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筝老师总强调唱谱?到底有什么“企图”?

为什么古筝老师总强调唱谱?到底有什么“企图”?

唱谱!唱谱!唱谱!是古筝老师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之一,为什么古筝老师总强调唱谱?到底有什么“企图”?

为什么古筝老师总强调唱谱?到底有什么“企图”?



为什么古筝老师总强调唱谱?到底有什么“企图”?


为什么要唱谱?

在古筝演奏中,普遍存在着背谱的困难以及对记忆力出现暂时中断的恐惧。于是人们往往采取无数次的反复直到能背谱演奏为止。然而这种背谱只是暂时的,由于它不是来自内心,故而很不可靠。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表演时的“抛锚”不是来自记忆力的缺陷,而是来自概念上的空白。不是由于忘记了接下来应该演奏什么,而是由于在练习时就没有弄清楚接下来应该演奏什么,脑子不知道应当记住什么。

其实,我们的大脑不仅可以记住事情、印象,而且可以保留和储存它们,事后还可以回忆它们。所以我们应如何提高自己大脑的背谱能力呢?

唯一的途径就是唱谱。

所以,唱谱是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环节。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唱谱,是因为老师没有要求唱谱,觉得这是多余的、浪费时间的,或者是怕耽误时间。还有就是学校音乐教育,往往就是只注重听觉,忽视动觉,也没有形成完整地唱谱体系,以至于无论是五线谱还是简谱都看不懂。


为什么古筝老师总强调唱谱?到底有什么“企图”?


很多学生只唱音不唱节奏、节拍,更不用说其他音乐记号,这样的唱谱是把音符与其他符号割裂开来,把旋律与其他要素割裂开来,这样是不可行的。

那么应该怎么唱谱呢?小编总结了几点,可以参考一下。


为什么古筝老师总强调唱谱?到底有什么“企图”?


如何唱谱?

1、唱谱同时打节拍

很多学生只唱谱不打拍,造成节拍、节奏混乱,唱谱应跟打拍子同步,一般可用脚或手打拍子。动作应是上下动,即打下去是正拍,弹上来是反拍。每个拍子打成下、上,即分拍。这样有利于学习半拍的概念,使附点、切分、弱起等节奏变得容易。很多学生之所以总是搞不清楚附点节奏和切分节奏就是因为只打拍点不打反拍。另外,我反对一开始就把分拍唱成拍数的做法,这样虽容易搞清分拍数,但容易跟乐曲真正的拍数混淆,同时也不适用于时值较长的音符。所以我的做法是眼看谱、嘴唱谱、脚打拍、手演奏、耳听奏。这才是真正的开发智力、协调发展。


为什么古筝老师总强调唱谱?到底有什么“企图”?


2、唱谱要数节拍数

很多学生唱谱只唱音,不唱拍数,那就很难搞清这个音到底多长。建议做法是超过一拍的音必须唱拍数,如2拍的Do就唱Do 2,三拍就唱Do 23,有几拍唱几拍,这样无论时值多长都容易区分,尤其碰到延音线节奏容易搞清拍数。这对附点节奏也适用。

3、唱谱要加入乐谱中各种记号

只是唱音符、唱节奏还不够,音乐中有各种演奏记号、表情记号、力度记号等,唱谱应尽可能把各种记号唱进去,而不是等会唱音了甚至会演奏了再考虑这些记号。比如跳音就应唱得短些,重音就应唱得强些,连音就应唱得连贯。对于钢琴和吹管乐器,我们特别要求学生要把换气也唱进去。因为歌唱是需要换气的,对于钢琴来说,换气即意味着提手,有些学生弹琴老是不提手,一方面可能没有意识到非连音弹法,另一方面可能就是因为唱谱不换气。这如同太极拳,吸气总是意味着身体的上提动作。


为什么古筝老师总强调唱谱?到底有什么“企图”?


学乐器其实和学英语是一样的,不能哑巴式的学。

谱子是传达音乐的工具,演奏是表现音乐的手段。但是这两者并不是直接转化的。

再厉害的名家,拿到一份陌生的曲谱,都要和初学者一样,背谱,练习,揣摩,才能真正领悟乐曲的含义,并演奏自如。

在这个过程里,唱谱是一个必不可少,却常常被学生忽视的环节。

比起靠手的机械性记忆,唱谱能大大缩短背谱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唱谱,还能熟记各种节奏型和符号,把握准确的音高和音程,领会气息和音乐情绪,提高自身视唱听音能力。

从逐字逐音看谱,到边看谱边弹奏,再到把谱子倒背如流,离不开老师的专业指导,更离不开自己的不懈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