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作風建設金句,看了都豎大拇指!

1.“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後人。”過去五年多來,作風建設能夠取得顯著成效,一條重要經驗就是堅持以上率下,一級帶著一級幹、一級做給一級看。

2.“太高調”固然不好,“太低調”也須警惕。有些人看似不慕名利、實則為官不為,是“連形式主義都懶得搞”;有些人裝模作樣,是為了給人留下“低調”的印象,並藉此達到個人目的。

3.堅持從小事嚴起、從日常管起,抓住苗頭、找準病灶、及時處理,“當頭棒喝”“一掌打醒”,防止“炎症”演變成“癌症”。

4.自架“高壓線”,自設“防火牆”,自念“緊箍咒”,耐得住寂寞、頂得住歪風、經得住寂寞、管得住自己。

5.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喜歡“大樹底下好乘涼”“左右推手打太極”,怕冒風險丟“位子”,怕擔責任出“亂子”。

6.參加集中學習培訓“搞應付”,自我日常學習“窮對付”,從原則到原則、就理論談理論,知行脫節“兩張皮”,達不到“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效果。

7.提及“文山會海”,一股老黃曆特有味道撲面而來。如今,隨著時間沉澱,這股味道越發“醇厚”。一些地方執行上級部署,不分難度大小、不分工作類別,千篇一律開會“說道”,領導幹部整天疲於赴會、開會,一般幹部疲於應付會議,虛耗精力。

8.不看實效看材料似乎已成為政績考核的“業內”潛規則。有的地方為了考核,對材料那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盡善盡美,即便“五加二”“白加黑”也任勞任怨。有的地方甚至一項工作剛開始所有精力就在美化“材料”上下功夫,材料不完美不罷休。“材料出政績”,根源在於對地方、部門、幹部業績考核上出現脫實向虛。虛的可以奏效,實的當然靠邊站。政績“材料化”,惡性循環,禍害必定深遠。

9.層層傳達壓力,這一詞組黨員幹部一定不陌生。一些部門和幹部正是藉著這一“精神”轉移壓力,推卸責任。簽訂各種“責任狀”就是轉壓推責的形式之一。簽訂“責任狀”,分解任務,表面看,責任好像分配到位,實質上,不分責任難易輕重,不分責任實施可行性,不分責任個性,責任落實只會淪為“海市蜃樓”“鏡中水月”。

10.形式主義式調研,沒有解決問題的態度,沒有求知的熱情,玩的是調研和被調研的雙簧大戲,走的是上下配合的一場秀,實現你好我好大家好。

11.只滿足於頻繁推出新想法,不肯在付諸實際上下繡花功夫,就會淪為誇誇其談的“客裡空”。至於一些人為撈取一時“政績”,把預期當現期、拿估計當統計,終究是紙包不住火,到頭來誤人誤己。

12.在“公與私”問題上,有些人假公濟私遊山玩水,損公肥私奢靡享樂,公私不分請客送禮,化公為私報銷家用……思來想去,繞來繞去,就是離不開一個“私”字。私心過重又沒有節制,一旦掌握大權必助燃私慾“爆棚”,這斷無例外。

13.在“是與非”問題上,有些人黨員意識淡薄,人格操守喪失,站不穩腳跟,挺不直腰桿。沒有對錯,沒有黑白,沒有原則,沒有準繩,甚至視投機取巧為本事,用實用主義當指導。抱著這種心態幹下去,遲早走上庸懶散奢乃至貪腐之路。

14.在“義與利”問題上,有些人對孰先孰後、孰大孰小、孰重孰輕等的認識,已經徹底顛覆。不講信義,要謀利益;不講情義,要爭高低;不講正義,要搶權力;不講道義,要講勢力……見利忘義必然唯利是圖,以鄰為壑。

15.在“家與國”問題上,有些人公開欣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等歪理邪說,不僅以自身不正帶了壞頭,更縱容親屬子女,搞什麼“貪腐父子兵”“受賄夫妻檔”。一人當官、全家涉腐的現象,並不鮮見。

16.有的美其名曰“調研”,實為“露臉”,官僚主義在心,形式主義自然就溢於言表,呼隆隆地一陣風來,咋呼呼地一溜煙去;有的在調研中明明知道背地裡有“窟窿”,可還是照著“腳本”看“盆景”,走馬觀花,一唱一和,皆大歡喜;有的調研心態就像“大王派我來巡山”,到基層轉一轉的目的是“簽到”“刷存在感”,留影不留痕。

17.如果在原則上開了“口子”,事後就會被別人當“靶子”,監督執紀就會被別人鑽“空子”。

18.不少幹部只管“做了”,卻不管“做好”,或者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只管“差不多”不管“差多少”,只為向上“好交差”,卻不怕對下“難交待”,甚至不怕因此“交學費”。

19.一些幹部要的是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立竿見影、急功近利的所謂政績,只顧往自己臉上貼金,而不顧群眾和集體利益,不願做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政績觀歪了,“炮彈”打出去也就偏了。

20.缺乏求真務實、履職盡責的作風,沒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會拾人牙慧、邯鄲學步,可謂“上抄下抄樣樣不少,左抄右抄堅決跟跑,一點不抄工作難搞”。

21.工作作風的好壞不是小事,事關黨的形象,事關黨群幹群關係,事關人心向背。黨員幹部的一言一行代表著組織的形象,一舉一動牽動著民心走向,唯有常懷認真負責之心、行求真務實之舉,把民之所望作為政之所向,帶著感情和責任投身工作,方能以點滴小事、輕微小節的務實之舉、作風之變,不斷密切黨同群眾的血肉聯繫,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

22.“照貓畫虎”絕非捷徑,敷衍應付沒有出路。

23.形式主義是口井,限制了部隊創新轉型的視野;形式主義是堵牆,阻斷了理論通向戰場的聯繫;形式主義是條繩,捆住了真打實備的手腳;形式主義是塊布,掩蓋了訓練演習中的矛盾問題。

24.“巧官”習氣如同臭豆腐一般,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一些領導幹部一面對“巧官”嗤之以鼻、口誅筆伐,一面又因贏得上級好感而洋洋自得、自認高明,甚至還把“逢人只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作為處世法則。

25.自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時刻牢記肩上責任,正確處理好公與私、義與利的關係,不能以權謀私;樹立正確的事業觀,“不採華名,不興偽事”,不為博取名利而顛倒黑白、混淆是非,不因爭取個人升遷而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自覺做到憑實績進步、靠素質立身;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大是大非面前敢於堅持原則,把說真話、講實話作為一種政治擔當,善於接受別人的批評建議,徹底與“巧官”習氣劃清界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