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前六篇文章反響都遠遠超過偉崗的預期,特別是朋友同學讚賞的力度是偉崗在發公眾號文章之前不敢想象的!在這裡,偉崗再次感謝各位的打賞,這個非常重要!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今天偉崗把題目換了,故事還是昨天的延續。我們先來談談柳智宇跟惲之瑋的區別。

談之前,偉崗還是講點題外話,以打消一些朋友的疑慮。朋友們最大的疑惑肯定是,偉崗你洋洋灑灑上萬字,寫柳智宇和舒爾茨的經歷,有什麼意義呢?柳出家和舒爾茨成為數學家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人的命運偶然因素太多,任何兩個人都有可能走完全不同的道路,孰優孰劣也很難判斷。強求柳智宇奮鬥當數學家,是不是有點過分?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偉崗的觀點是這樣的(不保證正確,大家可以爭論思考,然後選擇自己認為的最佳路徑),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科學,而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數學。而只有社會發展了,每個人的幸福才有保證。對比古人和我們,我們至少壽命比古人長,這是科學發展的直接成果。同時面對很多疾病,我們也比古人有辦法得多,這一點幾乎所有人都不會否定,這自然是科學的力量。每個人都是現代科學的受益者,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為科學發展嘔心瀝血的先行者,他們才是我們乃至我們後代的最大希望。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有朋友肯定會不以為然,最多的就是認為,佛法也需要人才啊,日行一善難道比科學發展不是更重要?這一點,偉崗也同意。良性社會的建立比自然科學更重要,尤其在我們生活的現在,貧富分化日趨嚴重,關鍵是人類還找不到良方阻止,或者至少減慢這個趨勢。如何建立一個更加良好的社會,使得財富分配更加合理,人人都有機會,這個問題越來越沒有答案。人們最早想對付貧富分化的捷徑,是想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的烏托邦,事實證明這個路徑是錯誤的。佛法能不能給人類帶來更好的社會,偉崗由於才疏學淺,也無法判斷。不過科學尤其是數學需要人才,這一點偉崗是肯定的。而柳智宇是奧數金牌得主啊,不是佛法方面的天才(至少從柳智宇的經歷中看不到他有這方面的優勢),所以偉崗為他感到惋惜。同時引申到我們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竟然找不到對數學發展有重大影響的數學家,這一點更加叫偉崗長嘆。幾千年的文明,上萬億人次的奮鬥,竟然出不了一個大英雄,背後的原因肯定很複雜。不過人類這場戰役(指最終為了出大數學家的努力過程),從目前看是大大失敗了,柳的經歷從一個很小的微觀上,也許能說明一些問題(特別是對比舒爾茨)。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問題還是回到朋友們心中的不解,柳智宇已經是過去式(目前看要他重新回到數學研究上來是不可能的了),舒爾茨也成了數學大咖,從某種意義講,多討論也沒多大效果,那為什麼偉崗這裡要說這麼多?這些也許跟研究歷史和現實關係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對待歷史,人們的矛盾心理是最大的。一方面,總想假設如果歷史怎麼怎麼樣就好了,另一方面又總是提示自己,歷史都過去了,跟我有什麼關係?又不能改變任何現狀。這樣的矛盾心理,造成這樣一句話變得非常有哲理(偉崗不記得是誰說的了),歷史最大的悲劇是歷史悲劇不斷地重演。後續的柳智宇事件(原諒偉崗用這個有點過火的詞)也許會按照同樣方式發展。我們明明看到了柳智宇走了彎路,甚至說得更嚴重一點,大家都知道中國數學發展還沒有進入良性軌道,但是過了幾百年,情況照舊。也許另一個奧數金牌得主不是當和尚而是成為牧師或者其它,總之放棄數學,而中國數學大師就像古代的美女,永遠猶抱琵琶半遮面,就是不現身,急死關心愛護中國數學發展的同仁們。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所以說,我們討論柳智宇和舒爾茨還是很有意義的。