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相聲界的“黃埔軍校”啟明茶社 它的誕生竟然跟一場大火有關

《相聲有新人》早就塵埃落定。這檔節目給蕭陶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不是誰沒進四強,誰得了冠軍,而是幾位選手所說的開辦相聲園子的經歷,聽後不免讓人覺得辛酸。

昔日相聲界的“黃埔軍校”啟明茶社 它的誕生竟然跟一場大火有關

衡小珍、衡志父子與郭德綱和張國立

西安珍友社的衡小珍和遼寧營口怡笑閣相聲俱樂部的黃夢如,他倆都是相聲園子的掌櫃。所不同的是衡小珍仍是一名相聲演員,而黃夢如只是相聲演員李振威的師父。他倆一個在西北,另一個在東北,但都舉步維艱。除了他倆外,大連的姜涵翰也在《相聲有新人》的舞臺上說過辦園子賠大錢的事。姜涵翰說他家裡已經賠掉了四百多萬。郭德綱對這位師侄說:“你爸爸是個好人。”姜涵翰是陳寒柏的徒弟,而陳寒柏的師父就是侯耀文。在相聲門裡,郭德綱是姜涵翰的師叔。不過,郭德綱跟陳寒柏並不來往。至於他倆的恩怨,這裡蕭陶就不展開細說,不然可就跑題了。

相聲園子指的是說相聲的茶館。天津的連興茶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相聲園子。它誕生於上世紀三十年代初期,緊隨其後的是天津的聲遠茶社。有了相聲園子,相聲藝人不用再撂地說相聲,不用再過那種“颳風減半,下雨全無”的日子。當然,也不是所有相聲藝人都能在園子裡說相聲。

昔日相聲界的“黃埔軍校”啟明茶社 它的誕生竟然跟一場大火有關

常寶華生前講述啟明茶社的往事,中為常貴田

相聲起源於北京,北京也有相聲園子,最出名的當數啟明茶社。啟明茶社是由不久前剛去世的常寶華的父親常連安創辦的,它位於西單商場。那時的西單商場可不是如今這副模樣,說是商場倒不如說是一條商業街更準確。啟明茶社的誕生還跟一場大火有關。

1936年,一把大火燒掉了西單商業街上的絕大多數商鋪。為了重聚人氣,商家們經過一番協商,決定把常連安請來,給了他一塊地,由他建了一所相聲園子,這才有了啟明茶社。常連安經營有方,啟明茶社很快就名噪京城,不僅聚集了一批數一數二的相聲名家,就連一些小觀眾日後也都成為了相聲名家,比如馬季、吳兆南、李文華等人。啟明茶社因此而被譽為中國相聲界的“黃埔軍校”。

昔日相聲界的“黃埔軍校”啟明茶社 它的誕生竟然跟一場大火有關

昔日的相聲園子

後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相聲園子漸漸地從人們的視線裡消失了,等它重新恢復已是幾十年之後的事了。天津的眾友相聲藝術團是公認的第一家讓相聲迴歸茶館的民間團體。眾友藝術團於1998年開始試演出,第二年取得營業執照,後來天津又有了哈哈笑藝術團。在相聲園子這件事上,天津人總是走在全國的前列。

郭德綱也是天津人。在天津,他碌碌無為。到北京後,他闖出了一片新天地。郭德綱三進北京,原本不是衝著要去弄相聲園子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想給別人當一條狗,被人逼成了一條龍”。

在郭德綱辦北京相聲大會以及後來的德雲社之前,北京也有相聲演員常年堅持在茶館裡說相聲,比如張文順和劉有年,但諾大的北京城還真沒有一家專門說相聲的茶館。身懷絕技的郭德綱遇到不差錢的張文順,兩個對的人在對的時間、對的地方做了一件對的事。不過,剛開始的時候,郭德綱的日子並不比如今的衡小珍和黃夢如好過。

昔日相聲界的“黃埔軍校”啟明茶社 它的誕生竟然跟一場大火有關

在告別《相聲有新人》舞臺時,李寅飛說他懷念過去的那個郭德綱

德雲社真正火起來是在2004年。那年的10月,天橋樂茶園已經一票難求,開始出現了倒票的黃牛,一個號能賣到500元。由於觀眾太多,茶館就賣加座和站票。有一天,大約有六七十人從中午12點一直等到下午5點,但連站票都沒買到。德雲社破例讓他們入場,請他們圍坐在舞臺的四周。當時,牛群的老搭檔李立山就在現場,親眼目睹了這一盛況。

郭德綱的成功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偶然中有必然。這說明相聲迴歸茶館是一條正路,可為何衡小珍和黃夢如卻又走得如此的艱難,姜涵翰的父親還賠了大錢呢?要蕭陶說,問題不在於模式,而在於人。至於為何這麼說,蕭陶將在下一篇裡做詳細的分析,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