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陽氣旺盛,百病不侵。

霜降,是秋季最後的一個節氣,此時,是秋冬的過渡之際。

此後,即將進入寒冷的冬季。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冬季,動植物都慢慢進入冬眠或者枯萎的狀態,人也一樣,到了冬季,也要進入休整。

中醫講:“冬不避藏,春必病溫”。

秋冬時節,是封藏的季節,只有秋冬往裡存,陽氣才能實現反哺,生化源源不斷的元氣供給全身。

冬天,又是唯一修復再生的季節,中醫講叫“覆命”,慢性疾病要想康復,一定要抓住時機去修復與再生,讓器官煥然一新,這樣才能少生病。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陽氣,生命之根

《內經》有云:“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

陽氣之於人,好比太陽之於自然,自然界沒有太陽,就沒有生命,人沒有陽氣就會減壽。

霜降過後,天氣寒冷,一定要注意守護人體陽氣,使冬季陽氣充足,陰精斂藏而不外洩,從而保持陰陽平衡,提高抗病能力,使得冬季少生病。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陽氣足,少生病!

大椎穴,振陽氣,防感冒

霜降過後,天氣寒冷,要注意防賊風。

如果,稍不注意,容易導致感冒。

在中醫看來,感冒,是身體陽氣不足,鬥不過邪氣的表現。

而大椎穴,是人體陽氣最集中的地方,是相當於感冒藥,可有效緩解身體不適。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霜降過後,巧用大椎穴,振陽氣,預防對抗感冒。

【位置】

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用法】

取鮮生薑,搗爛成泥,攤在布上,放於微波爐中加熱,溫度以皮膚能夠承受為宜。

敷於大椎穴上,再臥床、發汗,可用於風寒感冒的輕症。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神闕穴,益氣補陽,生命之根

神闕穴,是人體七大先天穴位之一。

先天穴位,就是人體能和外界溝通能量的穴位,可吸收好的能量,也會被病邪所入侵的。

神闕穴,被認為是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百脈。

經常按揉神闕穴,可益氣補陽,溫陽救逆,使人體珍奇充盈,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輕身延年

【位置】

肚臍正中。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方法】

平躺,全身放鬆,雙手重疊,以肚臍為中心旋轉按揉。

順時針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後,逆時針方向,由大圈到小圈來按摩。

按摩時,以感覺到胃腸的蠕動為標準。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霜降過後,護陽氣,還要做好三件事,少生病,更健康

第一件:“熱茶”代替“冷飲”,保護陽氣

寒冷的秋冬,要注意,用熱茶,代替冷飲,來保護陽氣。

經常喝冷飲,有身體臟腑氣,造成陽虛。

因此,秋冬要多喝熱茶,一方面保人體陽氣,另一當面,還可以驅寒暖身。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腎,陽氣生髮之處,霜降過後,喝點養腎暖身茶飲,保護腎臟健康,有助於保護身體陽氣。

可以自己動手,用龍鬚、玉竹、蒲公英、玫瑰花,做成龍鬚玉竹茶,泡水喝,利尿消炎,有助腎臟健康。

龍鬚,入腎、膀胱經,可利尿、利膽,改善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等病,有利於促進腎臟排毒,減輕或消退浮腫,減低或消除尿蛋白等,有利於改善慢性腎炎。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玉竹,是一味養陰生津的良藥,可除煩悶,止消渴,潤心肺,補五勞七傷虛損。

古代醫典中記載,蒲公英利尿通淋,也有“尿床草”之美譽,也就是說蒲公英有很很利尿功效,可以促進排毒,減輕腎臟負擔!

玫瑰花,性質溫和,起到中和調節之用。

霜降過後,用其泡水喝,可促進腎臟排毒,保護腎臟的同時,亦可保護身體陽氣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第二件:管理好睡眠,呵護陽氣

養生常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陽氣者,煩勞則張”。

所謂“張”,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陽氣應該內收,應該回歸本位。

所以,管理好睡眠,對於呵護身體陽氣,尤為重要。

如果,經常熬夜,睡眠不足,陽氣就不能歸位,就會慢慢耗散。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子午”,按照舊時計時法,“子”是指夜半,夜間23點到凌晨1點之間。

“午”是指正午,白天11點到13點的時間段。

《黃帝內經》中睡眠理論認為,子時是陰氣最盛、陽氣衰弱之時,“陽氣盡則”。

因此,子時,一定要進入睡眠狀態,為身體健康助力。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午時,是人體經氣“合陽”的時候,此時,陽氣最盛、陰氣衰弱,“陰氣盡則”。

睡好子午覺,“子時大睡,午時小憩”,有助於保護身體陽氣,促進身體健康。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第三件:適當運動,生陽氣

古人云:動則生陽。

所以,即使天氣寒冷,也要做適量的運動。

如果,身體缺少運動鍛鍊,靜多動少,則會陰氣過剩,傷害人體的陽氣。

動則陽升,讓肢體動起來,還要讓臟腑經絡都動起來,這樣才能充分地生髮身體的陽氣。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抱樁

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腳跟稍稍抬起,重心落在腳掌前2/3處,也就是湧泉穴上。

兩臂交叉,在胸前環抱,全身都放鬆下來。

站立15~20分鐘。

可促使人體氣血的通暢,還可以疏通腎經,補腎氣,有助於陽氣生髮。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曬後背

後背的督脈,主一身的陽氣,曬曬後背,能起到補陽氣的作用。

在寒冷的天氣裡,曬曬後背,還能驅除脾胃寒氣,有助改善消化功能。

“背為陽,心肺主之”,曬後背,還能疏通背部經絡,對心肺也很有好處。

後腰有兩大穴位,命門和腎樞,讓陽光曬一曬這兩個穴位,可補充腎氣。

不同年齡段的人,對日光的承受能力不同,曬太陽時間的長短也各異。

一般嬰幼兒,每次15~30分鐘左右,中青年人,每次1~2小時,老年人每次20~30分鐘即可。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曬頭頂

頭為諸陽之首,曬曬頭頂,有助於通暢百脈、調補陽氣

所以,入冬前,天氣還不是十分寒冷,此時,多曬曬太陽,補充陽氣,有助於腎臟健康。

霜降過後,護陽氣,防感冒,巧用2大穴位,做好3件事,少生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