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瑜《庐山恋》开始,这节目展示的是个体与时代关联

文 | 栗子

2018年是改革开放的第40年,电影以它独特的方式见证着、记录着这四十年中国社会的变化,在时代之下,电影与所有艺术一样,表达着这个时代的心理。

四十周年是一个契机,一个作为电影人忆古思今的契机,这便是电影频道即将开播的《今日影评·鸿论》诞生的意义。

从张瑜《庐山恋》开始,这节目展示的是个体与时代关联

对于喜爱的电影的朋友们来说,《今日影评》这个节目并不陌生,从2016年开播以来一直备受电影人和电影爱好者的喜爱,更是在这档节目之上衍生出了口碑极佳的《今日影评·表演者言》系列,而这次的《今日影评·鸿论》立足于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采访了十位见证了这四十年里中国电影发展的电影人,从每一个个体身上,寻找电影与时代的关系,追溯时代洪流中影像的沧海一粟。

《今日影评·鸿论》的视角出发点是清华大学教授、知名文艺评论家尹鸿,曾发表与电影相关的学术论文近300篇。从这里我们也能看到《今日影评·鸿论》的用心之处,电影频道以学者特有的强大知识储备和解读能力进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文化切入,我相信每一个看节目的人都可以被学者特有的语言所吸引,被他们探讨的内容所感动。

作为一个有幸提前观片的观众,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今日影评·鸿论》带给我的启发。

《今日影评·鸿论》的第一期,学者尹鸿在开篇说:电影成为这一时期(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精神火炬,大家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与这一期的主题辉映。

在这期节目中,尹鸿特意提到了嘉宾张瑜主演的四部影评《庐山恋》、《巴山夜雨》、《知音》和《小街》,这四部电影让她成为中国电影史的第一位在一年内获得四连冠的演员(金鸡奖、百花奖、文汇奖、政府奖),那一年是1980年,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主持人用了一个成语形容这个时期,初暖乍寒。这四部电影对于那一代人来说无疑就是那一阵春风,是从电影行业吹来的思想解放的春风。

《庐山恋》里张瑜饰演了一个敢于主动追求爱情的女孩,周筠。

从张瑜《庐山恋》开始,这节目展示的是个体与时代关联

在那个还遵守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那个人们普遍还穿着工装蓝和军装绿的年代,这样打扮漂亮、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无疑是对观众的冲击。

从张瑜《庐山恋》开始,这节目展示的是个体与时代关联

它启发了观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开始思考追求美,追求自由地恋爱。

这几部电影里张瑜最喜欢的事《小街》,她在《小街》中饰演了一个正在发育却被大时代影响,去裹胸、剪短发、装男孩子的角色。

从张瑜《庐山恋》开始,这节目展示的是个体与时代关联

时隔多年,张瑜再提到这个角色还是有些哽咽,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她特别明白那种被大时代裹挟,不得不违背自己生理属性,追求男性形象的自卑的女孩。女孩这种自卑的根源并不是美丑的概念,实则是在当时普遍存在的女性对于自身性别的不认可。

但在今天,我们的女性开始维护自己的权利,越来越多的女性甚至男性了解女权主义,不断地提及平权。所以可能在今天这种对于自己性别不能被认可的痛苦我们少有经历,但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种常态。所以这样的一部电影,所表达的不止是艺术,还是那个时代对于自身的反思。

关于这两部电影探讨,只是《今日影评·鸿论》的一小部分。但是在这一小部分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意义,看到电影是怎样照进现实的,而时代又是怎样影响着电影。

《今日影评》开播两年来,除日常节目外一直没有停止以特别节目的形式做新的内容探索,而《今日影评·鸿论》从制作和策划上都更加精致与人文,可见栏目组不懈的努力。在这16分钟里,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风云变迁,看到的是时代与电影的亲密,看到那个时代的人是怎样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的。

个体与时代,个体与电影,电影与时代。

这就是《今日影评·鸿论》的意义,也是鸿论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