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朝鮮半島局勢有了這些最新變化


今年朝鮮半島局勢有了這些最新變化

8月24日,第21次韓朝離散家屬團聚活動第二輪會面在朝鮮金剛山開始進行。圖為韓朝離散家屬在朝鮮金剛山參加見面活動。新華社發

今年朝鮮半島局勢有了這些最新變化

2月8日晚,由朝鮮三池淵管弦樂團組成的朝鮮藝術團成員在韓國江陵藝術中心表演。新華社發

【特別關注·世界形勢年終回眸】

2018年,朝鮮半島局勢大幅緩和。朝鮮今年沒進行過核武器和導彈的試驗或試射,這在2006年朝鮮進行首次核試驗以來還是頭一年,印證了朝鮮正在將發展軍事優先轉移到發展經濟優先上。今年4月召開的朝鮮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決定,朝鮮將中止核試驗與洲際彈道導彈發射試驗,集中全力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實行“新戰略路線”後,朝鮮在經濟社會等方面取得長足發展,朝鮮各地掀起了經濟建設的新高潮。這對朝鮮而言,是具有全局意義的重大變化。2012年5月30日,朝鮮正式公佈憲法《修訂案》全文,首次標明朝鮮為“核武擁有國”。2017年9月3日,朝鮮成功進行了創紀錄的大當量氫彈試驗。進入2018年以來,金正恩多次公開承諾將致力於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這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氣和魄力。它不僅表現在如何扭轉朝鮮國民的認識方面,而且需要軍方等處在研發核武器和導彈第一線部門的思想統一。

美國今年也展現出與以往迥異的態度。2017年8月11日,特朗普稱如果朝鮮做出不明智的選擇,美國軍隊已經“裝彈上膛、準備開火”;同年9月19日,特朗普在首次參加聯合國代表大會的發言中威脅將“徹底摧毀”朝鮮。但進入2018年後,特朗普的表態截然不同。今年6月12日,金正恩與特朗普舉行了新加坡首腦會晤,這也是歷史上朝鮮最高領導人首次與美國現任總統舉行會晤,會晤期間,特朗普對金正恩讚譽有加。9月25日,在今年的聯大會議上,特朗普說他與金正恩的會晤卓有成效。9月29日,特朗普高調炫耀他與朝鮮最高領導人的關係。在此期間,韓美兩國也罕見地暫停了有關聯合軍演。

實際上,美國國內反對特朗普與金正恩舉行首腦會晤的聲音一直存在,指責特朗普這麼做本身就是所謂“漠視朝鮮的人權”問題,是美國對朝政策的巨大退步等。最近,美國國內有主流學者甚至公開指責特朗普政府對朝對話政策已完全失敗。儘管如此,特朗普不但繼續將解決朝核問題作為美國外交的優先方向,而且堅持與金正恩對話的大方向,並正積極籌備美朝第二次首腦會晤。

朝韓兩國展示出和平共處的誠意。2018年以來的朝鮮半島局勢緩和得益於韓國平昌冬奧會上朝韓合作,此後整個緩和進程中兩國的和解與合作作用突出。金正恩於4月27日、5月26日、9月18-20日與文在寅舉行了三次首腦會晤。其中,5月24日特朗普宣佈取消原計劃的美朝領導人會晤,5月26日韓國總統文在寅就突然到訪板門店朝方一側舉行雙方的第二次會晤。韓國各界普遍認為正是此舉拯救了隨後召開的朝美首腦峰會。金正恩也數次公開感謝韓國為朝美關係改善所做出的努力。

朝韓雙方目前正落實體育、文化、人道主義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位於朝韓軍事分界線板門店共同警備區的武裝也被逐漸解除,鐵路、公路、航空等也正在逐漸實現對接,其背後體現的是兩國和平共處的誠意。今年的朝韓合作改變了其在過去僅從屬於朝鮮半島上大國合作的處境,朝韓合作成為半島局勢緩和的重要牽引力。

包括中國在內的國際社會勸和促談努力則是半島和平進程的重要推動力量,中國的積極貢獻受到各方的高度認同。當半島問題陷入信任危機帶來的僵局時,中國創造性地提出“雙暫停”倡議與“雙軌並行”思路,既考慮到美國的關切,也顧及朝鮮的訴求,在朝美之間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協調作用;當半島重新迎來和平契機時,中方給予持續堅定的支持。朝美峰會前後,金正恩三次訪華,中朝領導人三次會晤,為朝美順利會晤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慄戰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中聯部部長宋濤等高層先後訪問朝鮮。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和聯邦委員會主席馬特維延科也先後訪問朝鮮。日本安倍政府表態將積極推進日朝首腦會晤。可以說,冷戰結束以來圍繞朝鮮半島而開啟的地區外交互動還從沒有像今年這麼頻密過。

不過,在一系列令人鼓舞的積極的變化中,朝鮮半島局勢卻仍然面臨三個“沒變”。首先,在困擾朝鮮半島的根本性問題上還沒有取得突破,這表現在朝鮮半島無核化與半島冷戰格局上。在無核化上,還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共識,進入第一步“申報”階段還遙遙無期。美國針對朝鮮的“極限施壓”政策也沒有改變。在半島冷戰格局的緩和上,儘管美韓暫停針對朝鮮的聯合軍演,以及朝韓兩國簽訂軍事協議和大幅減少在共同警備區內的哨所和武裝力量等,但也應看到導致冷戰格局的基本結構並沒有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包括美韓聯合軍演隨時都可能重啟,其功能和規模等均沒有進行實質性調整。朝韓的軍事緩和大大受制於朝美關係進展,後者前景受制於朝鮮半島無核化進展,而這遠遠不明朗。

其次,美朝的根本性分歧沒有改變。兩者主要分歧集中於無核化與安全保障的實現順序上。美國要求首先看到朝鮮半島實質性無核化的成果,然後再討論對朝鮮的安全保障和解除制裁等。美國認為,朝鮮核武器發展迅速,希望儘快看到實質性無核化的進展,認為討論終戰宣言等是在浪費時間;美國還擔心在朝鮮半島無核化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的背景下就討論解除制裁或者簽訂終戰宣言等,是在給朝鮮與國際社會傳遞默認朝鮮是核國家的信號。與美國立場截然相反,朝鮮堅持“分階段、同步走”,要求在無核化的每一步進展上都要得到美國相應回報。朝鮮堅持認為研發核武器主要基於對美國安全威脅的正當自衛,主張在美國解除對朝鮮安全威脅前不會放棄核武器;同時,朝鮮認為今年以來其已在朝鮮半島無核化上做出了實質性行動,比如炸燬核試驗基地豐溪里和關閉東倉里導彈發動機試驗場等,但還沒得到美國回報。

同時,解決半島問題的路徑沒有改變。也就是說,朝美直接會談和國際合作應同時推進。如上所述,朝美的根本性分歧主要原因在於兩者缺乏基本信任,今年積極斡旋的韓國,也並不足以填補雙方“信任赤字”,因為韓國自身能影響朝鮮和美國的力量有限,而且韓美兩國的對朝政策也存在明顯溫差。只有國際合作才能有效填補朝美的“信任赤字”。

展望未來,半島問題和平解決的根本仍取決於朝美雙方的誠意與行動,其關鍵還是在於妥善、平衡解決各方合理關切,加強國際合作,並行推進實現半島無核化和建立半島和平機制。

(作者:王俊生,系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中國周邊戰略研究室主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