雖然我們也找不到問題的根本解決方法,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提示後續的柳智宇們,消除一些後續數學天才墜落的偶然因素,這樣中國出現震驚世界的數學家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每個人的添磚加瓦,也許能蓋一座宏偉大廈,而冷漠地對待一切的不合理,甚至把不合理說成合理,這樣的話,我們不是完全失去了希望?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現在回到正題,柳智宇跟惲之瑋有什麼不同呢?由於柳智宇離開數學研究太早,我們也很難找到他在數學研究方面的天賦到底在哪裡。不過通過一些信息,我們還是可以做出一些合理假設。最有說服力的例子是蔣方舟文章中提到的柳智宇數學分析只考了75分。而惲之瑋不用說,肯定是滿分。這個對比為什麼有意義呢?我們就要從數學的一個分類說起。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很多數學家都把數學分為,初等數學,高等數學和現代數學。當然三者不是完全的割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過三者各有特點,這是區別它們的最重要的原因。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初等數學就是我們高中所學的數學,主要特點是直觀。雖然也有很多難題叫大家如墜五雲中,但是總體來講,每個題目的意思都比較直接。也就是說,變量我們知道是什麼,我們解決的問題也跟我們看到的變量有直接的關係。比如說幾何求解全等,相似等問題,都是直接在幾何圖上去找這些關係。初等代數也同理。需要我們解答的問題也跟題目給出的條件變量直接有關。比如說求x的值,我們在求之前會直接看到跟x相關的已知條件。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高等數學一般包括數學分析,線性代數和概率論初步。高等數學的特點就是題目粗粗看跟初等數學一樣,求解的問題也是直接跟已知的變量有關,只不過手段比初等數學多,主要是深入引進了微積分這個工具。所以說,一般來講,初等數學學得好,高等數學沒有問題,只不過套路上有所變化。你首先要學習微積分的那些運算規則。數學分析主要就是研究微積分,這方面內容,在高等數學階段對一個初等數學高手來說,不難。所以偉崗對柳智宇考不好,感到有點不可思議。原因自然也是多方面的,第一可能是柳沒重視,心裡已經不把數學放在第一位。另一種可能,就是柳在深入地思考,像舒爾茨那樣忽略現有課程,想突破數學知識大瓶頸,也就是學會現代數學思維方式。偉崗認為第二種的可能性更大,畢竟柳進入北大時間不久,社會的不良風氣對他的影響還沒有起作用。加上中學學習的慣性,他本質上肯定還是想學好數學的(至少在當時是這樣)。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不過柳智宇就沒有舒爾茨那麼幸運了。舒爾茨對教授的課聽不懂,反倒成了他成長的傳奇。柳智宇則成了他熱愛數學的大障礙。蔣方舟都能把這個當做例子來講,可見這件事在柳智宇心理上造成的陰影。也許這時柳開始懷疑自己的數學研究能力。同時想挽回不好成績造成的惡劣影響,也就是說放棄自己的想象,重新把自己拉回初等數學的學習方式,全力面對數學課程和考試。從結局上,效果應該還不錯(因為再也沒有他考試成績不好的信息,同時他被美國名校全額獎學金錄取,大學成績應該是優秀的,雖然可能沒有惲之瑋那麼優秀)。但是可能從這時開始,柳有點厭惡至少看不起數學了。心裡可能想,數學不就那麼回事,還是中學那些套路,不像舒爾茨,發現了現代數學的博大精深,從而被深深地吸引進去。柳智宇放棄數學的可能性應該從此越來越大了。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這樣問題就來了,為什麼這時候,沒有人來拉柳智宇一把,讓他重新回到數學探究的路上來?或者換句話說更有意義,如果再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是不是有比對待柳智宇更好的解決方案?畢竟數學可不是柳智宇當時理解那樣,全部都是應付考試,它有豐富得多的內涵。我們不能指責惲之瑋這些全靠完美對付考試而成為數學家的學生,但是我們更應該鼓勵像舒爾茨這樣富於天才般想象的人才,讓他們投入到數學研究中來。數學的未來更加需要的是想象力,這也是現在數學家之間的基本共識,也是菲爾茲獎開始集中頒給跨界數學研究者的主要原因。

面對現代數學中國的早期天才為什麼都選擇了放棄

那是什麼原因造成柳智宇可能走了惲之瑋同樣的路,但是最終結局卻是放棄數學呢?首先,偉崗認為,是教育體制的問題。其次,還有現代數學的特點問題。不過要說明這些問題,篇幅會有點長,我們留待下一篇吧。再次感謝各位朋友同學的大力支持。偉崗會繼續寫下去,並爭取越寫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