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大家胡希恕講心氣不足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

——《胡希恕金匱要略講座》

這個心氣不足在《千金方》說是心氣不定,我覺得這個較對,這個心氣不定就是人呀煩躁心悸。

因為血往上衝個關係,所以造成心悸、臉面發紅、甚至吐血、衂血這些個症候,就是上邊有熱,要是這樣可以用瀉心湯主之。

咱們一般用這方子啊,有兩種用法,如果不是讓它瀉下的,下大熱的,這個大黃啊不要擱裡頭煮,這我現在常這麼用,就是拿水衝一衝,衝一會啊,用這個水來煎藥,這個不大瀉,臨床上高血壓啊這個法子也是常用的。

只是上邊有熱、上焦有熱。上焦有熱表現的症狀是什麼呢?顏面潮紅啊,臉紅,唇紅,那麼心煩,心悸,這個是黃連、黃芩證候,用這個方子就好使。


經方大家胡希恕講心氣不足


要是要下熱,這熱真盛,這大黃可以擱裡頭一起煮,這是大黃、黃連、黃芩。這個大黃它這個量很重了,你們看看,他說頓服啊,頓服古人一兩,就是現在三錢。

這個大黃二兩,這就多了,就是現在的六錢了,是十八克啊。我們用啊不要用這麼重,這個大黃我們一般用,頂多也不能超過十克,要是為這治這血證,一般用六克就行了,黃連、黃芩各三克就行了,我們黃芩多擱點也沒關係,是吧。

黃芩跟這個大黃一樣二、三兩,黃連用這個藥啊現在少啊,可以擱三克,全好使。尤其是小兒他沒有虛寒證,小兒的鼻衄啊,吐血,這個方子最好使了,我常用,這方子最常用不過了。

所以他提出個心氣不足,這個不是虛寒證,這裡很重要。心煩、心悸,這是上焦有熱,那麼這一種的吐血啊、衄血啊,用瀉心湯都好使。

那麼到這啊,把這一篇講完了,講完了你們看一看缺什麼?瘀血證一個沒有,頭先這個辨證他講一點,可治療呢,它沒有。沒有就按我方才所說這個,你們自己可以讀出些來。

這個瘀血證啊,你看我們這個桃仁承氣湯、抵當湯,下面講那個瘧疾裡頭的鱉甲煎丸,在這個虛勞篇裡頭講的那個大黃蟅蟲丸,都是去瘀的藥啊,它各有不同的證候。

我們後邊還講那個大黃牡丹皮湯,這個腸癰也是瘀血啊,有膿當下膿,不膿當下血,這下血他下什麼血,就是瘀血啊。那麼此外在婦科裡頭,像是通經活血全是去瘀血。

這個我以前啊本打算講這個東西的,後來也沒講,這個你們可以準備準備,這個去瘀的這種方劑,不只是桃仁、丹皮、水蛭、虻蟲是個去瘀藥,當歸、川芎、生地等等,咱們說的補血的藥全是去瘀藥。

你看咱們講的這個當歸芍藥散,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他為什麼提個婦人呢?婦人容易有瘀血啊。

我們說的這種補血藥啊,主要就是去瘀,不過他起強壯作用,你們看那《本草》就有,這個生地

《本草》也解血痺,血痺是什麼啊,瘀血嘛,不過他起強壯作用。

而且藥有這個寒熱之別,這個生地是個強壯去瘀,性寒解熱,咱們就說去血分熱,也算對的,主要它也去瘀啊,它不過起強壯作用。

我們在臨床上遇到這個人,不虛,有瘀血,你不要用強壯藥,那你就用這個水蛭、虻蟲、蟅蟲啊,桃仁、丹皮都可以啊,你得也看他證候了。

他要是虛,有瘀血證,你用攻破不行啊,你就得用強壯的去瘀藥,有熱用生地這一類的,有寒用當歸、川芎這一類的,都是去瘀啊。

所以你們要是研究這一章,那麼張仲景這個書真正遺失了,或者他是故意的,這兩者都有可能。他故意什麼?他這個瘀血證講在各處了,他就不在這講了,像我說的全是啊。

這個瘀血啊,根據他這個書中寫下的桃仁承氣湯證、抵當湯丸證,這有的是了,大黃蟅蟲丸啊、桂枝茯苓丸、牡丹皮湯、當歸芍藥散、小溫經湯等等全是啊;

把他分出來,哪個是溫性的去瘀強壯,或是以生地為主的強壯解熱去瘀,把他分成門類來,研究東西是這樣的,自己下手,由我講這個啊,當然多少也不能說沒點意義,但沒有自己下手有利。

所以像我說的你們自己下下手,把這個去瘀藥把它集中了,那我保險總比那個王清任搞那個血證還要好,這是很有用的。

我原先本打算呢寫了,現在我老覺得時間不夠,不是不夠,他一天干不了多少,幹著幹著,不耐勞了,我這個事怕這個做不好了,你們可以搞,寫一寫。


所以我們講這些書時候啊,哪個咱們看這個過簡,根據這個題目的,咱們集中了再寫一寫,久了是有用的,我自己現在就恨自己在年輕的時候啊,不愛發表東西。

這也是一個毛病,光心裡頭有,手頭沒敢上去,一方面研究啊,一方面用這點功是最好了,不難的,這都在這書裡頭,《金匱要略》、《傷寒論》都有,再找些後世醫家的東西也可以啊。

你看咱們上面講的柏葉湯,這孫思邈加阿膠,很有道理,他不加生地,為什麼,因為這個是溫性藥啊,柏葉、乾薑、艾葉都是溫性藥,他是虛寒的,雖然不到陰證,但是虛寒,可以擱阿膠,不能擱生地。

所以孫思邈這個後世的方子也有好的,不是沒有好的,把它都集中起來,寫點東西,我認為是很有意義的,作些筆記,就算也不給人家看也很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