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最有潛力的人,網友:最能代表大國形象的主持人!

央視最有潛力的人,網友:最能代表大國形象的主持人!

今年的央視綜藝,像開了掛。接二連三的人文綜藝,跟主流娛樂的一場博弈。綜藝不只有娛樂才能取勝,品質與人文也有風靡的一天。

我不討論如何看待這場文藝綜藝的逆戰,我想說的是【高級】。高級的製作水準,高級的嘉賓,高級的主題和內容,還有一個高級又迷人的小姐姐。

嗯,是董卿,這幾個月把無數人圈粉的央視一姐。

是什麼時候覺得年長也是一種美呢?

在她唱“所謂佳人,在水一方”的時候;在她深情誦讀出博爾赫斯的詩,“上天給了我浩瀚的書海和一雙看不見的雙眼,但我在心裡一直暗暗設想,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的時候;在她一本正經說,我覺得我不夠穩重的時候;在她被誇到害羞臉紅的時候;在她信口拈來最美的那一句情詩,“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的時候。

央視最有潛力的人,網友:最能代表大國形象的主持人!

回到節目本身,現代媒體低估了受眾,或者說他們有意地低估了受眾,為自己的粗製濫造製造藉口。一檔既定要打情懷牌的欄目,形式又與他人相仿,央視到底可以做到什麼程度?在地方臺文本解讀都存在巨大侷限性下,央視到底又能走到哪一步?

所以很高興那個願意站出來尊重觀眾審美的人,是董卿。一種屬於文化的,正統的,高級。

一個人一段文,節目組給予了文字與生命聯結的最大可能性展示。較之前面節目裡聒噪的嘉賓、膚淺的主持人,的確令人不由稱讚,這才是央視,這才是中央媒體該有的水平和姿態。

我看過的僅有的兩期《朗讀者》中主題詞分別為“遇見”“陪伴”。不能不說製片人的小心思,人生若只有遇見沒有陪伴該多遺憾,而倘若沒有遇見又何來今後的陪伴。

所以遇見跟陪伴在一起才最好,就像我們在一起一樣好。

張梓琳讀劉瑜的《願你慢慢長大》,是關於母親的遇見與陪伴;山谷花園夫婦讀朱生豪情詩,是關於愛情的遇見與陪伴;許淵衝先生門生讀他的翻譯,是關於傳承的遇見與陪伴。而濮存昕、蔣勵讀的,則是關於善良感恩與人道主義的遇見與陪伴。

能在節目裡聽到劉瑜的文字,對我來說很意外又很欣喜。有些人對文字的駕馭是一種天賦,基本等同於美貌。那種天生的幽默感是怎樣努力都學不來的。

一直固執地認為,對一個女人來說,母親的角色既是一種昇華又無疑是一種傷害。它讓你體驗到人生最神奇的羈絆關係,卻也同時剝奪了你專注其他事物的時間和精力。好像再幹練、再堅硬、再冒著仙氣的女人,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都會瞬間柔軟下來。每個孩子都是媽媽的人間煙火,這真是上帝安排的溫柔宿命。

央視最有潛力的人,網友:最能代表大國形象的主持人!

幻樂一場王菲望向竇婧童,劉瑜寫到小布谷,董卿說起她好喜歡那兩句話的激動。完全不同的場景,卻完全一樣的心情,眼睛裡藏都藏不住的對孩子的寵溺。

“ 願你有好運氣,如果沒有,願你在不幸中學會慈悲。願你被很多人愛,如果沒有,願你在寂寞中學會寬容。”

這是節目的溫柔,這是感情的溫柔,這也是董卿的溫柔。

溫柔的奇幻在於潤物細無聲,你從不感到她在逼迫你什麼,卻無形中有種力量將你推向她身旁,不問為什麼,你便想要追隨她。

她也不需要過多解釋,你就知道她所決定之事的不可更改。那種褪去二十幾歲女孩子青春面孔後,被歲月賦予的優雅與從容多麼令人著迷。

小女人的可愛,大女人的孤勇,“若似明月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她無辜美麗,她溫潤如玉。

這位小姐姐的眸子裡有山川河流有星辰大海有掠不盡的春暖花開能望到一整個宇宙。

除了顯現給我們的溫柔溫暖的力量之外,我還喜歡她的一種氣質,名叫距離。

其實在自媒體過於發達的現在,這世界滿滿都是妙趣橫生的人和閃亮的思維,消除自己多餘的與眾不同感是很重要的功課,驕縱自憐的精神也格外不能持久。尤其是純粹的善意和惡意,來自陌生人,不熟的人。

當一些關注的目光,隱藏的誘惑,交往停留淺層,遞過來的情感,統統撲面而來,沒什麼彎道,一點也不婉轉。而身邊人,同路人,那些離你較近的,呈現形式往往更復雜,在放下對「純粹」的奢望後,你可能會珍惜與一些朋友之間,觸摸過真實利害、承受了彼此幽暗,還能提取出的溫暖。也會感謝對方在你快要露餡的一刻,不點破的默契。

當然,這是生活中的距離。而董卿,是人設與人的距離。

距離感其實不是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因為它既可以解釋為一種分寸感、教養,也可以被解讀為一種防禦的姿態,以及給人一種“我不想和任何人過於親近”的訊號。

說出來可能顯得有點裝,但是真的不怎麼關心明星的隱私。他們跟誰睡,婚姻是不是幸福,性取向是怎樣的,一點也不想知道。鏡頭前敬業即可,並請儘量愛護自己的容顏,讓我等普通人能夠感嘆,造物主是有靈的,有所偏愛的。並不要看人把他們扯進爛泥裡摔倒,讓人覺得他們沒什麼不同,那並不能讓我開心。

說真的,還是喜歡這樣剋制的距離,不刷流量,不博眼球,不是直播,“我希望生活在一個自己想生活的世界裡,但是可能已經等不及別人來創造了,所以我就自己去實現了那個世界。”我們抱怨,訴苦,現實又薄涼,更多時候又把這些交付於沉默。

喜歡這樣的小姐姐,從來沒有放棄去盡力過好每一天,赤誠坦蕩與惡相搏。

直播和單車,大概是2017年繞不出去的兩個詞。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無法理解直播的意義。因為覺得純粹是浪費時間,“謝謝點亮”,“謝謝櫻花雨”,“歡迎我們家xxx”……剩下有意義的話寥寥無幾,好像全民直播成了風氣,隨時都能撞見妝容精緻的女孩子對著鏡頭在表情誇張地說話。

就像我一直想問,為什麼直播會大紅。大概是因為,人的孤獨遠超乎你的想象。

但是與人群保持距離,才有寧靜。寧靜有多重要?比快樂更重要,因為那是一種平衡。

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負美人。

說點題外話,一路下來,寫了不少文章,如果稱得上的話。不牽愁扯恨,不涉及自己;題材全憑心情,著筆皆看喜好。我樂於看見評論中一切的感同身受,但更希望的,是有人能懂得字裡行間我所有的欲言又止。不方便說的,含沙射影中的,自我審查過的。

有人說,我們終將改變潮水的方向。

有人說,大浪面前誰都不能力挽狂瀾。

誰知道呢。

教堂倒了,那麼大聲都沒有人聽見,於是吶喊沒用,不如俯身拾一磚一瓦;可哪知,有時候吶喊,就是那一磚一瓦本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