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配送領域混戰,閃送們能否抵抗美團們的入侵?

一個月之前,美團赴美上市,敲鐘之後的王興在致辭中,特別感謝了「重新發明手機」的喬布斯:

另外感謝一位特別的人,蘋果的創始人喬布斯,如果沒有移動互聯網,沒有智能手機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即時配送領域混戰,閃送們能否抵抗美團們的入侵?



如果說美國是互聯網時代的世界中心,那麼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市場顯然是最耀眼的地方。無論是通訊基礎設施、硬件手機廠商,還是社交、電商等軟件服務,國內龐大的人口紅利和快速發展的移動互聯網,都讓整個生態越來越繁榮,服務覆蓋的領域也越來越精細。

在交通和物流領域,由於這樣的趨勢意味著距離的細化,因此最容易感知。

幾年前,「最後一公里」的出行概念,直接催生了共享單車的誕生,並在過去的幾年裡成為互聯網行業中最大的風口之一;而在物流領域,即時配送成為了新的物流種類,無數企業試圖通過以數公里為半徑內,解決用戶的消費服務需求。


即時配送領域混戰,閃送們能否抵抗美團們的入侵?



老牌的外賣、物流品牌,從成立便主打即時配送的新企業,逐漸讓這一市場形成了混戰的局勢。而外賣平臺憑藉強大的即時配送團隊和天然的優勢,成為了攪局的主力軍。閃送們和美團們之間的爭鬥,將會是這個市場內未來幾年的最大看點。

「1」


即時配送的兩大分類:B2C 和 C2C


根據比達諮詢提供的數據,2015——2017 年間,國內的即時配送市場交易規模穩步增長,去年第四季度市場規模達到 347.5 億元,環比增長 29.5%。

即時配送領域混戰,閃送們能否抵抗美團們的入侵?

同樣有相關報告指出,2017 年全年即時配送訂單總規模突破 100 億,同比增長 314%,市場總規模達到 1600 億元。根據目前的增長速度,預計 2021 年總市場規模突破 7000 億元。

在這樣一個持續增長的市場中,B2C 與 C2C 兩種服務在細分市場上去存在著天然的差距。2017 年市場,以美團、餓了麼為代表的 B2C 外賣配送業務,佔據了 81.6% 的市場份額,而以閃送為代表的主打 C2C 送貨業務,只佔據了 18.4% 的市場份額。

如果根據主流玩家以及配送種類來看,這一市場中雙方的概況如下表所示:


即時配送領域混戰,閃送們能否抵抗美團們的入侵?



當然,這是由於市場需求決定的。外賣業務作為目前最重要的互聯網生活服務之一,其用戶基數與同城即時配送相比有著天然優勢。

這也導致了,細分到平臺的市場份額表現,涉及外賣業務的美團外賣、餓了麼蜂鳥,百度外賣騎手以及與京東到家合併後成立的新達達,三家總計佔據了市場份額的 86.5%。而專注於同城 C2C 配送的閃送,佔比僅 7.3%。

即時配送領域混戰,閃送們能否抵抗美團們的入侵?

儘管佔比不高,但閃送在 C2C 送貨領域佔據的優勢,卻足以讓其傲視群雄。日前傳聞閃送有可能在 2020 年進行 IPO,儘管最終這一傳聞受到官方否認,但無論上市與否,閃送都在即時配送領域撕開了不錯的市場局面。

據悉,閃送正在尋求下一輪融資,上次融資就在今年 8 月份,D1 輪融資金額為 6000 萬美元。彼時官方並未公佈目前的企業總估值,不過官方宣稱其已經躋身「獨角獸」陣營。

單從 C2C 配送來看,閃送算是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圍牆,但是隨著新零售概念的不斷落地,美團、餓了麼蜂鳥和新達達,以及以順豐為代表的傳統快遞平臺,在即時配送上的佈局逐漸清晰起來。這對於閃送們來說,無疑會是新的競爭壓力。

「2」

閃送們、美團們和順豐們的爭奪


美團上市時招股書中顯示,餐飲外賣作為美團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其佔比由 2015 年的 4.3% 增長至 201 6年的 40.8%,2017 年則進一步增長至 62%。與此同時,美團通過外賣業務養起來的配送團隊,也成為美團新的開拓業務之一。

不僅是美團,餓了麼同樣推出了「幫買幫送」服務,讓龐大的外賣小哥團隊形成的運輸力,解決用戶其他場景下的服務需求。


即時配送領域混戰,閃送們能否抵抗美團們的入侵?



