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但专家为什么却都否认呢?

有的“月光族”可能会自嘲: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真是这样吗?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原副主任彭森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表示:“从统计数字来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涨在8.5%左右,略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9.5%,但是总体上来讲,两者还保持了一个同等速度。同期物价上涨,过去40年,平均年增长就4.86%。总体来看,人均收入和工资的收入还是跑赢了物价上涨的幅度。特别是2013年以来,物价基本上是稳定在2%左右,这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这是一个相对的温和上涨的时期,为经济总体的转型和创新发展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客观环境和经济环境。”


很多人觉得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但专家为什么却都否认呢?


我们觉得这个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大家自己日常的生活状态和整个统计学的国家官方统计来看的一个对比的问题,首先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已经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市场竞争优势。从原来大家吃不饱穿不暖,到现在人人都可以过上一个小康富足的生活,其实我们的生活已经有了一个较大的飞跃。大家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大家的生活方式也不断前进,这就是一个最好的铁证。

但是我们最近的确在某些城市也出现了,大家感觉什么东西都在涨,工资却不涨的一个重要,其实这个是和我们日常的生活状态所密切相关的,平时我们都在城市中生活,所以基本上日常的生活状态就是在饮食住行等生活中决定。

很多人觉得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但专家为什么却都否认呢?


我们能够看到我们的消费升级和我的日常生活升级,正在一个双轨运行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很多的消费都是在无形中进行消费升级的,仅以衣着为例,比如说我们日常的消费,原先很多现象比较有名的品牌,最近几年都是在做线下退出的一个状态,所以现在留在线下市场上的很多服装品牌,都是整体品牌溢价较高,所以我们就会感觉到买的衣服更贵了,而线下的东西都变贵了,但是实际上我们原先所购买的那些品牌,很多都已经要向高端转型,要不就已经退出了线下市场。

在以食品为例,我们平时吃的东西很多我们食品的品质也在进行升级,原先低质的产品都开始退出市场,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吃的东西,看上去也变得更贵了,但是我们如果真的要寻找的话,我们去互联网上去淘宝上找,也能找到原先低质的那些产品。而且我们的很多食品的价格也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变化,原材料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上涨。

很多人觉得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但专家为什么却都否认呢?


所以这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心理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所有人可能真的是只会关注自己周围生活的一个变化,但是却没有注意到我们当前的生活已经和很多年前的生活有着截然不同的情况,正是这些变化和消费升级的过程让我们感觉了产品变贵,但是实际上可能和我们的感觉会有一定的偏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