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開播,從細節看舌尖四十年的“食”代變化

《大江大河》開播,從細節看舌尖四十年的“食”代變化

《大江大河》正式開播,可以說讓大家過足了劇癮,每集40分鐘雖然不長,卻是看點滿滿。導演為了真實還原那個時代,在細節上下足了功夫。

《大江大河》開播,從細節看舌尖四十年的“食”代變化

第一集中王凱和童謠飾演的姐弟倆高考中榜回家慶祝,爸媽準備了豐盛的飯菜。本來桌上擺著鴨子、紅燒肉等6個菜,導演看了覺得那時候吃不到這些,直接撤掉2個菜。

1978年確實很難吃到雞鴨魚肉這些“奢侈品”,畢竟能吃飽飯已經很不容易。

開播到現在,“紅薯”可以說是出鏡率最高的食物,因為那時候人們連白麵饅頭都很難吃上,楊爍扮演的雷東寶甚至拿紅薯當做禮物送給宋家姐弟。後來小雷村響應改革開放,發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也過上了人人有肉吃的生活。

《大江大河》開播,從細節看舌尖四十年的“食”代變化

如果說最能反映時代變化的細節,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定就是“吃”了!一日三餐,餐桌上的變化直接映射出當時的生活水平,也蘊含著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智慧。從吃飽到吃好,改革開放40年的印記在舌尖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我們就從最貼近人們生活的“食”代著手,感受改革開放的日新月異,盤點那些充滿年代感的“食”代名詞

《大江大河》開播,從細節看舌尖四十年的“食”代變化

改革開放前的人民公社時期,人們一窮二白,缺吃少穿,能吃飽就是最緊要的事。那時候糧食由公社統一管理,“大鍋飯”意味著大家一起生產一起吃飯,是計劃經濟體制的最鮮明代表。和“大鍋飯”一起誕生的,還有“糧票”“油票”“豬肉票”等一系列購買票。

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打破大鍋飯”成為叫得最響的改革口號,它代表著分配製度的改變,由此激發了個人、企業、國家的效率。

《大江大河》開播,從細節看舌尖四十年的“食”代變化

80年代中期,改革開放使生產力迅速增長,人們的需求已經從“吃飽”變成了“吃好”,在“吃”這件事上的選擇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洋快餐”。

第一家洋快餐是什麼時候開業的?答案是1987年!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國際貿易越來越發達,更多“洋快餐”品牌進入中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需求愈趨多樣化,可供選擇的餐飲種類也隨之增加,海外美食為中國人的餐桌錦上添花。

《大江大河》開播,從細節看舌尖四十年的“食”代變化

後來人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吃飽和吃好都不再成為問題,人們開始關注餐桌上的文明,首當其衝的任務就是“杜絕浪費”。

因為經歷過苦日子,所以更知道每一粒糧食的來之不易。光盤行動開展以來,人們儘量吃完盤子裡的食物,吃不完的也會打包帶回去。餐桌不只是滿足口腹的地方,更在“吃”上體現了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

《大江大河》開播,從細節看舌尖四十年的“食”代變化

現在,人們的餐桌已經不只是解決溫飽的地方,而成為了一些類似“景點”的打卡地。越來越多的新奇好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每到一個城市去打卡網紅店已經成為必要的行程。

隨著社會各方面的快速發展,飲食體驗也從餐桌擴展到各方面,裝修風格、品牌都會影響人們的選擇。互聯網的興起使每個人都成為飲食文化的傳播者,餐桌成為社會發展的最鮮明代表。

改革開放40年,舌尖上的變化最直接地映射社會發展。我們從吃飽到吃好,從吃大鍋飯到吃網紅店,每一個變化都發生在身邊。如果沒有40年前那個充滿魄力的決定,沒有這個歷史性的抉擇,捨棄舊制度選擇新發展,也就不會得到現在的日新月異。

在你看來,還有哪些“食”代名詞最難忘?不妨把這個詞介紹給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