成為一家物流公司,似乎是外賣平臺們一致的目標。儘管,這一塊業務在實際推進中,暫時沒有被外賣平臺放在重要的入口上,但是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麼,都不願放下物流這塊蛋糕,並且在積極佈局。

美團招股書中寫道,「我們還使用基於AI的自動駕駛技術開發無人駕駛配送車」,餓了麼則是在上海開通了一條無人機送貨航線。極為先進的技術從目前來看或許是文件中的噱頭,但是從長期看,卻足夠體現企業對於某一部分的業務的重視。

對於電商平臺來說,核心的三部分是流量、供應鏈和物流。轉換到外賣平臺,流量即用戶規模,供應鏈即餐飲商家,物流即配送團隊,三者缺一不可。而當新零售的地位不斷被提升,配送團隊將會越來越重要。其主要職能,將會從餐飲配送,向商超、生鮮、服裝等各個品類商品的配送中轉移。與此同時,C2C 的物品配送,自然也會被歸納到這一配送網絡中去。


即時配送領域混戰,閃送們能否抵抗美團們的入侵?



而一旦用戶習慣得意建立,並形成了足夠的用戶規模,外賣平臺對於這方面的投入必然會迅速增加。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麼蜂鳥,任何一家在重要位置推出同城送貨業務,並大力宣傳,那麼都將會對閃送們形成衝擊——畢竟外賣品牌的使用頻率要比同城快遞多的多,向取而代之並不難。

不過,美團們也有自身的阻礙。首先便是用戶習慣的養成。對於用戶來說,美團餓了麼仍然是外賣平臺,同城送貨這件事,不大能夠在實際使用中產生品牌聯想。而一旦平臺加大這一方面的宣傳推廣,如何避免品牌形象混亂,這個分寸如何拿捏是一個問題。


即時配送領域混戰,閃送們能否抵抗美團們的入侵?



相比之下,以順豐為代表的傳統快遞團隊,則沒有這方面的顧慮。順豐的即刻送早已上線,根據其財報此項業務去年營收為 3.66 億元,同比增長 636.18%。不過,順豐在這項業務上的擴張速度並不快,此前傳出收購百度外賣最終也沒能成真,一定程度上是順豐對於加大力度的決心並不明顯。

顯然,目前在即時配送的 C2C 領域,以閃送為代表的平臺佔據的優勢是,更加垂直、專業的業務體系,已經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了初步的業務壁壘,需要做的是儘快完成用戶教育,順著用戶規模的擴張持續發展;

美團餓了餓的優勢,在於外賣業務形成的高頻次的服務場景,對於外賣平臺來說,完成同城配送的用戶教育,要比閃送們更加輕鬆;

而對於順豐這一類傳統快遞行業來說,要進入即時配送領域,優勢在於快遞業務本身天然能夠吸引首次使用此類業務新用戶的選擇,如果後期順豐加大扶持力度,那麼同樣可以佔據一定增長空間。

外賣配送,專業即時配送和傳統快遞,三者之間已經形成了當前的爭奪形勢。除了本文提及的頭部平臺,一些其他的跑腿、快送平臺也都參與了這場爭奪。市場龐大,但能夠從縫隙裡撕開血路的,並不會太多。

「3」

閃送們的緊迫


對於專業即時配送平臺來說,他們的業務壁壘最低,也最為緊迫。

無論是美團外賣還是餓了麼蜂鳥,配送視頻、商品仍然是主要的營收來源,他們以核心業務為中心,不斷向外擴散,最終必然會對專業的即時配送平臺,產生侵入式的威脅;

同樣,以城際快遞為主的順豐們,短期內還未看到在同城配送上形成太強的競爭力,可一旦進入,將會對即時配送平臺產生新的威脅。

因此,對於閃送們來說,應當抓緊現階段的時期,儘快用服務和規模,快速形成品牌壁壘,從營銷上的術語來說,即「佔領消費者心智」。在這個垂直細分領域,成為用戶公認的品牌。否則,一旦體量龐大的競爭對手入侵,夾縫中生存將會越來越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