作,直到能熟練操作並記錄規範為止。

扶贫援藏 情暖阿里——记旬邑县水利局技术扶贫援藏之行

因阿里地區所有大型儀器還未安裝運行,缺少部分檢測設備,她們就將自己帶去的水質檢測設備及備用品交給阿里檢測員使用,沒有日常檢測項目的小型儀器室,她們就用一間庫房來做測定日常項目,為了讓阿里地區的檢測員儘快掌握技術,貟主任還特意將培訓講義整理出來,確保培訓結束後,阿里水質檢測員基本的理論知識能夠學到,各項操作技能都能掌握,常規設備都會正確使用。

經過一個星期的努力,阿里地區水質檢測中心的檢驗員都能熟練進行24項技能操作,檢測項目可以擴展到32項以上,阿里各縣區的檢驗員均掌握了7至22項檢測技能。培訓結束時,所有參訓學員的業務理論知識百分制考卷全部取得90分以上,水質檢測實踐操作全部考核達標。為了感謝她們,學員們以藏族特有的敬客方式獻上了雪白的哈達,以表達內心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扶贫援藏 情暖阿里——记旬邑县水利局技术扶贫援藏之行

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臨走時,學員們唱著最熱情的藏歌,又一次敬獻白色的哈達!一首又一首藏歌表達著對漢族同胞的感激之情……此時,雖然僅僅相處十來天,但每個人的內心都對阿里這片神聖的土地戀戀不捨,她們真切地感受到了藏族同胞對援藏人員的關愛和重視,感到藏族同胞對水質檢測知識的迫切需求,感受到了在藏幹部“缺氧不缺精神”的工作作風,感受到了藏族同胞淳樸民風。在阿里的美好時光,也將成為她們終身的財富,激勵著她們用實際行動詮釋“獻身、負責、求實”的行業精神,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自己的力量。

當問及援藏之行感受時,貟娟和組員們發出共同的心聲:“阿里,這個世界上最高、最純淨的地方,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內心!這次援藏之行,純粹的民族友誼深深地感動著我們,從此我們多了一份牽掛,也有了一個共同的心願,希望共同保障飲水安全、為阿里地區人民群眾吃上乾淨、放心的飲用水而不懈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