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毒症休克和多臟器衰竭發生的重要機制

膿毒症休克和多臟器衰竭發生的重要機制

圖片引自:https://www.prevention.com

膿毒症(sepsis)定義為宿主對感染的免疫反應失調引起的危及生命的多器官功能障礙;膿毒症和膿毒性休克發生可導致重要器官嚴重受損,是住院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但治療膿毒症的手段又非常有限。膿毒症死亡率高於前列腺癌、乳腺癌及艾滋病三種疾病的總和。全世界每年出現2500 萬膿毒症病例,800 萬人因此失去生命。膿毒症休克和多臟器衰竭的發病機理尚不清楚,國際上對膿毒症的治療至今沒有取得根本性突破。近幾年的研究還發現細胞焦亡(pyroptosis)在膿毒症的發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Cell Host & Microbe丨唐道林/蔣建新合作組報道最新細胞焦亡調控因子

)。因此,深入研究膿毒症發病的分子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10月9日,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血液內科呂奔教授團隊與匹茲堡大學醫學院Timothy R. Billiar等合作在

Immunity雜誌上發表了題為The Endotoxin Delivery Protein HMGB1 Mediates Caspase-11-Dependent Lethality in Sepsis的研究論文,發現來源於肝臟的高遷移率蛋白HMGB1是caspase-11介導細胞焦亡的關鍵蛋白,在膿毒症的發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揭示了膿毒症休克和多臟器衰竭發生的重要病理生理機制。

膿毒症休克和多臟器衰竭發生的重要機制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肝臟細胞在膿毒症中能循環釋放大量的高遷移率蛋白-1(HMG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該蛋白能與循環中的細菌內毒素(LPS,lipopolysaccharide)結合,通過血管內皮細胞和巨噬細胞上的RAGE(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受體將細菌內毒素轉運至細胞漿中(下圖),從而引發半胱氨酸酶Caspase-11介導的細胞焦亡,最終導致休克、多臟器衰竭和死亡。如果用抗體中和HMGB1則會阻止內毒素導致的細胞焦亡。上述發現可能為膿毒症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膿毒症休克和多臟器衰竭發生的重要機制

據悉,唐怡庭和鄧美虹博士為並列第一作者。呂奔教授和Timothy R. Billiar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其中呂奔教授為主要聯繫人(Lead contact)。

膿毒症休克和多臟器衰竭發生的重要機制

膿毒症休克和多臟器衰竭發生的重要機制

BioArt,一心關注生命科學,只為分享更多有種、有趣、有料的信息。關注請長按上方二維碼。投稿、合作、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微信ID:fullbellies 或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