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黄家族“四君子”的功效区别

上火牙疼,嗓子疼,便秘,口唇出现疱疹,很是痛苦。很多人都选择去药店购买清热去火药,但是降火药种类繁多,不仅顾客在挑选时无从下手,就连奋斗在一线的店员很多时候也难以区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


牛黄家族“四君子”的功效区别


以带有“牛黄”的降火药为例,常见的就有“牛黄清心丸”、“牛黄清火丸”、“牛黄清宫丸”、“牛黄解毒丸”和“牛黄清胃丸”。那么,这些带有“牛黄”的降火药,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牛黄清胃丸

适应症:清胃泻火,润燥通便。主要用于治疗心胃火盛导致的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等症。


中医讲“上、中、下三焦”:

❖上焦包括心、肺

❖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

❖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

像我们常吃的牛黄上清丸,顾名思义,多用于清上焦火,肺热以及头面部上火不适,都可以适当服用牛黄上清丸去除火气。

而牛黄清胃丸以清胃火为主,对中焦、下焦火都有一定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胃中灼热和因胃热引起的口臭、大便干燥。药味平和无毒,可作为家庭常备的败火药。但阴虚火旺者及孕妇不宜用。

牛黄清火丸

适应症: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


牛黄清火丸可以同时作用于上中下三焦,但由于牛黄含量不足1克,药效也相对较弱。

很多患者不知道选择哪种药时都会选择牛黄清火丸,因为它总是会起到作用,而且比较保险,不会出错。有些人体质较弱,即使身体局部火气较旺,也不建议使用太过寒凉的药物,也建议使用牛黄清火丸逐步改善。

因为药效比较弱,虽然安全但是治疗周期会比较长。

牛黄解毒丸

适应症: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后所引起的口唇疱疹,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前面提到的“牛黄上清丸、牛黄清胃丸、牛黄清火丸和牛黄解毒丸”四味药作用较为相似,都是用于清热解毒,主要区别在牛黄含量以及配伍用药的比例。

牛黄清胃丸和牛黄上清丸约在2克左右,最少的牛黄清火丸每颗只含不足1克的牛黄。牛黄解毒的牛黄含量较高,每颗大约在5克左右,所以药效就要更为猛烈,多用于治疗较长时间不能褪去的毒热。

毒热过盛可能会引起皮肤表面红疹出现,甚至没有发烧时就会发生淋巴结肿大等情况,都可以使用。但不宜久服,孕妇也要禁用。

牛黄清宫丸

适应症:本药退热镇静效果明显,现在主要用于治疗流感、发热和高烧不退,尤其适用于儿童高热惊厥。


在中医里“宫”指心包。清宫就是指清心涤热的意思,所以清宫丸多用于高热惊风等症状,可清热化痰祛风,对于因高热引起口干舌燥、神智昏迷也都很有作用。

大人与小孩子都适合,如果是小儿服用,可以把药丸处理后通过鼻饲给药。

由于此药含有朱砂、雄黄,不宜长时间、大剂量应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牛黄清心丸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

气血不足,痰热上扰引起的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神志昏迷,痰多质稀等症。


它的配伍里含有少量的参,同时也有补气血的作用,所以对于心火过旺而导致的头晕目眩、血压升高等症状都有很明显的效果。

另外,牛黄清心丸也可以镇定,因此对于因心火旺而睡眠不佳的患者尤其有效。

补中有清,清中有补,以清为补,这味药不寒也不热,相对来说更安全,不会对体质有伤害。但由于本药中含朱砂、雄黄,所以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孕妇禁用。

说了这么多,对于中医说的胃火、肺火和心火,很多人还是不知道怎么区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如何判断胃火、肺火和心火

肺火和胃火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上火类型,一般能找到明显的诱因,如季节干燥而少喝水、吃了麻辣烫等上火食物。

心火往往是因为内心烦躁或压力过大……或者压力过大引起的,和吃上火的食物没太大关系。

具体的区分如下——

中医看来,火分虚火和实火。正常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阴正常而阳过多造成实火。阴虚则阳相对显得更多,称为虚火。

胃火表现症状:

胃实火表现为口干口苦、牙龈肿痛出血,容易发生口腔溃疡,大便干硬。

胃虚火表现为胃灼痛,总觉得口渴,干呕,小便赤黄,大便干结,便秘。

肺火表现症状:

肺实火表现为鼻腔干燥,口渴,发热,咳嗽;嗓子疼,有黄痰;长痘,长痤疮;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肺虚火表现为口渴,干咳,无痰或少痰;皮肤干燥,手心和足心发热;脸红,盗汗,心烦。

心火表现症状:

心实火表现为舌尖发红,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心虚火表现为口唇、舌尖发红,无舌苔或少舌苔;无口疮、无溃疡;口渴,手脚心有汗,大便干结;失眠,多梦。

温馨提醒:心火上升可引起口腔疾病。


  • 声明:此公众号属纯公益性。我们注重分享, 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 来源:转载自店讯通,请注明来源

获取每日最新医药资讯文章,关注公众号:药房人(yaofangr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