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發展前景的擔憂

人工智能發展前景的擔憂

如果說2017年是人工智能崛起的一年,那麼2018年將是人工智能走向主流的一年。無論是在哪個領域工作,人工智能都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普遍。

今年早些時候,英國《衛報》發表了一篇長篇文章,問道:科技的發展是否超出了人們的控制?然而其作者認為:我們的技術只是人們自身的延伸,在機器和基礎設施中,在知識和行動的框架中被編入法典。計算機不是在給人們所想要的答案,而是讓人們以新的方式向宇宙提出新的問題。

人工智能是國際上討論較多的一個話題。中國也曾表示,將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袖。與此同時,埃隆•馬斯克(Elon Musk)表示,他擔心不受監管的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武器的威脅,並向聯合國提交了一份請願書,呼籲對人工智能武器的開發進行監管。

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也曾表示,Facebook將利用人工智能打擊各種破壞平臺的不當行為,包括假新聞、仇恨言論、歧視性廣告和恐怖主義宣傳。

隨著越來越多的機器人被用來取代人類的工作,未來會怎樣呢?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一份新報告研究了32個不同國家的工作可能很快實現自動化,發現6600萬人面臨著被機器取代工作的危險。這意味著目前人類所從事的14%的工作可能很快就會由機器人來接管。但在英國,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一份報告稱,人工智能通過促進經濟增長,將創造略多一點的就業(720萬),而不是取代(700萬)。

那麼,對於那些員工被機器人取代的行業來說,這意味著什麼呢?

人工智能能回答科學家們畢生都在試圖回答的關於宇宙的問題嗎?

我們是否已經看到變化開始發生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